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記者熊爭艷、屈婷)北京冬奧會已經謝幕,但有一幅畫面卻長久定格在觀眾腦海中:一處廢棄鋼鐵廠的冷卻塔,成為滑雪大跳&運動員們騰挪跳躍的背景板。
“這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座與工業遺産再利用直接結合的競賽場館,也是我國工業遺存保護利用的典型範例。”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柏春説,不同於一些國外的滑雪跳&,背景大多是高山、樹林等自然景觀,北京冬奧會滑雪大跳&所在的首鋼園,完整保留了高爐、轉爐、冷卻塔、焦爐、鐵路等設施,反映了上世紀中國冶金工業的風貌。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後,為兌現綠色奧運的承諾,曾是京津唐地區最大鋼鐵企業的首鋼實施大搬遷,成為中國第一個由中心城市轉移到沿海發展的鋼鐵企業。
“拆除還是保留,這是當時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助理段若非參與改造首鋼三高爐、精煤車間等多個項目。
段若非説,首鋼園的工業設施大多為鋼結構,容易發生銹蝕,存在安全隱患。但如果一刀切全拆了,園區就會變成一個沒有血肉的空殼,工業元素沒了,首鋼園整體風貌就失去了靈魂。尊重歷史和文化,保護好、建設好首鋼人的精神家園,這是首鋼園區工業遺存改造規劃秉持的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一個産業升級、再創業和創新的過程,有些地方因資源趨於枯竭和産業換代而開始謀求經濟社會的轉型,工業遺産保護成為一個現實問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年的摸底調查,像北京首鋼園這樣的各類工業遺産,我國有近1000處。
“一些工業遺存不是包袱,而是寶貴遺産。關鍵是要處理好遺産保護與産業升級、社會發展的關係。”張柏春舉例説,一些面臨産業轉型的地區把工業遺産保護作為文化産業與新景觀布局的生長點以及社會轉型的切入點,進行積極探索。有些建築遺産的保護與景觀設計、創意文化産業開發等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與把景德鎮多家閒置瓷廠規劃改造為陶溪川文創街區項目的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張傑説,要讓工業遺存活起來,必須要讓它們融入現實,與人的生活、新經濟結合起來。
“景德鎮以瓷立市,我們發現這座城市有大量‘景漂’,如何利用這些老舊瓷廠創造一種環境吸引這個群體,提供&&支持他們,進而帶動産業,激活千年瓷都,這是我們做規劃時的邏輯。”張傑説。
“如果無視或低估遺産價值,我們可能棄毀許多值得保護的重要工業遺産。如果遴選做得過泛,則可能過度保護價值不高的工業遺存。”張柏春認為,工業遺産具有歷史價值、科技價值、建築價值、社會價值等,工業遺産保護是交叉領域,各學科和行業看待工業遺産的角度和價值取向不同,應發揮各自的專長,共同做好遺産保護工作。
我國的工業遺産保護利用尚處於開拓階段。張柏春認為,目前有的地方存在重建築遺産和企業産品,輕視機器設備、生産線和工藝等遺産的傾向,有的工業遺存開發後只留下廠房的外殼,車間裏有歷史價值的機械設備已不復存在,好比“有餃子皮、缺餃子餡”。這些都應當注意克服。
“工礦遺存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是一項長期而系統化的工程,需要保持歷史定力與耐心。”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説,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工礦遺存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遺産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實現有機結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