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25 19:18:17
來源:新華網

【財經翻譯官】五月紙貴

字體:

  5月,國內多家紙企宣布漲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發

  進入5月,紙企漲價函紛至而來。

  月內,晨鳴紙業、太陽紙業、華泰股份等多家紙企相繼發布了漲價函,漲價幅度在200—2000元/噸不等。而玖龍紙業更是在5月19日,已經啟動本月第四輪價格調漲。在産業鏈傳導下,漲價範圍覆蓋上游紙漿市場,下游紙板市場、包裝市場。在這輪此起彼伏的漲價潮裏,紙業到底在經歷什麼?

  “紙價上漲是從紙漿價格上漲開始的。”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秘書長張慎金表示,造紙上游的紙漿價格全球性上漲,直接增加了企業的生産成本,也推漲了産業鏈相關産品價格。他介紹,從去年7月份就開始到今年3月,國際木漿價格平均上漲超過了400美元/噸,上漲幅度達到了37%。今年1月份起,原紙企業就已開始調高價格。

  那麼,此輪紙漿價格上漲背後的驅動力又在哪?

  金鼎資産董事長龍灝分析認為,一方面,持續的全球貨幣寬鬆,加速了全球性大宗商品漲價的幅度;另一方面,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紙企廢紙進口配額清零,也導致企業對紙漿進口的依賴加劇,缺口進一步擴大;此外,在“禁塑令”政策的大背景下,紙張的替代需求增加,也對上游紙漿的需求進一步産生壓力。

  “從紙漿供給來看,我國紙漿製造行業雖然進入成熟期,但進口量卻在逐年增加。”張慎金也&&,目前國內紙漿價格受國際紙漿價格影響較大。

  2020年我國進口木漿消耗量約佔總消耗量的七成。圖為山東青島港雜貨碼頭,貨輪在卸載進口紙漿。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發

  來自中國造紙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國紙漿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其中,木漿進口量在2020年達到3064萬噸,進口木漿佔木漿總消耗量的72.8%。不僅是木漿進口量大,我國再生紙漿的進口量也很高,2020年再生紙漿共進口178萬噸,進口量環比大幅增長93.48%。進口均價同樣增長明顯,2021年2月份進口均價為364.37美元/噸,比2020年底上漲80美元/噸。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輪紙漿原料價格加速上行,國內終端消費市場的紙價表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一是價格分化。一方面,文化紙、白卡紙、銅版紙、箱紙板等應聲而漲;另一方面,紙巾等生活用紙漲價卻並不明顯。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生活用紙是因為企業與商超往往簽訂有長期供貨協議,價格傳導相對較慢。二是出現紙漿價與紙價倒挂的現象。部分企業選擇停産檢修或減産,以應對成本壓力。

  “這實際上反映了目前紙業中不同企業對上游漲價的承受能力。”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健&&,大企業憑藉成熟的採購系統,往往在紙漿低價時加大採購、存儲,以此來平衡漲價時的成本壓力。而小企業則既難以承受紙漿價格上漲的壓力,又很難對下游終端産品進行提價。他認為,在這一輪紙漿價格上漲的背後,行業洗牌或將加速。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在國內2409家造紙生産企業中,虧損企業有527家,佔21.88%。

  記者了解到,紙漿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也引發了紙業頭部企業對産業鏈上游布局和科技創新的重視。

  目前,玖龍紙業、山鷹紙業紛紛在海外收購或控股多家漿紙廠;太陽紙業在老撾布局了10萬公頃紙漿林項目,在廣西北海正推進3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以確保原料供應;晨鳴紙業積極布局黃岡二期的漿紙一體化項目。華泰集團則重新調整了原材料配比,目前採用70%的國內廢紙、國內木漿,再搭配30%進口木漿,以確保産品質量……

  資料圖,廢紙約佔據我國造紙行業原材料的6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發

  “對外採用多元化市場工具打好‘組合拳’,搶佔原料國際話語權,對內加快産業鏈建設和完善提升原料自給率,保障供給安全將是紙業未來一段時期的重要課題。”劉健建議,目前廢紙約佔我國造紙原料的60%,其變廢為寶的最佳途徑就是成為造紙原料,應統籌利用好廢紙這一長期被忽視的資源,不斷優化廢紙收集、分類、營銷和利用等環節的標準規範,拓展國産造紙原料的財稅優惠範圍,從而滿足市場對優質漿紙産品的需求,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觀看後市,劉健認為,此輪木漿價格上漲在國內産業鏈中還將傳導一段時間,但隨着國內造紙業傳統淡季(5—7月)的到來,紙廠開工率或繼續下降,國內市場對紙漿需求將會減少。從國際市場上看,華融融達期貨報告則認為,木漿價格上漲是暫時性的。去年,世界主要木漿出口國巴西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疫情,導致木材採伐量有所下降。未來,隨着巴西疫情的緩解,其木漿供給有望恢復。(【財經翻譯官】文/黃浩)

【糾錯】 【責任編輯:黃博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