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3月17日電 題:要將“珍珠”連“玉帶”——遼寧港口引領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炳坤、丁非白、郭翔
3月初,大連港開通直達澳洲的首條海上航線,相距萬里的大連與悉尼,航期從35天以上縮短至20天左右。
作為我國最北沿海省份,遼寧近年打出推進港口整合、提高通關效率、支持臨港産業等“組合拳”,帶動遼寧沿海經濟帶積聚資源要素,深度參與全球分工。2100多公里海岸線上的一座座港口由原先的一顆顆“珍珠”,正整合串聯起一條“玉帶”,支撐遼寧轉身向海,振興騰飛。
改革:“化零為整”聚合力
碧海藍天的“背景板”下,遼港集團大連汽車碼頭公司操作部經理王劍,用對講機指揮着各色商品車駛入滾裝船“肚子”裏。“車頭向着大海的是準備裝船運走的,車尾向着大海的是剛下船的。”他介紹,今年2月,遼港集團完成商品車吞吐量5.8萬輛,同比增長近27%。
作為東北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遼寧擁有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等6大港口。曾幾何時,遼寧港口總體能力過剩,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局部資源緊張,港口結構性配比不均衡。
3月初,大連港開通直達澳洲的首條海上航線。(圖片由遼寧港口集團提供)
2017年,招商局集團與遼寧省政府簽署港口合作框架協議,確定由招商局主導,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遼寧港口整合。2019年,整合了遼寧主要港口的遼港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新集團梳理各港的區位優勢、貨物特點、配套能力,明晰發展定位。“比如大連港、營口港分別定位為外貿樞紐港與內貿樞紐港,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錯位發展。”遼港集團生産業務部部長焦迎光介紹。
港口“化零為整”的協同效益凸顯。整合三年來,遼港集團航線網絡不斷豐富完善,新開內外貿集裝箱航線58條,構建起高效暢通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去年,遼港集團貨物吞吐量4.95億噸,今年1月完成貨物吞吐量超過4500萬噸,同比增長近兩成,實現“開門紅”。
創新:優化服務增效率
從港口資源整合的“物理變化”,到體制機制創新的“化學反應”,遼寧不斷引導港口運營企業降費增效,優化服務,打通沿海産業發展的瓶頸。
效率提上去。遼寧推動各港口加強與海關、海事等部門協同,壓縮航期,加快通關速度。以去年12月為例,大連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3.06小時和0.99小時,較2017年分別縮短72.6%、94.24%。
費用降下去。遼寧全面取消港口建設費,下調港口經營性收費項目177項。焦迎光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遼港集團主動免收部分集裝箱港內堆存庫場使用費等,讓利近4000萬元。
遼寧交通系統還做好規劃審批,加快大型化專業化碼頭泊位的建設改造,強化港口與臨港産業、物流園區的對接。
總投資1800億元、坐落在大連長興島的恒力石化産業園建設之初就同步啟動廠區配套碼頭工程,目前産業園已投産配套碼頭泊位15個。恒力石化(大連)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錦説,自建碼頭讓公司更便利了,僅碼頭裝卸費一項每年就可節省15億元。
貨輪在大連港裝卸集裝箱。(圖片由遼寧港口集團提供)
開拓:架起開放新通道
2021年年初開始,遼寧一直在打造一條以錦州港為陸海樞紐,向北經錫林郭勒盟連接蒙古國、俄羅斯的東北陸海新通道。
“東北陸海新通道的優勢在於,既能有效避免貨運在二連浩特和滿洲裏這兩個傳統口岸的擁堵,又能為遼西、蒙東地區提供一條低成本的物流通道。”遼寧大學東北亞經濟圈研究院院長畢德利説。
像東北陸海新通道一樣,一條條接通海內外的運輸通道,正讓地處東北亞中心的遼沈大地成為對外開放新前沿。
去年年初,200多輛日本商品車由日本裝船發出,自大連的大窯灣港入境後換裝鐵路,經新疆霍爾果斯運抵中亞。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遼寧順勢而為開闢東北亞商品車陸海聯運新模式。今年1月,日本商品車過境運輸項目鐵路發運量創下單月新高。
“多年來,遼寧港口已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和綜合運輸的重要樞紐。”遼寧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繼銳説,未來,以綠色、智慧、高效為特徵的遼寧港口群,將在服務國家雙循環戰略中承擔更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