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洞察趨勢,前瞻未來。2024年新年伊始,新華網策劃《看見2024》全媒體欄目,邀請專家學者、企業家把脈行業新熱點、新趨勢,以專業洞察力啟迪智慧思考、映照産業變遷,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海報設計:張雯雯
新華網北京1月29日電(沈美)隨着農曆新年的臨近,中國乳製品市場將迎來一輪年貨消費熱潮。近日,多家大型超市裏,多品類、多品牌的乳製品新年禮盒裝已經上市,多個商家還推出“雙提99””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乳製品消費市場競爭加劇。
在隨機採訪的過程中,價格、包裝、口感、功能、地域喜好等均被提及,不同消費群體對乳製品提出的差異化需求,勢必也將成為各大乳製品生産企業撬動消費的“關鍵因素”。
超市內乳製品禮品促銷區域
2024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面對全球化市場競爭,乳製品生産企業做好了哪些準備,又應如何撬動消費熱情?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奶業發展的關鍵仍是科技創新引領,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針對精準人群的特色、功能性乳製品需求明顯,同時,安全和品質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特色、功能性乳製品未來發展趨勢明顯
在中國農科院牧醫所奶業創新團隊的實驗室裏,三隻小老鼠帶着計時器在一個水箱裏奮力游泳。中優乳奶業研究院副院長屈雪寅介紹,他們正在做一個特色乳製品功能試驗,測試小老鼠在喝了普通牛奶和特色乳製品之後,哪只運動活力更強。據了解,這項實驗剛推進一個多月,測評實驗內容還在保密階段。
特色乳製品的創新研發在不斷推進,在市場消費端,特色、功能性乳製品的需求也愈發明顯。在一家超市的隨機採訪中,一位20多歲的年輕消費者和一位年輕媽媽都&&,乳製品更傾向選擇無糖低脂酸奶;幾個上高中的學生則&&,很喜歡新疆家鄉乳製品的口感,但北京超市裏很少見;在一家主營進口産品的超市裏,銷售員則&&,相比其他進口産品,國內的牦牛奶和牦牛奶粉近期更受消費者歡迎……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色乳製品表現怎樣?在近日行業舉辦的一次內部會議上,青海省奶業協會秘書長馬建路&&,相對比其他地區,青海省是一個乳業發展薄弱的地方,但2023年,青海省的原奶銷路平穩,價格平穩。由於地區有傳統飲用酥油茶的習慣,人均飲奶量可達53公斤。
“當前乳業消費不振的問題並不是産業不行,而是需要找準消費者的需求點。”持相同看法的還有內蒙古奶業協會副秘書長烏日金,他提到當地的蘭格格草原酸奶一路逆市上漲,現在已經成為一款網紅産品。“它的特色在於憑藉獨特的口感征服消費者,同時繞開傳統渠道,在景區或線上特渠售賣,這其實敲開了區域特色奶發展的一條新路徑。”
作為區域特色乳企代表,天潤乳業2023年的業績穩中有升。“如果能流轉到合適的土地,與合作社合作,種植牧草的成本就會比其他地區更便宜,平均每公斤便宜大概1毛錢。”天潤乳業董事長劉讓&&,憑藉在全産業鏈的布局,天潤乳業降本增效明顯,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已經與其他工廠合作開發了植物基酸奶,還有特色乳、奶酪、中年奶粉等産品。“對於今年的行業走勢,我們還是充滿期待。”
在我國,特色奶畜及其奶産品種類豐富,包括山羊奶、綿羊奶、水牛奶、牦牛奶、馬奶、驢奶、駱駝奶等。特色奶是我國奶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稀缺性和功能性的優勢,對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不斷強壯體魄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奶業協會方面提供的一份內部數據顯示:在世界範圍內,特色奶的佔比正在上升。在我國,2022年特色奶總産量約為94.9萬噸,佔我國奶類總産量的2.4%。以水奶牛為例,據有關部門統計,2018年水牛乳加工産值4億元,2019年水牛乳加工産值22億元,2023年水牛乳加工産值60多億元,産值逐年增加,競爭優勢和加工經濟效益顯著。
乳製品多樣化銷售渠道體系逐漸完善
“我們注意到,消費者更關注營養健康。從産品結構看,功能性産品消費持續增長,功能性牛奶、奶粉、成人奶粉這幾年平均保持了20%的增長速度。”乳業分析師宋亮&&,當前,消費者對功能性乳製品需求的不斷增加,使得乳製品生産結構也隨之不斷調整。
近年來,奶酪、益生菌、成人奶粉、A2牛奶等産品品類已成為各大乳企爭相布局的賽道,與此同時,特色乳製品也憑藉着與眾不同的口感和不同於傳統的營銷方式佔據乳製品市場的一席之地。
超市內豐富的乳製品
消費方式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企業銷售渠道的布局。談及此,宋亮認為:“如今的購買方式線下佔主體經營的50%或60%,線上佔40%左右,中國零售渠道開始逐步慢慢沉澱開始回歸線下”。
特色地域直營店,特色社群直營店,專業化的奶站……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等乳企都在積極投建,消費零售呈現多元化態勢。地域特色乳製品最初為降低銷售成本,繞開傳統線上渠道的壁壘,紛紛走進社區、私域。如今看來,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打破市場壁壘的明智選擇。以天潤乳業為例,截至目前,其自建渠道開設的新疆農副食品專賣店,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近1000家,市場反響較好。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的乳製品消費仍亟待提振。在走訪主流超市的時候,雖然乳製品的促銷活動較多,但乳製品整體消費還不夠強勁。天潤乳業營銷總經理范軻&&,過去促銷活動帶動的産銷率是1比6或者1比9,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産銷率降至1比2 或者1比3 , 促銷活動只能帶動2到3倍的銷量。
