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14 08:02:02
來源:法治日報

課後服務如何成為最優解 記者調查“雙減”後各地推廣課後服務情況

字體:

  編者按

  9月初,全國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作為“雙減”政策正式實施後的首個開學季,“雙減”政策落實情況如何,課後服務是否得到廣大家長和學生認可,以及學校周邊環境問題,學生課後上網問題等,都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

  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深入一線進行調查採訪,從今天起在“法治經緯”版推出“開學季,關注學生權益保障”係列報道。敬請關注。

  ●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相關要求的第一個學期。為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全國多地學校推廣課後延時服務。其中,大部分地區推行的課後服務都是“5+2”模式

  ● 隨著課後服務的逐步推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最終會通過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的課後服務,讓家長真正感受到學生參加課後服務的效果

  ● 學生的特點是多種多樣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課後服務一定不能夠僅僅依靠校內的資源來推進,應該積極探索合作方式,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去年9月4日,《法治日報》記者為進行新學期秋季開學護學崗調查,曾來到天津市河東區第二中心小學門口採訪。當天下午4點,校門口擠滿了來接孩子的家長,巡警忙碌地指揮交通,但讓記者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舉著各種牌子的托管班工作人員。

  一年後,記者于今年9月8日再次來到第二中心小學門口,發現不僅放學時間推遲了,托管班牌子數量也大大減少。許多家長告訴記者,原先按照他們的下班時間,想要來接孩子根本不可能,送往托管班、補習班等實屬無奈;現在孩子的接送問題不僅得到解決,還能在學校裏學到更多有趣的知識,真是解決了家長的大問題。

  家長煩惱的消除,得益于全國多地課後服務的推廣。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相關要求的第一個學期。為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學校提供課後延時服務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如今開學已有兩周,課後服務內容有哪些,推廣情況如何?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課後服務形式多樣

  推廣之後反響熱烈

  9月1日,既是新學年開學第一天,也是天津市河西區開展課後服務的首日。在平山道小學,記者等來了參加完課後服務放學的學生們。五年級的楊同學向記者介紹,他們的課後服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課後輔導時間,老師當堂批改作業並講解疑難點;第二個階段則是素質拓展課程,當天他們五、六年級的學生去學校多功能教室學習了健美操、攝影、音樂賞析等課程。

  楊同學的家長説,孩子現在正是愛玩的年紀,以前放學早沒人接,他自己回家就是看電視、玩遊戲。有了課後服務後,孩子既有家長接送,又能在學校額外學些知識,確實幫我們省去了很多煩心事。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看來,課後服務除了能有效銜接家長下班與學校放學時間,解決“三點半難題”外,更重要的是對素質教育的拓展。“以前可能一星期才有一兩節音體美課程,現在可以利用課後服務的時間補上,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在“雙減”大背景下推出的課後服務,是希望能把學生的課後時間盡量留在學校,盡可能減少學生在校外培訓機構的時間。“家長、托管方和管理方都必須明確,家長是托管服務的間接對象,為家長解難不是最終目標;學生是托管服務的直接對象,學生的健全成長才是最終目標。”

  課後服務,服務內容是什麼?是像白天在校一樣上課,還是只要讓學生坐在教室裏就好?在剛得知學校要進行課後服務時,不僅家長和學生,就連學校老師也有類似的困惑。為此,多地教育部門針對課後服務時間、課後服務內容等制定了相關規范。

  今年6月,天津市河西區入選教育部首批23個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典型案例單位。9月9日,記者來到河西區教育局,四級調研員、小學教育科科長王君紅向記者介紹,目前河西區的課後服務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學習輔導,讓學生在校就能夠完成作業,並由老師答疑解惑,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輔導;二是素質拓展,結合學生興趣特長開設戲劇小組、社團活動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參加;三是針對一些參加較晚時間段的學生,安排觀看電影、演出以及聽專家講座等集體性活動。

  記者梳理各地課後服務規范發現,大部分地區推行的課後服務都是“5+2”模式,即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2個小時,並彈性設置多個結束時間。課後服務對象主要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部分地區課後服務還面向高中生,特別是高三學生。在內容上,推行課後服務的地區和河西區類似。從總體來看,各地已根據教育部有關課後服務的規定,確立了貼合學生家長實際情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制度。

  王君紅説,為了開展好課後服務,不只是河西區,許多地區從上到下都在進行支援,當地政府、教育局等想方設法籌措各種資源,協會、社區等紛紛安排志願者到學校協助工作,家長、老師等對課後服務也十分支援。

  沒有落實自願原則

  部分地區推行遇阻

  據了解,雖然各地課後服務原則上是自願參加,但據記者了解,一些學校在推行時卻有點走樣。

  天津某小學鄭老師告訴記者,今年秋季開學前,學校曾開過會,表示開學後的課後服務會有學生參與率要求,但到具體實施時卻變了。“在告訴家長課後服務時,雖然沒有明確勸家長別參加,但老師們會説課後服務時間較長,孩子年紀還小容易餓,在這坐兩個小時實際上也學不到什麼東西,這讓一些內心不堅定或者對課後服務抱有極高期待的家長打了退堂鼓。我們班本來剛開始報名人數有20多人,挨個打完電話後只有幾個學生家長報名,最後每個年級報名人數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個班。”

