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4日,由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大會於在四川成都召開。6月14日,第七屆中國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大會之蛋雞健康養殖與食品安全論壇同期舉行。論壇旨在探討蛋雞健康養殖與食品安全的研究發展,切實從蛋雞養殖疫病防控、營養調控、養殖設施、動物福利、蛋品加工與安全層面探討了我國蛋雞産業發展趨勢和前景展望。
四川省畜牧業協會會長朱慶和鳳集食品集團副總裁徐文龍主持了本場論壇,對蒞臨現場及線上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歡迎。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蛋雞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寧就本論壇主題進行了致辭。
聯盟副理事長、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紅寧現場分享了《減抗背景下蛋雞場細菌病的溯源研究與系統防控》主旨報告,她介紹了實現細菌溯源的快速檢測方法、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強調了蛋雞全産業鏈溯源的宏基因組測序分析,並將同一個蛋雞場的病原菌污染風險點劃分為生物媒介(鼠、蒼蠅)和非生物媒介(飼料、空氣、水、雞糞、粉塵)。此外,王教授對各個病原菌污染風險點的防控措施進行了詳細解釋和闡述。
黃天鵝創始人、鳳集食品集團董事長馮斌現場分享了《回歸原點,提升價值,讓産業更美好!》,馮斌提出“我們到底從事的是什麼行業?”的問題重構蛋雞産業認知。他對提升價值與價值認知提出了展望:蛋業應該向奶業學習,需要更多的科研投入,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從更高維度提升雞蛋價值和價值認知,創造更高産業價值。以“佳沛”獼猴桃為學習目標,創造或創新好的雞蛋。最後介紹了黃天鵝在蛋雞産業中做了的探索性研究,包括了開創可生食雞蛋等新品類、新標準、研究院。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國家蛋雞産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尹華東現場分享了《特色蛋雞開發利用》,他介紹了我國蛋雞種業發展現狀,包括國産品種和引進品種兩部分,指出了我國雞蛋消費需求多樣化,特色雞蛋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並解釋了地方特色蛋雞現狀,包括了蛋用型地方雞種、新品種、配套係。最後分享了特色蛋雞育種的方法以及四川農業大學蛋雞育種&&和基地。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徐桂雲現場分享了《雞蛋安全與質量控制》,首先介紹了動物源食品污染可能的生物性、化學性、放射性污染,尤其是微生物、農藥、治療用藥、食品添加劑這些污染物。從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個污染途徑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四川省蛋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聖迪樂村生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齊莎日娜現場分享了《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強化蛋雞技術研發與推廣》, 首先介紹了四川聖迪樂村生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概況、研究與開發。從産品開發和推廣介紹了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強化雞蛋的産品標準、生産技術規範、參考攝入量、消費情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齊廣海分享了《蛋雞健康的營養調控及其對雞蛋品質的影響》,報告分為科學問題、蛋雞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及演替、蛋雞腸道健康的營養調控、腸道微生物對雞蛋品質的影響四個部分。首先以飼料禁抗養殖減抗與産蛋期延長/蛋雞延養的矛盾,提出如何保障産蛋性能和雞蛋品質的問題。然後以蛋雞腸道微生物為切入點,討論了蛋雞不同周齡不同腸道的微生物、腸道微生物與産蛋性能的關係。隨後從精氨酸、丁酸梭菌營養調控方面解讀了如何操控腸道微生物組成,保障動物健康。最後回答了腸道微生物影響雞蛋品質的原因。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蛋品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畜産品加工研究會蛋品加工專業委員會馬美湖教授現場分享了《新時代禽蛋産業高質量發展中蛋品加工方向的探討》。他總體概括了蛋品加工行業的發展現狀,肯定了我國蛋品加工發展的良好勢頭,尤其是液態蛋快速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國家蛋雞産業技術體系經濟崗崗位科學家於愛芝現場分享了《中國蛋雞産業發展形勢及前景展望》,報告包括了我國蛋雞産業現狀與特徵、影響我國蛋雞産業因素、雞蛋品牌化建設、蛋雞産業展望與發展建議四個部分,首先從祖代在産雞父母代商品代存欄、雞蛋和淘汰雞價格、蛋雞利潤、雞苗、蛋雞飼料成本介紹了我國蛋雞産業發展現狀,從遺傳多樣性、組織多樣化、雞蛋供需、雞蛋價格、雞蛋消費介紹了我國蛋雞産業特徵。
四川晟興智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洪強現場分享了《中國福利健康養殖模式及運用》,由於目前雞蛋市場存在高品質雞蛋供不應求、口感一般、蛋黃顏色淺、腥味大、蛋品安全等問題,提出一顆好蛋的要求。比較介紹了傳統籠養和戶外散養的利弊,創新研發中國特色福利化養殖——大籠立體散養蛋雞模式,綜合規模籠養和戶外散養的優勢,解決蛋雞養殖技術難題,實現真正養健康快樂雞,産高品質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