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農産品消費新潛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9 09:37: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釋放農産品消費新潛能

字體: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促進農産品消費實施方案》,推出九方面23項政策舉措,旨在有力有效擴大農産品消費,釋放多樣化、品質化、差異化農産品消費潛力,引領農産品供需結構進一步優化。這一政策措施不僅關係億萬農民增收與城鄉居民“菜籃子”升級,更為夯實內需基礎帶來利好。

農産品消費一頭連着百姓生活,一頭連着農業生産,擴大農産品消費對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産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從需求側看,近年來,我國居民對農産品消費需求已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需要更好滿足居民對吃得新鮮、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的需求。品質化、個性化、重品牌、重功能,成為當前農産品消費的重要特點。從供給側看,消費端升級正倒逼生産端提質增效,有效拉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生産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進程。

當前,我國農産品消費市場總體穩定,卻也面臨一些挑戰。我國居民喜食鮮肉、鮮果、鮮菜,每年僅生鮮農産品消費規模就達10億噸,但跨區域、長距離運輸成本高、損耗大、效率低,産銷銜接不夠順暢,影響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和城鄉應急保供能力。部分農産品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如稻穀産大於需,而優質稻穀供給不足,綠色、有機、地標農産品“量少價高”等,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産品的需求。農産品品牌建設相對滯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覆蓋不足,農産品品牌認知度和信任度有待提升。破解這些難點問題,關鍵在於創新,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品質升級,通過銷售模式創新推動市場擴容。

加強農産品供給側調節,滿足各類食物需求。持續增強口糧、玉米、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推動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健全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和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大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誌農産品生産及原料基地建設,培優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通過提高“三品一標”水平,推動農産品質量分級,實現優質優價,促進農民與消費者共贏。

強化農産品需求側管理,形成合理消費結構。在努力增加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的同時,加大力度推進節糧減損,堅決抵制過度消費、餐飲浪費,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適應人口結構和飲食結構變化等趨勢,加快普及科學營養知識,引導全國居民形成更加健康科學的膳食結構。

健全農産品流通體系,提高流通效率。契合生産消費趨勢變化,改善糧食、生鮮、蔬果等流通、儲存條件,切實保障農産品質量,減少流通損耗。推動全國冷庫資源優化布局,使冷庫分佈與農産品主産區、消費中心更好匹配,加強基層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結合農産品産地交易市場,適度新建一定規模的流通型冷藏庫和具有簡單預包裝功能的加工型冷庫。

推動農産品線上銷售,挖掘網絡消費潛力。利用大數據分析線上消費偏好,針對性開發適宜線上銷售的小包裝、易儲存、標準化農産品,精準推送農産品信息,配套定製冷鏈快遞、次日達服務等物流方案。推動電商&&與産地合作社、龍頭農産品企業直連,實現“田間到餐桌”高效對接,通過批量採購降低終端價格,提升線上消費性價比。(王琛偉 岳聖元)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