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12/ 15 20:15:19
來源:新華網

金融活水,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

字體:

海報設計:郭依格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金融活水,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華社記者

  鄉村振興是篇大文章,離不開真金白銀投入。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時,金融業把鄉村沃土當服務熱土,努力補齊農村金融服務短板,將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引向田間地頭,精準滴灌農企農戶,助力産業茁壯成長。新華社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一些省份,在孕育著勃勃生機的希望田野上,感知金融助農新氣象。

  活一池春水:信貸資金激發産業活力

  走進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村民王昶的新房,“AAA級信用戶”牌子十分醒目。靠養殖灘羊,王昶住上大瓦房,開上小轎車。誰能想到,幾年前他幾乎為貸款“跑斷了腿”。

  一段時間以來,“三農”領域獲取信貸資源難,除了缺乏抵押物,還難在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不健全,信用體係不完備等。

  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村民王昶靠著貸款擴大灘羊養殖規模(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以前無人擔保、無物抵押,貸款難如登天。”王昶説,“如今好信用就是真金白銀,貸款門檻和成本大大降低。”

  為解決融資難題,鹽池縣改變原有銀行評級授信標準,將已脫貧人口的誠信度佔比提高到60%,家庭收入佔30%,根據評級結果確定授信額度。截至10月底,鹽池縣已脫貧戶和邊緣戶小額信貸余額達3.7億元。

  對群眾增收貢獻率超80%!鹽池縣以灘羊為主導的特色産業正成為致富“金鑰匙”。這是金融與産業良性互動的一個有益探索。

  貸款跟著産業走,越來越多農戶因金融支援而獲益——

  “預計今年能掙不少!”湖南省漢壽縣惠湖蓮藕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貴春,通過銀行綠色通道獲得40萬元貸款,擴大了玉臂藕的種植面積;湘潭縣推廣“以信換貸”模式帶來新變化,茶恩寺鎮經營竹制品的吳良成,一天時間就從銀行獲得165萬元貸款……

  農業銀行湘潭縣支行“三農”主管行長陶發普介紹,預授信企業及農戶不用擔保、不要抵押,隨借隨還,企業最高授信額度300萬元,農戶最高可授信30萬元,利率最低可到同期基準利率水準。

  12月10日,在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黃河農村商業銀行綜合網點,工作人員(右)在整理村民簽訂的小額信貸合同。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涉農貸款余額達到42.6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35%;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8.7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1%。

  信貸支援接續推進,農戶有更多期盼——

  兩年前,重慶市豐都縣養殖戶熊勇通過扶貧小額貸款獲得5萬元啟動資金,開始蘆花雞養殖。如今,扶貧小額貸款改名“已脫貧人口小額貸款”,熊勇的蘆花雞養殖規模3年間擴大近十倍。

  “今年貸了15萬元,按往年情況能滿足養殖需求,沒曾想,飼料價格漲了不少,養殖成本高了。”熊勇説,這批蘆花雞明年2月份左右才能出欄收回成本,“要是能多給貸5萬元,會輕松一點。”

  “金融支援鄉村振興,不止于為農戶提供啟動資金或應急紓困的支援。”農業銀行豐都支行副行長周時偉説,還應加大供應鏈金融服務供給力度,助力上下遊産業鏈條穩定。

  解後顧之憂:讓百姓生産生活更有保障

  金融支援鄉村振興,重在精準有力。農業生産經營風險較大,如何提升保障水準?

  湖南省漢壽縣明珠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戴鵬飛向記者介紹甲魚種苗生長情況(12月1日攝)。在農村金融幫助下,位于洞庭湖區的漢壽縣水産養殖業蓬勃發展。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農戶期待更踏實,保險托底讓他們更有底——

  “動物一害病,一年努力就白費。”重慶市奉節縣平安鄉養殖戶汪聖兵説,今年縣裏開展“特色産業保險”試點工作,“每戶保費政府最多可補貼300元,我也投了保,心裏踏實多了。”

