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作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老字號企業在堅持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借助多方位的技術與理念創新,不斷升級産品與服務,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老字號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如何在平衡繼承和創新?蘇州稻香村為此提供了一個典型範例,展現了老字號在“文化賦能”與“科技賦能”驅動下的高質量轉型路徑,並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體現出其源遠流長、守正創新的“厚實力”。
蘇州稻香村牡丹鮮花餅亮相2025年世界牡丹大會
文化賦能老字號高質量發展
蘇州稻香村創立於1773年,其糕點製作技藝既傳承了古典蘇式糕點的精髓,也在不斷演進與優化中凝聚了豐厚的文化沉澱。作為首批國家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之一,它代表了蘇式糕點的歷史淵源和風味特色,見證了數百年來中式糕點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企業在漫長的歷程中秉持着“匠心制餅、品質為先”的理念,産品保留了傳統手工技藝的精髓,在餡料配方、外觀造型、口味層次等方面都有獨到的堅守與創新。
作為全國知名的老字號,蘇州稻香村在國內外市場中具有獨特的文化影響力,其品牌文化已經深深植根於中國人民及海外華人華僑的集體記憶中。憑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過硬的産品品質,蘇州稻香村不斷擴大影響範圍,從江南一隅擴展到全國,進而走出國門。近年來,企業依託多元化渠道與電商&&,建立了更完善的品牌營銷和市場銷售體系,覆蓋了各類消費群體。在業內,蘇州稻香村成為老字號品牌年輕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領頭雁,展示出老字號企業所具有的“厚實力”。
近年來,“國潮”風尚在國內市場興起,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産品廣受歡迎。蘇州稻香村順勢而為,將蘇式糕點的古雅底蘊與時下流行的國潮風尚相互融合。在包裝、視覺、推廣等層面充分運用國風理念,將傳統故事與當代藝術設計實現有機結合,成功打破了老字號在年輕消費人群中的固有印象。這不僅讓企業更具時代感,也喚醒了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共鳴,進一步鞏固其在文化消費領域的地位。
在傳承傳統糕點技藝的同時,蘇州稻香村積極探索“老字號+”的聯名合作模式,與不同區域、不同文化元素相結合,推出富有地域特色和創意價值的聯名産品。比如通過與《黑神話:悟空》、王者榮耀、封神再臨等聯名,企業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強化了品牌的文化特質。聯名産品借助獨特的文化屬性,吸引年輕群體關注,催生更廣泛的市場互動,為品牌注入新鮮活力。
科技賦能老字號高質量發展
對於擁有傳統糕點製作技藝“非遺”的蘇州稻香村而言,能否及時引入先進科技手段實現生産效率的提升與産品創新,直接決定着其高質量發展的可能性。蘇州稻香村正深諳其理,通過主動引入先進自動化設備和數字化管理系統,以保留傳統手工韻味的“非遺”技藝為基礎,形成可以規模化複製的現代化生産線。通過工業技術水準的提升,既保證了産品品質的穩定性與高水準,也使企業具備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新消費場景的能力,展現出新質生産力所帶來的行業競爭力。
蘇州稻香村部分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
同時,蘇州稻香村還圍繞糕點製作展開自研技術攻關,包括餅皮結構改進、餡料配方多樣化以及低糖低脂等健康升級方案,還針對關鍵設備技術提出了專利設計申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其尖端生産線上,人機協同保障了傳統工藝與現代高效間的平衡,既滿足消費者對品質與口感的追求,又兼顧生産規模擴張和效益提升。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專利保護,有效防範了同質化競爭,也進一步提升了整個中式糕點行業的技術門檻。在文化傳承與現代工業製造之間,蘇州稻香村堅持尋求融合發展,從而通過技術賦能增強了老字號品牌的“厚實力”。
老字號賦能城市發展
近年來,老字號與地方節慶的深度結合,是推動企業與城市協同發展的新策略。以“菏澤牡丹節會”為例,蘇州稻香村推出具有牡丹元素的鮮花餅,將地方文化特色與企業品牌巧妙融合,既服務了當地文化旅游市場需求,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牡丹鮮花餅被當地政府和主流媒體廣泛推薦,成為“城市伴手禮”典範案例。稻香村品牌與菏澤牡丹文化的聯動,有助於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文化的良性互動,也為老字號在全國乃至國際範圍內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蘇州稻香村牡丹鮮花餅亮相“2025世界牡丹大會”
在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的過程中,蘇州稻香村深度參與當地農業産業布局、相關企業協作以及文旅活動策劃,為地方經濟體系注入新增長點。通過打通原料供應、生産加工、終端銷售和文旅推廣的全鏈條,企業與城市形成了資源互補、客群共享的生態體系。通過在山東菏澤區域産業鏈的調研,筆者意識到蘇州稻香村的“老字號+”模式所帶來的多贏局面,也為“老字號+城市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即在産業協同的過程中深度布局,老字號企業將歷史文化資源與新興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將地域特色農副産品與自身的優勢技術、生産能力相結合,促進了當地農業升級、鄉村振興與就業增長,最終實現地方經濟、企業品牌與公共文化形象的同步提升。這樣的聯動創新一方面拓展了蘇州稻香村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覆蓋率,另一方面也為城市塑造新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雙贏格局。
老字號品牌的核心競爭優勢正在於其源遠流長、守正創新的“厚實力”。蘇州稻香村的轉型與發展實踐,充分展示了中華老字號如何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憑藉自身的“厚實力”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通過“文化賦能”與“科技賦能”的雙向驅動,企業不斷挖掘和傳承中式糕點的傳統內涵,同時又積極採用前沿技術和跨界合作,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牡丹鮮花餅作為代表性産品,生動詮釋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融合所産生的價值,在守正傳統韻味的基礎上成功開拓出全新的消費場景與市場空間。蘇州稻香村因而成為老字號“傳統-現代”轉型的典型範式,在産業升級和市場拓展中收穫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與所在城市形成了互促共生的關係,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老字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作者張繼焦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子翔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