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平常心》對話遊本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1 09:47:47
來源:新華網

《論道平常心》對話遊本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沈美)熱愛,是一個熱氣騰騰的詞,什麼是熱愛?熱愛會持續多久?為了熱愛,我們會做多少努力?在這個習慣了快節奏的時代裏,我們又給熱愛留了多少時間和耐心?

  91歲的遊本昌給出了這個答案。

  “ 我好幸福哦!”正是這句質樸的感嘆,戳中了太多人的淚腺。2024年2月10日晚,CMG 第二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上,已是耄耋之年的遊本昌憑藉在電視劇《繁花》中“爺叔”的深刻演繹獲得 “終身成就藝術家” 榮譽。這也讓更多人將目光投向老一輩藝術家。在獲獎時,遊本昌表達了對從事演藝事業的幸福感,對於獲得這份榮譽,他在致辭中自問:“終身成就我夠了嗎?我做到了嗎?我盡責了嗎?還有什麼不夠的?”

  73年,這是遊本昌正式入行到現在的時間,如果以時間計算熱愛,他的熱愛恐怕還要更早,時至今日,這份熱愛也還在繼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遊本昌的故事讓這句話具象化了。《論道平常心》第三期,新華網攜手竹葉青茶對話老輩藝術家遊本昌,聆聽他對人生、對理想的思考與感悟。

  不響 于無聲中聽驚雷

  遊本昌明明有劇拋臉的演繹能力,但卻有著溫吞如水的演藝生涯,他的人生經歷似乎也恰好迎合了電視劇《繁花》中那句出圈的&詞:“不響最大。”什麼是不響?遊本昌是這樣看待的:“不響,不等於沒有內容。恰恰相反,是豐富的內容。于無聲中聽驚雷。”

  遊本昌的“不響”是他的性格,也從側面展現了他從始至終對演藝事業純粹的熱愛。1950年暑假,當時只有16歲的遊本昌憑藉在一個獨幕劇《勝利之歌》的出色表演收穫了當時南京文工團導演拋來的橄欖枝,但他選擇先完成學業,第二年,高中畢業後的他考入南京工藝美術團,演藝生涯也由此正式開始。

  “我對表演藝術的機會特別珍惜。所以到了話劇團之後,有很多老演員,我向他們學習。老老實實地跑龍套,因為我的理想就是這樣,如果這&戲我的水平就夠跑一個龍套,我就願意跑龍套。”一路輾轉進入中央戲劇學院的遊本昌面對海量的專業知識,每天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

  “角色無大小。”遊本昌説。演配角幾乎貫穿了遊本昌的演藝事業,但無論何時,每接到一個新的角色,他依然會認真地細細琢磨。為了演好《大雷雨》中一個沒&詞的農奴角色,僅僅十幾秒的演出,遊本昌為此翻看了斯特洛夫斯基原著19個譯本。

  除了表演話劇,遊本昌當時還鑽研啞劇。“藝貴獨創。你只要是新鮮的,你就能站住百花園地,百花盛開,哪怕是一朵小花——啞劇。”遊本昌曾策劃過一場專屬啞劇晚會,開票不到90分鐘就售罄,由於演出火爆,原定的3場演出後來又加演了6場。而也正是他的這次創新,讓首屆央視春晚的導演注意到了他,也就有了後來的春晚別具一格的演出啞劇《淋浴》,接連而來的,是飾演濟公的機會,遊本昌的“不響”終於迎來了“驚雷”。

  不動 于寂靜中方見非凡

  電視劇《濟公》在1985年播出後,火遍大江南北,遊本昌塑造的濟公形象深入人心。之後的幾年,遊本昌曾跟著中央代表團去各地演出。有一次在4500米海拔的西藏那曲,演出結束後,有幾個孩子為他獻上了小小的哈達並對他説,“濟公”爺爺的戲沒看夠還想再看。當時西藏剛放完6集《濟公》藏語版,這些話他深深地記在心裏。

  憑藉“濟公”帶來的知名度,特別是遊本昌敬業與虔誠的演繹,之後的演出邀約紛繁踏至,就在這期間,遊本昌的妻子被查出癌症,他斷然推拒了很多演出機會,陪著妻子四處看病。生活的變故也讓他開始思考人生這一沉重的話題,作為一個演員,他究竟要帶給觀眾怎樣的故事?