  而與鄭老師所在學校同一城市不同區的一所小學,則是另一番景象。該校李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參加課後服務。對于不參加的學生,老師也會挨個打電話向家長詢問原因,想方設法打消家長的顧慮。

  究其原因,這些老師都有著自己的苦衷。

  鄭老師説,我們也想讓學生都參加,但確實是老師較少,如果學生都參加管不過來,最重要的是課後服務品質沒法得到保障。“課後服務內容中有許多音體美等素拓課程,但每個年級這樣的老師也就一兩名,參加人數多了老師肯定顧不過來,所以在前期只能保證真正有迫切需要的同學參加課後服務,今後應該會有所改變。”

  李老師説,開展課後服務本來是一件好事,我們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可選擇的內容也挺多,但因為上面有要求,才不得不想方設法讓學生盡量都參加,我也感覺這樣反倒讓一件好事變了味兒。

  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一些家長和學生對于是否參加課後服務也心存疑惑。記者在北京、天津多所中小學門口看到,還是有學生一放學就去了學校附近的校外培訓班。

  北京市豐臺區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參加了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四十的課後服務,後面四點四十到五點半的沒參加,因為對後面的服務內容“不太放心”:“孩子告訴我,三點半到四點四十的主要內容是全校跑步20分鐘,然後主課老師上課30分鐘。我感覺第一階段的內容已經有些‘雞肋’,第二階段更不用説,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回家,下樓和同齡人玩會兒或者去參加校外培訓班。”

  對于課後服務的性質,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程方平説,對于課後服務,應當將其看作學校教學的延續,在統一設計和安排下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比如三點半之前是正常教學,三點半之後是自由學習階段。目前出臺的課後服務政策自由度太大,很多家長實際上還是將學習成績看得特別重要,一説自願,口袋留得大,很多家長就會繼續給學生報補習班。這給校外培訓留下了死灰複燃的機會,不利于‘雙減’政策的真正落地。”

  儲朝暉認為,現階段由于師資條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學校的課後服務就是讓學生做作業,很難開展多樣化的活動,難以滿足學生多樣性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有可能就不希望太多學生參與。還有些是學校想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因此讓學生強制參加課後服務。

  儲朝暉説:“對于課後服務,我認為不能把它當成學校課程教學要求,這是一個自願的活動,應該尊重學生的意願。對于存在強制行為的學校,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介入。‘雙減’是一件長期的事情,要遵循相關的原則,不能急躁也不能過火,慢慢來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亟須盤活多方資源

  切實提升服務質效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課後服務內容外,家長關心和議論最多的就是課後服務收費問題,而社會比較關注的還有參與社會服務教師的補助問題。隨著課後服務的推廣,這些問題也逐漸變得清晰。

  比如海南三亞明確,原則上校內課後服務每天不超過2課時,每課時不超過每人5元,每天不超過每人10元,並按照每名學生每天平均2.5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教職工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取得的勞務費,不納入學校績效工資范疇。教職工參與由學校舉辦的校內課後服務項目領取勞務費,按稅前每課時75元的標準發放,每天不超過2課時。

  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課後服務結束後,一些學校門口時常會出現交通擁堵情況。在天津市和平區某路口附近有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由于沒有專人疏導交通,課後服務結束後,40多分鐘過去了,道路都沒有通暢。

  據了解,這是由于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分為多個節點,一些學校的護學崗可能只在一個時間點才有。記者在天津市河東區某中學門口發現,高三晚上八點半放學後,沒有人維持交通秩序,那個時間段學校門前也異常擁堵。

  有老師告訴記者,在課後服務推行之前,學校實施的是錯峰放學,不同年級之間能夠間隔20分鐘左右,而現在統一實施課後服務,不同年級放學的間隔時間只有5到10分鐘甚至更短,學生放學隊伍根本錯不開,這也在客觀上導致了擁堵問題。

  此外,天津某小學校長告訴記者,他們也想推廣課後服務,但是師資力量、場地、器械等都不足——這也是限制課後服務質效的普遍問題。

  王君紅説,為了打造優質課後服務,河西區盡力盤活多方資源。針對師資問題,探索建立“百人社區志願者團隊”“百人高校志願者團隊”和“百人家長志願者團隊”“三個一百”志願服務團隊,由政府出面和多個協會聯繫,讓校外的體育、藝術、科技等專業人才到學校提供專業服務;針對場地、器材等問題,除了把學校自身的資源用足用充分外,還利用了學校周邊現有資源,比如學校周邊有大學的話,就會組織學生去大學操場、圖書館等地方活動,周邊社區也會對學生開放。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和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均表示,隨著課後服務的逐步推廣,遇到的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最終會通過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的課後服務,讓家長真正感受到學生參加課後服務的效果。

  儲朝暉説,學生的特點是多種多樣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課後服務不能夠僅僅依靠校內的資源來推進。我們現有的學校教師編制是有限的,教師能夠工作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專業人士或者志願者參與。另外,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博物館等可能為孩子提供活動的社會資源,也都是很好的課堂,應該充分利用起來。在後續的推進過程當中,應該積極探索合作方式,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見習記者張守坤 記者韓丹東)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83112785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