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3/ 03 20:00:36
來源:新華網

走進市場主體丨為抗疫保供,這家企業768天不停産

字體:

  新華社濟南3月3日電  題:為抗疫保供,這家企業768天不停産

  新華社記者王陽

  “768天。”

  走進位于山東威海高新區的威高普瑞産業集團,顯示屏上這個每天更新的數字時刻提醒著員工:責任在肩,必須爭分奪秒。

  作為我國重要的醫療器械企業,已為新冠疫苗供貨2億支以上預灌封注射器,他們是如何連續生産、迎難保供的?新春伊始,記者走進這家企業一探究竟。

  人休機器不休,768天不停産

  成型、插針、清洗、質檢、包裝……在威高集團子公司威高普瑞産業集團車間裏,記者看到,工人忙而有序,數條生産線正在滿負荷運作。

  “什麼是預灌封注射器?”威高普瑞産業集團總經理倪世利拿起産品向記者科普,“別小瞧這個帶針的玻璃瓶,它用在新冠疫苗上,不需要像傳統的西林瓶包裝那樣再配備針管等,拆封後就可以直接注射。”

威高全規格預灌封注射器産品。(受訪者供圖)

  在特殊時期,預灌封注射器的高效得到充分展現:耗時只有普通針管的1/3;以往用普通針管,藥瓶殘留大約10%,現在打10支就等于節約了1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威高普瑞成為國家疫情防控物資供應重點單位,市場上75%的新冠疫苗用預灌封注射器都來自這裏。隨著疫苗接種需求逐步釋放,預灌封注射器需求大增,市場持續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我這邊需要急調一批預灌封,希望能盡快發過來。’像這樣的緊急調撥電話對于我來説,已經成為常態。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經常半夜來貨,我就跟著去協調,人手不夠就充當裝卸工,幫著一起搬貨。”銷售經理柳超説。

  人休機器不休——自2020年1月26日開始,威高普瑞生産線已經連續768天不停産,共為新冠疫苗供貨2億支以上預灌封注射器。

  預灌封注射器一旦斷供,下遊疫苗生産企業就要面臨停産。據國內一家新冠疫苗主要供應商介紹,2020年威高普瑞為他們供應了3000萬支預灌封注射器用于新冠疫苗灌裝,其中緊急調貨675萬支,為新冠疫苗上市爭取了寶貴時間。

  768天背後的20年

  緊要關頭,威高普瑞之所以能夠768天連續生産,保證預灌封注射器的供應,主要是因為不斷創新,逐步實現預灌封注射器的國産化生産。

  一個小小的預灌封注射器,設備、技術、原材料原來都受制于人,即使這些全部採購來也不知道如何生産。在實現突破前,國內市場一直被國外公司佔據,中國人毫無話語權。

威高預灌封注射器職工在生産車間工作。(受訪者供圖)

  “沒有國內經驗可借鑒,沒有‘洋師傅’可學習,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心裏始終有一個信念: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沒有自己的國産預灌封,到了危急時刻總是不行的!”回憶起創業初期,倪世利真切地説。

  多年間,他們陸續通過自主工藝,改善淬火工藝提高玻璃應力,減少玻璃管碎屑以增強安全度,突破管內去油難題以提高潔凈度……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這些業內獨有的創新技術讓他們的産品不但合格率大大提升,而且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創新已經成為習慣。生産車間的一面墻壁上,“生産突擊隊”成果光榮榜引人注目。“為了提高産量,我們為成型機提速,用休班時間修改‘偏移量’搞起‘微創新’。僅這個項目12個月合計增加産能1000多萬支。”“突擊隊”副隊長、威高普瑞産業集團副總經理王海林説。

  經過多年聯合研發攻關,威高終于走通倣制創新之路,産品不僅早早拿到國內生産許可證,而且受到歐美和國際標準認可,開啟了國內預灌封市場的逆襲之路。

  當H1N1甲流席卷全球時,國外公司因産能受限,停止向中國供貨,威高乘勢而起,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由于他們的入局,預灌封注射器單價也從10元降到5元以下,全社會節省了大量採購費用。

  嚴把品質 自提標準

  在威高集團自動化車間走訪時,有個工位讓記者好奇:肉眼看不出什麼區別的玻璃注射器,為什麼有的要挑出來扔掉呢?

  “挑出的是有劃痕的産品,將它們等同于有裂紋的殘次品一並淘汰,降低事故的可能性。”倪世利回答道。

  雖然做的是包材,但威高普瑞卻用GMP(藥品生産品質管理規范)自我約束。企業管理者説,只有自提標準,最大限度地避免生産污染,降低差錯發生,才能提高下遊藥品品質。

工作人員對預灌封注射器進行放行檢測。(受訪者供圖)

  在威高普瑞公司車間,記者看到,機械手靈巧地傳送著細小的玻璃管,檢驗機快速檢測著包裝成型的預灌封産品。“僅僅靠人工加班是不可行的,我們在質檢等多個環節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替代,來提高産品品質均一性。”車間主任告訴記者。

  倪世利介紹:“針管直不直、針尖是否鋒利、玻璃管氣密性好不好、産品是否還有污漬,這些細節問題我們已經逐步實現了自動化替代和無人化操作,大大減少了人工和誤差率。”

  疫情影響下,原材料普遍漲價,全球海運效率大大降低,但威高必須快速引進進口生産設備,倪世利團隊做出了包機的決定。2021年,威高普瑞因空運增加運費4000多萬元,但前後擠出的30天,能夠大約增産1000萬支預灌封注射器。為全力保障國內需求,威高還放棄了所有國外預灌封注射器訂單。

  “有人認為,作為醫療器械龍頭的威高,可以借疫情生意興隆。但我們始終覺得,企業之大者,理應為國擔當!”倪世利説。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84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