  遊本昌始終記得初入行時,一位老同志説過的話:“文藝有三種功能:一是牛奶,它代表營養;二是白開水,可以解渴,這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三是毒藥,我們絕對不能做毒藥。”

  1998年,他的20集《濟公遊記》和孩子們見面了。頂住了多方的壓力,同時擔任導演、主演、出品人的他終於把濟公再一次帶到大眾的面前。在一次採訪中,他提到了在西藏收到的那條小小的哈達,他説:“這是我所得到的最高的獎賞。”

  之後,他在一些電視劇、電影裏都有一些人物的出演,于他自己,他依然在學習、專注在演藝事業,但于大眾而言,他再次歸入寂靜。

  2009年,遊本昌應邀參演了話劇《弘一法師·最後之勝利》。了解到這部話劇因無法走完全商業化道路而無法繼續。當時,已經76歲高齡的遊本昌出資買斷,並組建了一個24人巡演團隊。為了更好地演繹這個角色,80歲高齡時,他住進寺院體驗生活。在近10年間,他一直堅持和年輕演員一起排練,國內外巡演達一百五十多場,演出打動了無數觀眾,該劇最終獲得了文華獎,被加拿大等國家邀請巡演。

  無欲 于喧嘩中現平常心

  此前,在備受矚目的玉蘭獎申報之際,遊本昌提前&&《繁華》劇組,主動提出不參與白玉蘭評獎申報。採訪時問及此,遊本昌説:“我已經拿了品質級獎了,很多人都夠獲獎的水平,就讓青年們多多地得到鼓勵吧。”

  在遊本昌看來,藝術的價值不在於獲獎的多少,而在於對觀眾的真誠奉獻和對藝術的不斷追求。能夠在演藝事業中感受進步、不斷地突破,享受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不為名、不圖利,遊本昌踐行著濟公“濟世為公”的處世哲學。據了解,2018年,遊本昌創辦了濟公公益基金會,秉持“濟公”精神,通過培養年輕演員、資助鄉村教師培訓、舉辦文化公益演出、捐助救災等活動回饋社會;2019年,遊本昌和女兒遊思涵發起公益項目“種子計劃”,從全國招募學員,提供免費的專業培訓組成教師團走進鄉村,發展美育教育,五年來,教師團已經走進全國10個縣域的50多所鄉村小學來進行戲劇美育教育,惠及師生3萬多人。

  對於人生,遊本昌曾這樣説過:“人生如登山,上一山過一山,山山相連。”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在不斷嘗試新事物。他的人生哲學與竹葉青“心存高遠、意守平常”的茶文化不謀而合。對夢想的赤誠熱愛,對事業原則的不二堅守,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平常心。遊本昌用生動的人生故事為大眾詮釋了“平常心”的內涵。

  以平常心立身,守正創新,這也是中國茶業代表竹葉青的發展之道。據介紹,竹葉青茶從採摘到成品,需要經過38道精細的工序和116項嚴苛的檢測標準。每一顆茶芽都經過精心挑選,只選取飽滿鮮嫩的茶芽作為原料。這種對原料的挑剔和對工藝的嚴謹,正是竹葉青茶品質得以保證的關鍵。

  竹葉青還通過多元化品牌宣傳,不斷觸達年輕消費者,讓傳統茶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作為中國茶代表,竹葉青這種對技藝的執著追求和對品質的堅守,以及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播,是將匠人精神與企業發展相融合,這已成為其品牌文化的底色。在多年的積澱中,竹葉青用茶文化的視角回答了産業發展的命題。

  “平常心”是不響,于無聲中聽驚雷; “平常心”是不動,于寂靜中方見非凡;“平常心”是無欲,于喧嘩中見淡泊。新華網攜手竹葉青茶正式推出重磅訪談欄目《論道平常心》,與各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深度對談,通過他們的感人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理念,帶大眾讀懂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平常心。

【糾錯】 【責任編輯:錢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