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第十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京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2 11:18: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第十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京舉行

字體:

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主題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9月11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論壇現場。

作為202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國家層面重點活動之一,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9月11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政策高度與技術創新、行業發展與全民共治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十六年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致力於推動我國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專家、科研機構及企業代表,通過深入研討與實踐,推動市場主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助力食品安全標準的完善與提升,營造社會各界關注、關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有力提升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與信任。

推動社會共治 共享食安成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協調司司長司光在致辭中指出,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整個食品産業鏈,推動食品産業向更高質量、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現代食品産業帶來的新的更加複雜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站在監管角度,司光建議,一是要堅守安全底線,落實各方責任;二是要強化科技創新,提升保障能力;三是要深化社會共治,共享食安成果。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在致辭中&&,新聞媒體是食品安全宣傳的重要力量,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增強社會信心,媒體應報道好人民群眾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凝聚社會共識,媒體應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倡導誠信守法的行業風氣。三是推動社會共治,媒體應發揮專業優勢,及時提供權威報道,讓食品安全信息更加公開透明。

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高念東在致辭中&&,近年來,北京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穩步提升,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逐步提升。今年以來,北京市食安委辦會同各部門圍繞建設更加嚴格、更加安全、標準更高的北京食品安全工作體系,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強化科技賦能 實現智慧監管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圍繞“科學賦能食品安全”發表主題演講。對於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面臨的諸多挑戰,任發政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科技賦能”,以創新驅動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二是夯實“産業責任”,以誠信築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三是推動“共治共享”,以協同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同體。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寧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725項,涵蓋340余種全部食品類別,包含2萬餘項指標。今年新發布了126項標準和標準修改單,其中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發布後,數字標籤正式成為食品標籤載體,將有效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消費者的食品標籤信息“看不見”“找不到”的問題。

中糧集團質量安全管理部總監助理兼食品安全部總經理王浩傑介紹,中糧集團將食品安全作為集團的生命線工程、核心競爭力工程、品牌工程和社會責任工程,不斷強化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機制,持續增強産業鏈安全性與韌性。

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高級執行總裁李鵬程&&,近年來,蒙牛全面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智化技術,推進全産業鏈數智轉型,搭建起覆蓋全鏈路的信息&&和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數字質量管理體系”。

美團副總裁陳榮凱分享了美團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方面的創新實踐,強調通過充分發揮&&在數據挖掘、AI算法和場景理解等方面的科技能力,將“透明、共建、共治”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提升生態各個相關方的參與度、協同性與治理效能。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長鐘國興介紹了康師傅食品安全的三道防線,第一道是工廠的品管,負責食品安全及品質管理執行;第二道是事業品保本部的食安品質規劃及監督;第三道是食安研管中心的前瞻研究、預防和稽核。

反對餐飲浪費 創新公益模式

在制止餐飲浪費主題環節,播放了《“制止餐飲浪費”青少年志願服務行動》宣傳片。據悉,為響應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號召,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中國經濟網積極踐行媒體責任,於2025年1月啟動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志願者服務項目,至今已連續舉辦多場。活動以“一起來光盤”為主題口號,通過組織青少年志願者走出校園,走進餐廳進行“制止餐飲浪費”文明督導,影響和帶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

百勝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劉麗介紹,2020年,肯德基率先推出全國首批“肯德基食物驛站”,將餐廳內已過最佳賞味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余量食物”,經過規範的收集、包裝、冷凍等流程後,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截至2025年6月底,“肯德基食物驛站”已覆蓋全國逾180座城市,門店數量約1050家。

激發內生動力 築牢責任根基

圍繞“責任與效益的雙贏:如何構建食安內生動力?”話題,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與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四川省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江濤、費列羅中國食品安全與質量負責人韓鑫君、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部部長牛晨艷以及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亞蘭進行了圓桌對話。

“食品安全的內生動力,最核心的就是食品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張永建認為,當食品安全在市場上有非常堅挺的對價時,企業會更有這種內生動力。

“內生動力讓企業從被動監管到主動參與。”江濤認為,提升企業內生動力的路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制度執行,二是“互聯網+AI”監管,三是示範效應加案例警示教育。

“費列羅中國把食品安全‘零風險’管理作為戰略要務。”韓鑫君介紹,費列羅集團在全球啟動了食品安全零風險戰略項目,形成了風險前置、科學決策和全鏈協同的管理思路,同時在實操中,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鏈路質量管理。

“乳企覆蓋了種植、養殖、加工、運輸以及消費者的採購,全産業鏈非常長。”牛晨艷介紹,三元食品打造了基於全産業鏈的風險分析和標準化的食品安全管控體系。

“我們的內生動力是傳承非遺釀造技藝與發揚民族品牌。”高亞蘭&&,西鳳酒一方面重視作為老字號的品牌信譽,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數字化的管理,不斷提升現代化食安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標準體系日益完善,智慧監管加速落地,社會共治格局正在形成。未來,吃得安全健康、吃得幸福滿足,依然是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尚德守法、科技驅動、多方協同,進一步築牢食品安全防線,激活食品消費新潛能,賦能食品産業升級。(朱曉倩)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