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護如何“腸”勝?揭秘母乳的神奇自護力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5 09:00:00
來源:新華網

寶寶自護如何“腸”勝?揭秘母乳的神奇自護力量

字體: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王忻)母乳是自然界賦予寶寶的最佳營養品,不僅為寶寶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還蘊藏着神奇的自護力量。科學研究表明,母乳不僅是寶寶的最佳口糧,更是像一個精密協作的“生態系統”,其含有的有助於寶寶成長發育的關鍵成分,如A2型蛋白質、HMO(母乳低聚糖)和益生菌,都能幫助寶寶建立起強大的原生自護力。

如今,許多家長在挑選奶粉時,也希望找到母乳同款營養物質,續航母源自護。那麼,如何識別這些“守護衛士”?本文將深入解讀母乳中的“自護黃金三角”,揭示他們如何通過腸道消化“減負”到防禦強化,再到菌群平衡的全鏈路守護,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腸道是寶寶健康的“守門員” A2型蛋白質來幫忙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研究表明,人體約70%的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腸道不僅是消化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還承擔着重要的免疫功能,像“守門員”一樣阻止有害病菌入侵,是阻擋外界病菌侵襲的重要防線。

由此可見,腸道健康直接影響寶寶的整體自護力。而母乳中蘊含着多種幫助寶寶腸道健康的關鍵成分,其中的A2型蛋白質在消化吸收和自護力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

作為寶寶嚴選的母乳,之所以能帶來更好的消化吸收,首先和母乳蛋白質類型息息相關。科學家發現,母乳中的β-酪蛋白類型是A2型蛋白質,不是A1蛋白。A2型蛋白質是一種更親和人體的β-酪蛋白類型,相較於A1蛋白,A2型蛋白質更易消化吸收,能夠減少消化不適,降低炎症反應。

此外,研究表明,A2型蛋白質還可以提升自護因子GSH(谷胱甘肽)濃度高達4倍,幫助增強抗氧化能力,有助提升寶寶自護力。GSH(谷胱甘肽)這一抗氧化物質對於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因此,家長在選擇新生兒奶粉時,要關注蛋白質類型,盡量選擇與母乳蛋白質類型一致的A2型蛋白質,以降低消化負擔,同時促進免疫系統的健康發育。

腸道內總是“爭鬥”不斷?良好腸道微生態是關鍵

正在發育中的寶寶腸道還很稚嫩,腸道菌群容易受到外界環境、飲食等因素的影響。一旦有害菌佔據優勢,寶寶就可能出現腹瀉、便秘、免疫力低下等問題。除了良好的消化吸收,寶寶自護系統的成熟還需要平衡的腸道菌群來幫忙,建立良好的腸道微生態。

近年來,科學家對母乳的研究發現,HMO(母乳低聚糖)與益生菌,對寶寶創造良好腸道微生態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中,HMO是腸道微生態的“防禦高手”。作為母乳中第三大固體成分,HMO是母乳中的“主動防禦系統”之一,也是近年來熱門的自護明星營養成分。HMO成分極其複雜,其中含量最豐富的是2'-FL,研究發現,它能促進有益菌增長,正向調節自護系統,增強寶寶抵禦感染的能力。配合不同結構的HMO,如3’-SL & 6’-SL等, 可以進一步增強自護能力。

此外,良好的腸道微生態還離不開“金牌輔助”益生菌,嬰兒腸道中最早定植的菌群來源於母乳微生物,其中母乳也含有的雙歧桿菌是首批定植的益生菌之一。益生菌對寶寶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雙歧桿菌等菌種已被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證實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雙歧桿菌與自護CP益生元搭檔共同促進有益菌生長,抑制有害菌附着,幫助寶寶平衡腸道微生態,提高自護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喂養的寶寶腸道內雙歧桿菌佔比可達30%,因此,在選擇配方奶粉時,家長們在關注益生菌含量的同時,也要關注其種類。

選奶粉記住三個關鍵詞,科學延續母源自護力

母乳一直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發的黃金標準,也是其模仿的終極目標。對於新手爸媽來説,面對複雜的配料表,如何精準選擇,續航母源自護?

專家建議,可以遵循“以腸道健康為自護標尺”的原則,重點關注母源自護三大關鍵元素:A2型蛋白質,HMO和益生菌,組成“自護黃金三角”。遵循科學選奶三步法:

第一步,優先選擇A2型蛋白質(不含A1蛋白)奶粉,確保是否能從源頭拒絕A1蛋白或已通過權威評測認證,最好是只專注於A2型蛋白質産品的品牌。

第二步,關注HMO的種類與含量。單一HMO無法全面模擬母乳的防禦功能,優質奶粉應高含量添加2'-FL、3'-SL、6'-SL等複合HMO組合。若營養成分表中僅標注“低聚糖”而未列明具體種類,需謹慎選擇。

第三步:選擇活菌足量的益生菌,尤其是含足量雙歧桿菌的奶粉。益生菌的活性與添加量直接決定其效果。建議選擇標注具體菌株(如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HN019)的産品,若奶粉中還添加益生元(如GOS),則能進一步提升益生菌的定植效率。

此外,寶寶的營養需求會隨着生長髮育不斷變化,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生長情況,定期諮詢兒科醫生或營養專家,適時調整奶粉選擇,並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奶粉,確保寶寶獲得最適合的營養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楊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