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人體代謝與健康研討會在成都成功召開,作為第九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期間舉辦的重點會議之一,本次會議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獨家支持。會議圍繞人體代謝與健康相關前沿課題及研究應用展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研究員霍軍生、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科學家鄧斌主持了本次會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研究員霍軍生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科學家鄧斌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原會長邊振甲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原會長邊振甲出席會議並開場致辭,他説,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也很重視代謝健康領域,在過去幾年裏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在專業學術交流方面、引領行業創新層面、推動代謝健康交流方面等都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代謝健康的重要性,並通過研討交流帶來更多的新發現,提出更多的新點子,從而為産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好的引領和幫助。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研發及技術法規總經理彭先武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研發及技術法規總經理彭先武&&,安利成功實現了從大健康到“美好生活之花”的戰略升級,旨在為更多消費者提供一體化全方位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針對代謝健康細分領域,安利也有重點布局,希望通過今天與各位嘉賓的探討和交流,共同帶來代謝健康領域的新趨勢、新發現以及維護代謝健康的新方法、新主張,從而為健康代謝領域做出更多貢獻。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圍繞“衛健委系列食養指南解讀:關注尿酸、血脂、血糖及代謝健康”展開,詳細分享了系列指南的編制背景和過程、內容簡介與示例、應用與推廣等。她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尤其是膳食營養是全球公認的慢病防治策略。膳食營養可以通過調節血脂、血壓或血糖水平等危險因素,影響代謝疾病的發生,從而在預防與改善代謝性慢病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預防和控制我國代謝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我國衞生健康委員會也發布了系列食養指南,制定了符合我國現狀的居民食養原則和建議,為慢性病人群提供了針對性的食養指導,進一步提升了居民食養素養和健康生活水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和老齡健康管理處處長賴建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和老齡健康管理處處長賴建強分享了“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國家戰略行動與趨勢”,主要圍繞生活方式的變化、健康生活方式、三減三健、體重管理四個方面展開。他指出,面對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慢病帶來的挑戰,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最強大的武器。為應對慢病患病率的不斷上升,自2007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啟動以來,國家也陸續&&了很多的相關政策和方案,致力於在全人群中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對於國民而言,想要踐行健康生活方式不僅要了解健康知識,建立健康理念,提高健康素養,還更要將知識轉化為行為,才能做到每個人都是維護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夏敏
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夏敏圍繞“健康壽命關鍵影響因素探析:從代謝健康的視角”展開分享,並深度探討了不同膳食成分、膳食模式以及生物活性物質與健康老齡化的關係。他指出,總體來講,營養膳食既是老年人生存和健康的基礎,也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中之重,如何依據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來解決他們的營養需要,從而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老年膳食保障體系,將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基礎。未來,希望有更多研究揭示多樣化飲食對健康老齡化的積極影響,才能多層面、多角度為營養防治老齡化提供新思路和新靶點。
澳門科技大學藥學院教授葉麗
澳門科技大學藥學院教授葉麗圍繞“代謝健康的主動干預:科學認知進展與指數共識應用”展開分享,並針對毛鉤藤鹼改善非酒精相關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FL/NASH)的藥效與機制研究進行了詳細解讀。她&&,糖尿病作為代謝綜合徵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通常伴隨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FLD/NASH),全球一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NAFLD,NASH治療領域存在巨大未滿足需求。但NASH致病機理複雜,急需尋找可靠靶點與有效治療藥物,因此利用中藥良好特色,篩選創新中藥活性成份甚至單體,以研發創新及副作用較小的代謝性疾病治療性新化合物是良好的研究方向,而毛鉤藤鹼能過夠以CRTC3為靶點治療NASH,具有臨床應用的巨大可能性,未來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討,通過臨床應用轉化更好的促進代謝健康。
安利(中國)科創中心闞君陶博士
安利(中國)科創中心闞君陶博士圍繞“合理膳食助力代謝健康産業應用落地”展開分享,他指出,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謝健康在全球持續惡化,並出現早發、高發、併發的趨勢。代謝平衡因人而異,受到基因、年齡、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然而,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有效地改善代謝健康。為順應國民健康需求,安利紐崔萊首創MetX™調衡科技,通過“智匯本草”系統篩選配方與代謝強相關的植物蛋白與植物營養素,可以深入調節人體的代謝過程,包括脂肪代謝、糖代謝、蛋白質代謝等,幫助恢復和維持代謝平衡,全面支持血管、血糖、血脂、體重管理、腸道、肝臟與心臟等多方面的健康維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玲圍繞“合理膳食推動營養缺口的彌補:促進代謝健康的證據”展開分享,她提到,慢性病高發已成為健康的最大挑戰,而不良膳食因素正是慢性病DALY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結構仍存在缺口,全面均衡營養,需求迫切。而要想吃的健康,除了關注食物的數量和質量外,膳食攝入時間和順序也至關重要,如不吃早餐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代謝死亡風險,不同早餐種類攝入也會影響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因此,想要彌補營養缺口的關鍵是要:吃好早餐。首先,重視早餐營養,合理膳食從吃好早餐開始;其次,保證食物多樣,早餐至少四類品種以上;另外,關注營養平衡,食物烹飪健康選擇不能忘;最後,順應天時養生,早餐打底持續全天能量。
武漢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榮爽
武漢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榮爽圍繞“合理膳食預防心血管代謝性健康風險”分享了組學研究和隊列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大量的研究思路、數據和經驗。她指出,合理膳食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聚焦各類膳食與心血管健康管理的研究,尤其是關注中國特色膳食及飲食行為與心血管代謝健康的關聯,將為改善心血管健康提供更多本土的研究證據。總的來説,合理膳食作為一種健康干預策略,具有很強的推廣和應用價值,希望未來可以通過多隊列數據的採集、多組學檢測分析、營養知識圖譜等多個板塊結合,將多渠道來源的研究數據與問卷數據進行動態合併,為個性化、動態化改善心血管健康提供更多可能。
圓桌討論:推動代謝健康,邁向健康長壽的美好未來
隨後的圓桌論壇環節,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研究員霍軍生主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研究員霍軍生、武漢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榮爽、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夏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玲、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技術法規總監羅蓉、澳門科技大學藥學院教授葉麗圍繞“推動代謝健康,邁向健康長壽的美好未來”話題展開交流和探討,詳細分析了中國目前面臨的代謝健康挑戰、針對性的措施和策略、未來發展的方向等,為行業創新發展帶來了一場科學思考“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