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築夢人”胡全波:從荒山到“金山”的鄉村振興之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03 16:18:25
來源:新華網

“茶鄉築夢人”胡全波:從荒山到“金山”的鄉村振興之路

字體:

新華網武漢6月1日電(記者 梅冬閣)在武漢市新洲舊街,連綿起伏的茶山在晨曦中泛着翠綠的光芒。這裡曾經是無人問津的荒山,如今卻成為當地百姓致富的"金山"。這一切的改變,有全國勞動模範、武漢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全波十五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奮鬥。從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到國家一級評茶師,從白手起家到年産值超4000萬元的茶産業帶頭人,胡全波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勞動者讚歌。

知識改變命運:農民工蛻變茶葉專家

1972年,胡全波出生在新洲區舊街石咀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初中未畢業的他,迫於生計不得不輟學務工,開始了在建築工地上揮汗如雨的生活。然而,生活的艱辛並沒有磨滅他對知識的渴望。"那時候白天在工地幹活,晚上就藉&路燈看書學習。"靠着這份堅持,胡全波不僅取得了本科學歷,還考取了高級農業技師和國家一級評茶師等專業資格。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胡全波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回到家鄉創業。當時,家鄉的茶葉産業正處於低谷,許多土地荒廢,茶農轉行。但胡全波卻從中看到了機遇:"新洲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茶葉,關鍵是要用科學的種植方法。"

創業伊始,胡全波就遭遇了重大挫折。由於缺乏管理經驗,第一年試種的200畝茶樹幾乎全部枯死,直接損失超過200萬元。面對挫折,他沒有退縮,而是三赴浙江安吉白茶核心産區"取經"。白天跟着茶農採茶分文不取,晚上學習炒茶技藝到凌晨,三個月的"付費打工"換來了12萬字的制茶筆記,昔日農民工蛻變成茶葉專家。

"那時候很多人説我傻,放着城裏的好日子不過,非要回來種茶。"胡全波説,“但我堅信學好技術,舍得投入,荒山也能變成金山銀山。”

科技賦能産業:讓荒山變成"綠色銀行"

學好了技術,胡全波開始對茶園進行全方位改造。他結合本地生態環境,獨創"三明治土壤改良法":底層鋪舊房土磚渣,中層填塘泥雞糞,表層覆無紡布保濕。這套方法讓貧瘠的砂石地煥發出勃勃生機,茶苗成活率從60%躍升至90%。

在種植管理上,胡全波大膽創新。他引入太陽能滅蟲器和生物誘捕器,構建起"綠色防護網",實現了化學農藥零使用。同時,投入80萬元建設噴灌設施,解決了茶園乾旱問題。

胡全波還引進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技術,構建起一套科學嚴謹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茶葉的採摘、加工到包裝,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茶葉的卓越品質。通過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茶園種植、採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可追溯,極大提升了茶葉的安全性和品質穩定性。

“傳統的茶葉種植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胡全波深刻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在他的不斷創新賦能下,當地茶葉的産量提高了30%,品質也顯著提升。茶園面積擴展至2040畝,年産值突破4000萬元,胡全波創立的"刀樓寨"茶葉品牌多次榮獲"中茶杯"國際鼎承茶王賽特等獎,讓"舊街白茶"躋身全國名茶之列,昔日的荒山真正變成了帶動百姓致富的"綠色銀行"。

共同富裕:一個勞模的初心與擔當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這是胡全波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企業發展起來後,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

2016年,胡全波牽頭組建了武漢通禪茶種植專業合作社,創新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行"五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鮮葉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這一模式將250戶茶農緊密&&在一起,戶均增收40%以上。

殘疾茶農李木喜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曾經因妻子重病欠債8萬元的他,如今在合作社的幫助下,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蓋起了新房。2018年茶葉市場低迷,胡全波堅持按保底價收購茶農鮮葉,自己承擔差價損失47萬元。"胡總説到做到,我們跟着他幹心裏踏實。"李木喜説。

除了産業帶動,胡全波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為當地的貧困家庭捐贈物資和資金,累計捐贈金額超過50萬元。他出資修建"救命路""取水路",設立"春芽獎學金"資助貧困學生,連續十幾年無償獻血6400毫升。先後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湖北省勞動模範、武漢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榮譽加身的胡全波始終不忘一個勞模的初心與擔當。

探索茶旅融合: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站在新的起點上,胡全波又開始了新的探索。近年來,他積極推進茶旅融合發展,和他人合夥投資2000萬元打造集餐飲、住宿、農産品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問津渡"民宿。游客在這裡不僅可以體驗採茶、制茶的樂趣,還能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要讓茶園不僅是生産基地,更成為鄉愁的載體。"胡全波説。在他的規劃中,未來三年將建成10公里生態採摘步道、收藏300件茶文物的博物館,並聯動大別山紅色遺址,打造年接待30萬人次的"紅色茶旅"線路。

4月28日,胡全波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站在人民大會堂領獎時,他感慨萬千:"這份榮譽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所有為鄉村振興奮鬥的勞動者。我會繼續努力,讓"舊街白茶"真正成為百姓的致富茶、幸福茶。"

如今,行走在新洲的茶山上,層層疊疊的茶葉在微風中搖曳,採茶女工的歡聲笑語在山間回蕩。胡全波的奮鬥歷程,恰似他培育的那些歷經風霜卻愈發茁壯的茶樹——把根深扎故土,讓芽衝向陽光。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糾錯】 【責任編輯:楊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