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張欣爍)9月12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從分布來看,入圍企業數量前十的省份中,浙江省、江蘇省繼續分列第一、第二位。
民營經濟被視作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2022年,民營經濟增加值佔浙江省生産總值的比重為67%。一方水土養一方企業,其中,杭州憑借成熟的美粧制造供應鏈疊加直播電商、紅人資源的紅利成為了珀萊雅、花西子、毛戈平、完美日記等一批本土美粧品牌的搖籃。
隨著收入節節攀升,居民消費不斷升級,“顏值經濟”越發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外資品牌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到國産品牌快速崛起,國內化粧品市場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時代摘要》第二季第二期走進了珀萊雅,探索國貨美粧的崛起之路。
得益于大單品戰略
由于新一代消費者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國內化粧品企業逐漸摸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品牌定位、銷售渠道與發展戰略。
近日,珀萊雅公布了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7億元,同比增長38.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9億元,同比增長68.21%。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70.51%和14.56%,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2.39個百分點和2.81個百分點。
亮眼的成績得益于珀萊雅開拓市場採用的主要戰略——“大單品策略”。有數據顯示,上半年,大單品合計佔珀萊雅品牌體量超過50%,也佔到各主要電商平臺銷售額的半數以上。
“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産什麼。”這是珀萊雅對于為何實行大單品戰略去開拓市場給出的最簡單直白的回答。
“原料生産短板一定會被補起來”
近年來,中國的美粧市場生機勃勃,是全球護膚品行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2014年至2021年,化粧品零售額穩步上升,巔峰直至4026億元人民幣,2022年為3936億元人民幣。2023年1月至2月化粧品品類零售總額為6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
中國彩粧市場從無到有,實際也就用了短短二三十年時間,處于化粧品制造業上游的化粧品原料生産行業依然處于發展階段,與國外相比仍有短板。據介紹,目前珀萊雅化粧品原料大部分依賴進口。
“我也相信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本土化粧品原料生産的短板一定會被補起來。”侯軍呈説。
“它永遠是中國的珀萊雅”
2003年,小護士品牌被歐萊雅收購;2008年7月,美國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2011年,丁家宜被全球化粧品巨頭科蒂公司收購;2013年,美即面膜被歐萊雅收購……近20年來,不少令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國貨護膚品牌被外資收購,這些品牌有些還活躍在消費者的視野中,有些卻早已經銷聲匿跡……
轉變身份、淡出視線,國貨護膚品牌如何擺脫這種命運?
對此,侯軍呈分析,一些實體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壓力。但談起曾有外資企業來談收購珀萊雅,他堅定表示:“它永遠是中國的珀萊雅。”
侯軍呈認為,做企業,要有一種民族情懷:“我們想和其他國産化粧品企業共同去引領中國化粧品行業去發展壯大。我們不僅要做中國的珀萊雅,還要做世界的珀萊雅,我們有這樣的自信。”
堅定實業報國
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從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強化法治保障、推動高品質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多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意見》一經公布就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作為民營企業的一分子,侯軍呈覺得像是被注射了一劑強心針。他認為,中國民營經濟要得到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重視與支援。“我們更加堅定了要用實業報國的決心,也給了我們加倍的信心去做好自己的産業。”
秉承著“為美好生活釀造”的初心,貴州摘要酒攜手新華網共同打造深度訪談專題節目《時代摘要》第二季,用優質內容打動觀眾,持續釋放“摘要”IP勢能。摘要酒作為金沙酒業推出的高端品牌,同樣書寫著精彩的奮鬥篇章。以《時代摘要》IP為橋,貴州摘要酒與各行業翹楚對話交流、共創共用,共謀創新發展之路,不斷向社會傳播摘要美好的精神內核與品牌主張,為中國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與社會共美,讓時代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