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力十足看昌平北京第一屆食用菌文化節開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08 17:17:12
來源:新華網

“蘑”力十足看昌平北京第一屆食用菌文化節開幕

字體:

  5月7日,北京第一屆食用菌文化節暨2023大球蓋菇採摘季活動在昌平區舉辦,活動以“發展林菇經濟綻放富民之花”為主題,旨在打造林下食用菌種植新業態,交流種植技術和模式,分享種植經驗,擦亮北京都市農業的食用菌品牌,助力農民增收新模式。

  強化技術支撐創制珍稀特色菌菇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聚焦農業高品質發展和農業強國建設,建立了11個支撐全市農業優勢産業全鏈條的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于2011年啟動,開展主栽和珍稀食用菌優良品種的創制及優新技術研發應用。

  “近年來,在食用菌創新團隊技術支撐下,北京市食用菌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為促進郊區農民增收致富和保障首都菜藍子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昌平工廠化金針菇和通州工廠化真姬菇成為2022年冬奧會指定農産品,食用菌産業在觀光休閒農業中作用日益凸顯。”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榮才在致辭中表示。

  “十三五”以來,“為解決食用菌産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與新需求,創新團隊先後共鑒定新品種12個,篩選品種81個,其中20多種主栽菇種裝入北京市民的菜籃子,且能滿足全年供應;金耳、羊肚菌等珍稀特色食用菌也在京郊引入並得到推廣發展。”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介紹。

  2022年至今,食用菌創新團隊初步整合整合了大球蓋菇優良品種高産栽培技術,經實地測産,大球蓋菇每平方米産量高達28斤,創造北京地區最高産量。

  去年,創新團隊在羊肚菌畝産千斤技術攻關方面取得突破,初步構建“種質優、菌種壯、土壤凈、肥力足、氣溫潤”的栽培技術體係,建立形成規模化羊肚菌種植畝産超千斤技術體係,實現單一規模化羊肚菌種植基地供應鮮羊肚菌5萬斤的技術效果。

  立足本土優勢做強食用菌産業

  北京市昌平區以打造農業“高精尖”的北京板塊為己任,圍繞生態涵養區的農業産業發展現狀,依托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的科研技術,持續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

  為了延伸食用菌産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昌平區還充分發揮本地山區的林下種植優勢,在“林下經濟”上下功夫,推廣林菌模式,發展菌菇採摘,不僅提高了林地附加值,還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

  據統計,2022年,昌平全區共栽培食用菌500余萬棒,帶動全區139戶種植,種植面積達500余畝,産值超3000萬元。

  “這兩年我們昌平區對食用菌發展一直都有産業政策扶持,除了傳統的栗蘑産業發展穩定之外,還引入了一些新品種,大球蓋菇、羊肚菌、小白玉菇等都陸續開始發展。”活動現場,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舉辦首屆北京食用菌文化節,推動北京都市農業的食用菌品牌建設,促進食用菌産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將健康、營養、優質、新鮮的食用菌食材送到每一位市民的餐桌。”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劉偉致辭中表示。

  發展林菇經濟助農增收有“錢”景

  在發展菌業種植的過程中,創新團隊針對昌平區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和農業産業結構轉型期的發展現狀,以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試點,開展一係列試驗示范種植,助力農業産業結構轉型。

  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利用閒置廠房開展榆黃菇、黃傘、玉木耳、雙孢蘑菇、小白玉等食用菌周年化試驗示范,利用農作物秸稈、修剪後的果林枝叉等農林廢棄物開展林下大球蓋菇、黑皮雞樅、靈芝等食用菌的試驗示范。

  合作社負責人齊靜介紹,“我們把周邊農戶的修枝落葉及秸稈回收後粉碎,用于開展林下食用菌種植,增強了昌平區農林廢棄物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有效利用林下閒置土地,建立農作物迴圈服務體係,讓果林剪枝得到綜合利用,同時也解決了火災隱患和病蟲害發生,帶動農民就業。”

  活動現場,北京烹飪協會專家王雲介紹食用菌食材選用及烹制,展示中西融合的“赤松茸宴”,其中包括:赤松茸小籠提褶包子、赤松茸披薩、清燉赤松茸獅子頭、陳皮雞球赤松茸、赤松茸沙拉等,同時普及食用菌的營養健康保健功能,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參觀體驗。

  本次活動由北京食用菌協會依托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聯合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主辦,食用菌種植企業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承辦。

  北京食用菌協會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把北京食用菌文化節打造成品牌活動,依托食用菌産業助力鄉村振興和大健康産業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