對此,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程廣燕&&,國家相關部門都在關注以上問題,2024年會有提振政策陸續推出。除了做科普,各個部委、科研單位、媒體、組織機構都將積極協同各自資源,為行業助力。“乳製品行業的深度調整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調整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做好産業的重塑,讓企業多生産一些平價産品等等,這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加大科技創新 高質量發展仍是乳業的未來
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中國乳製品生産企業還面臨着來自上游的壓力。現代牧業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國內乳企目前噴粉庫存量在30萬噸左右。噴粉不僅佔用倉儲,還佔用企業大批周轉資金,每噴一噸奶粉僅加工費就需6000元左右。
在採訪過程中,多數企業預見到,2024年中國奶業消費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對此,宋亮建議打破各地區的發展桎梏,實現産品的合理優化;中國奶牛養殖業可以根據土地、水資源等,推進配額制,種養充分結合,降低養殖成本;乳製品企業不鼓勵新建工廠,鼓勵老廠改建,鼓勵企業産能相互買賣;建議企業加快技術儲備創新,推進研發專業營養;調整産品結構,提倡使用簡約包裝,盡可能降低生産成本。“三四線城市作為中國乳製品消費的主要蓄水池,應該將性價比高的優質産品投放到那裏,確保乳品消費有明顯改善。”
對於行業面臨的諸多挑戰,不同領域的從業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國家奶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鄭楠堅信,創新科研是解決未來中國奶業問題的關鍵途徑。作為行業科研機構,有義務讓消費者了解真正的客觀事實;陜西奶業協會會長南龍江&&,當地乳企將借助行業研發機構,創新産品,拉動乳製品消費,做好消費者教育;四川雪寶乳業總工程師任偉説,公司將聚焦以優質乳産品為核心,通過加大産品品類研發創新倒逼公司管理水平不斷升級。
消費者在乳製品貨架前選購
談及未來發展,一些企業也給出了明確的回復。光明乳業方面&&,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乳製品産品品質,加強品牌建設及創新,拓展銷售渠道,以適應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的變化。現代牧業方面&&,公司聚焦“成本領先”戰略,打出“降本增效”組合拳。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的公斤奶銷售成本2.95元,其中公斤奶飼料成本2.39元,成本控制已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澳優乳業則&&,繼續堅持“牛羊並舉”“全家營養健康”戰略,同時,加速布局特醫食品、保健食品和個性化營養品。
據了解,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君樂寶、現代牧業、澳優、貝因美等乳製品生産企業在做好奶業主業的同時,也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實現多种經營。在採訪時,很多企業提出建議,希望相關部門加大産業扶持,通過政策、資金扶持,為企業紓難解困,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全民對乳製品營養價值的認知,推動乳製品消費。
一直以來,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也在積極助力。2016年,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牽頭組建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2023年,國家批准對其優質乳工程實施認證和標誌管理;2023年7月,由中國奶業協會牽頭發起的奶業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措施正式發布,包括《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核心指標體系》、《中國乳製品消費擴容提質指導意見》、《中國奶牛種業戰略發展意見》三個文件;近期,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錫林郭勒盟傳統乳製品協會在錫林浩特市召開團體標準審查會,對《傳統奶酪餡料》等四項錫林郭勒盟地方特色食品團體標準及《風味傳統奶酪》《風味酸酪》《風味奶皮》《風味塔日格》等四項地方特色乳製品團體標準和《風味傳統奶糖》地方特色食品團體標準進行了審查。
正如近日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在內部會議上的一次演講中強調的:“中國奶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相信中國乳業正在迎來新的歷史挑戰和可供挖掘的市場增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