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 18 07:40:50
來源:人民日報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字體:

  從銀行年報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效能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透視銀行資金流向,可以感受我國經濟脈動。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公布了2021年經營業績。過去一年,大型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上有哪些特點?今年如何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記者進行了採訪。

  貸款投放力度大,減費讓利效果實

  在重慶市銅梁區的一處自動化生産車間內,一件件汽車配件制品順著流水線被運出、分裝、打包……得益于便捷高效的融資方案,重慶會通科技有限公司有了充足的資金添置設備,還對生産線進行了擴建,保證訂單按時交付。

  “為滿足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提款次數多、單筆金額小的用款需求,銀行及時提供了5000萬元授信額度,企業可以隨借隨還,非常方便。”交通銀行重慶璧山支行行長李靜説。

  今天的信貸投放,關係著明天的經濟發展。2021年,工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新增2.12萬億元;農行新增貸款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較上年增加1.94萬億元……大型商業銀行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大,“頭雁”效應得到較好發揮。

  近年來,銀行業落實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措施,積極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説:“一是降利率,工行新發放公司貸款和普惠貸款平均利率在上年下降的基礎上,去年進一步下降15個和18個基點。二是減費用,目前工行的免費服務項目已由109項增至149項,並主動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免除、下調服務收費。三是延本息,繼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辦理貸款延本延息,幫助其減輕財務負擔。”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表示,當前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面臨一定困難,農行有責任也有能力施以援手,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嚴格落實國家減費讓利措施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商業可持續發展。

  在營業收入等經營指標上,多家大型商業銀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工行營業收入超過8600億元,實現凈利潤3500多億元;建行營業收入突破8200億元,實現凈利潤3039.28億元。農行和中行營業收入分別超過7100億元和6000億元,郵儲銀行凈利潤較上年增長近19%。

  對于營業收入的增長,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表示,去年中行加大信貸投放,助力市場主體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積極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實施“量價雙優”策略,控制負債成本增長,有效遏制了凈息差下降的勢頭。去年下半年以來,凈息差保持穩定,有力支援了營業收入的穩步增長。

  此外,在資産規模和品質上,截至2021年末,工行和建行的資産總額均超過30萬億元,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上年出現下降,資産品質整體向好。

  更多金融資源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過去一年,大型商業銀行全力支援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滴灌制造業、科技創新、普惠小微、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領域。

  ——普惠小微貸款實現“量增”“面擴”“價降”。

  “500萬元貸款到賬了,不僅利率低,使用方式還很靈活。”去年12月,科技型小微企業湖南長沙雅高彩印公司成為建行長沙天心支行首筆“善新貸”的受益者。

  近年來,小微企業是銀行服務的重點之一。2021年末,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近3700億元,增速連續3年超過30%;建行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平均為4.16%,比上年末下降了20個基點;郵儲銀行服務超過171萬戶普惠小微客戶。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去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商業銀行加快推進“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量增”“面擴”“價降”,有利于穩企業保就業,助力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服務鄉村振興。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大有可為。以農行為例,2021年,農行出臺糧食安全、鄉村産業、鄉村建設等專項行動方案,創新“三農”金融産品服務模式。截至2021年末,農行縣域貸款余額6.2萬億元,全年新增9130億元,增速為17.2%,余額佔全行貸款比例達36%,增量、增速、余額佔比均創近十年新高。

  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表示,工行推出線上服務平臺工銀“興農通”APP,為縣域鄉村客戶提供民生、村務、交易撮合等服務;推出“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賦能鄉村治理,目前已覆蓋全國770個縣、10萬個村集體。

  ——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新産品、新服務和新舉措。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存量規模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碳金融産品等多層次綠色金融産品和市場體係。

  提亮綠色金融“成色”。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介紹,建行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的新産品、新服務和新舉措,加大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符合碳減排支援工具范圍的貸款投放,去年綠色貸款新增5155億元。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表示,“十四五”期間,計劃對綠色産業提供不少于1萬億元的資金支援,實現綠色信貸余額和佔比逐年上升。

  貨幣政策靠前發力,傳遞穩增長、穩預期積極信號

  3月17日,農行重慶分行向中一種業有限公司發放了300萬元貸款。與普通貸款不同,這筆貸款是公司質押植物新品種權獲得的。這是農行重慶分行創新推出的種業智慧財産權專項信貸産品,在全國尚屬首例。

  “企業會將貸款用于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和創新,培育油菜超高含油品種,功能性水稻、特種稻以及高産優質稻品種等,增強核心競爭力。”中一種業公司負責人鐘世良説。

  大型商業銀行發布的一係列數據,反映出貨幣政策靠前發力、金融“滋養”實體經濟的成效,傳遞出穩增長、穩預期的積極信號。

  “去年四季度交行就開始落實今年貸款項目的儲備工作。”交通銀行副行長郭莽説,今年以來交行人民幣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截至2月末,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超過4%,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清潔能源貸款余額增長14%左右。

  中行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中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接近7%,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新增貸款佔比超過70%。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當前,大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繼續主動發力、精準發力,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的支援力度,穩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資金鏈,促進其生産經營加快恢復。”董希淼説。

  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保持新增貸款適度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紀志宏表示,建行將精準對接國家重大項目,做好“兩新一重”領域的信貸投放,支援好適度超前開展的基礎設施投資。保持房地産貸款平穩有序投放,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

  “按照靠前發力、協同發力、精準發力的總體思路,今年將推動投融資在增量上適度增長、總量上結構優化、存量上結構調整。”廖林表示,工行將用好數字化手段,更好滿足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新市民的需求,不斷提升服務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記者 葛孟超 朱 雋 歐陽潔 吳秋余)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856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