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食品安全風險不僅發生在線下,也存在於線上。”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司光9日在出席國務院食安辦新聞發布會時説。
食品安全工作鏈條長、環節多,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個食品安全。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從農田到餐桌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監管。其中,加強網絡食品銷售新業態監管是一項重要內容。
在談及網絡銷售等新業態食品安全風險時,司光強調,電商&&的快速發展深刻影響了食品經營方式,衍生了&&外賣、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許多新模式,同時也存在保質期“雲篡改”、資質證明“PS化”、農産品“美顏直播”等新風險,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許多挑戰。
司光介紹,為築牢食品安全“雲端防線”,《意見》就加強網絡食品銷售新業態監管提出明確要求,督促網絡交易&&、主播及其服務機構、廣告活動參與者、食品生産經營者等從業主體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包括:網絡交易&&企業要設置專門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或指定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主播及其服務機構要規範開展營銷活動,依法對其推薦的食品進行查驗等。
司光&&,《意見》對網絡銷售食品的明確規定將顯著提升線上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有效遏制無證經營、篡改保質期、虛假宣傳亂象問題。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網絡銷售食品的安全協同管理,加快&&配套制度機制,加大監督抽檢和監管執法力度,確保線上線下食品同標同質,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記者 劉亮)
【糾錯】 【責任編輯:楊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