  2020年,湖北省公安縣遭受暴雨洪澇災害,水稻受災嚴重。“好在有水稻完全成本保險,幫我們渡過了難關。”公安縣幾位種植戶回憶起當時的受災情況仍心有余悸。

  人保財險公安支公司負責人説,災情發生後,公司開啟理賠綠色通道,支付了水稻完全成本保險賠款5190.43萬元,幫助農戶快速恢復生産。

  這是湖南省漢壽縣明珠種養專業合作社甲魚養殖基地一角(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農業保險基本覆蓋常見農作物。2020年,農業保險為1.89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13萬億元,支付賠款600多億元。

  一些基層工作人員表示,農業保險客戶群體分散,風險意識仍待提高,除了給予保費補貼,如果保額能適度提高一些,農民投保積極性會更高,農業生産更有保障。

  聚焦兜牢民生底線,保險“組合拳”齊發力——

  記者在多地採訪發現,一些村子老弱病殘群眾的生活狀況考驗著鄉村振興的成色。助力“難中之難”步入幸福車道,需要保險提升綜合保障能力。

  重慶市豐都縣養殖戶熊勇在給蘆花雞喂食(2020年11月16日攝)。新華社發

  在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去年開始,由政府出資為動態監測到的每人平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脫貧戶和低收入邊緣戶統一購買保險,用理賠金對“收入掉線”的農戶進行救助。

  安國升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80多歲的母親,他自己也患有胃潰瘍等老毛病,前段時間女兒患肺結核住進醫院。“幸好政府給我家買了保險,合作醫療保險報銷後,保險公司又賠了4000元,幫了很大的忙。”安國升説。

  “組合式”保險瞄準致貧返貧成因發揮風險保障作用,受到老百姓歡迎。

  在寧夏鹽池縣,政府將家庭綜合意外傷害保險和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兩項基礎險,以及肉羊收益保險、黃花菜價格指數保險等選擇性險種打包組合,農戶可根據需要組合購買。

  鹽池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周桂琳説,多種保險形成合力,既有助于兜住群眾因病、因災、因意外等致貧返貧底線,為發展産業增收致富保駕護航,也增強了群眾的保險意識。

  協力向未來:讓金融支援更長效

  在重慶市豐都縣三建鄉夜力坪村,養殖戶熊勇在照料自己的蘆花雞(2020年11月16日攝)。新華社發

  農村地域廣、各地差異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要結合各地優勢産業和資源稟賦創新特色服務。

  “一開始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試點的,沒想到第一年保險就賠付了7000多元。”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力所鄉圖地村村民岩退説,家裏的橡膠樹只要精心打理,再加上保險托底,每年收入能有七八萬元。

  岩退所説的“試點”,即“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是近年來新推出的期貨和保險融合的金融業務模式。

  12月15日,重慶市奉節縣平安鄉養殖戶汪聖兵在清理豬圈。新華社發(劉慧 攝)

  在這一模式下,農戶從保險公司購買以期貨價格為標的的農産品價格保險,將價格波動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期貨公司再為保險公司提供類似“再保險”的風險轉移服務,並在期貨市場進行對衝。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係主任鄭偉説,金融融合創新産品支援鄉村振興的優勢在于可以發揮不同金融産品之間的協同效應,為農民抵禦風險、穩定收入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觀風海鎮村民安國升在喂牛(8月6日攝)。新華社發(陳武帥 攝)

  專家表示,金融融合創新産品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信貸、保險、期貨等金融子市場之間要産生化學反應,長效服務鄉村振興,需要監管部門強化頂層設計,鼓勵金融業內“跨界合作”。

  “我們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繼續落實好各項金融幫扶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李家鴿説,貴州將推動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下沉服務重心,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強配合協作,進一步完善差異化競爭、優勢互補的農村金融服務體係。

  讓金融支援更長效,加強風險防控必不可少。

  這是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新縣城一景(2019年6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鹽池縣加強信貸發放、放貸效益等分析監測,及時掌握脫貧戶收入、信用等資訊,督促其按時還款。”周桂琳説,因不可抗力造成無法償還的,由政府風險補償金和銀行按7:3的比例分擔,降低銀行借貸風險。

  十堰市鄖陽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強化與相關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實施自然災害應對、信用風險保障等工程,將風險管理由“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事中防控、事後救助”轉變。

  金融活,産業旺,鄉村興。人們期待,在金融活水潤澤下,鄉村振興之花絢爛綻放。(記者譚謨曉、蘇曉洲、李曉婷、許晉豫、向定傑、李偉)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816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