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8月22日電(胡可璐)8月21日,由全國婦聯宣傳部指導,新華網、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樂在禾下 尋味長沙”全國金牌小圍裙夏令營長沙之夜在長沙火熱開啟。晚會錄製現場,全國“金牌小圍裙”、湘菜大師以及科學家、勞動模範、公安民警、消防員、教師、非遺技藝傳承人、奧運冠軍等各行各業勞動者齊聚,大家品味長沙地道美食,分享勞動成長故事,唱響勞動者之歌,共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現場氣氛活潑熱烈,參與錄製的“金牌小圍裙”們紛紛&&,通過參加“小圍裙”計劃及尋味長沙之旅,親手製作了美食,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在勞動中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磨煉了自己的意志,發現了生活之美,體驗收穫的快樂,今後要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樂在禾下 尋味長沙
“穿上我的小圍裙,勤勞的精靈,酸甜苦辣全都是成長的證明……”長沙之夜在“小圍裙”計劃主題曲《我的小圍裙》歌聲中開場。小舞蹈演員們身着小圍裙,在一幕幕與美食相關的情境中演繹歌曲,最後以長沙話“恰飯噠!”收尾,十分可愛。
全國的“金牌小圍裙”來到長沙,尋找當地特色美食必不可少。通過前期的長沙尋味之旅,他們已經找到了最具代表性的長沙美食,分別是長沙米粉、紅燒肉、糖油粑粑、臭豆腐、辣椒炒肉和口味蝦。
晚會現場播放了記錄他們勞動學習過程的短片。學習插秧、認識水稻,製作米粉;揉米糰,做糖油粑粑、吃長沙臭豆腐,品嘗“可鹽可甜”的長沙味道;親密接觸住在池塘裏的荷花蝦,清洗、爆炒小龍蝦;摘辣椒,評判辣度,製作“幹飯天花板”辣椒炒肉;憶苦思甜,尋味“英雄菜”紅燒肉,傳承英雄先輩的精神……在湘菜名廚的指點下,“小圍裙”們將長沙味道做得有模有樣,吃起自己做的菜也津津有味。
“金牌小圍裙”陳汐也是隆平水稻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通過學習插秧,她真正體會到農民伯伯“頭頂烈日、腳踏泥土”的辛苦。“插秧的時候,需要赤腳踩在稀泥裏,走路都不穩,還不停地流汗。磨米漿的時候,覺得手很痛。一碗看似簡單的米粉,原來背後要付出這麼多的努力。通過這一次的經歷,我覺得,要珍惜糧食,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來自北京的小朋友張顏顏説,這次在做蝦的過程中,學習到了防止油濺的小技巧,克服了害怕。同時體會到了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從親手釣蝦,洗蝦,烹飪蝦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勞動快樂,經過自己的勞動,創造的食物是最美味的。
來自長沙的“金牌小圍裙”稂渝洲説,爸爸媽媽太辛苦了,所以就學着自己做菜,想讓他們輕鬆一點。他會做土豆絲、番茄炒蛋、辣椒炒肉等。這一次跟着大師學到了很多技巧,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吃。
孩子們在稻田、在種植園、在廚房享受勞動的樂趣,將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種子深植心中。
向勞動者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之夜”現場除邀請了金牌小圍裙和湘菜名廚,還邀請到長沙米粉文化推廣大使周加橋、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所長趙正洪、長沙教師劉建強、全國勞動模範許菊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火宮殿臭豆腐製作技藝傳承人周後目、長沙市消防員陳博文、長沙市芙蓉分局民警齊翔宇、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畜牧學科帶頭人印遇龍、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蔬菜係副教授胡博文、奧運冠軍龍清泉、全國最美志願者陳秋娥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他們現場品嘗了由湘菜大廚和“小圍裙”親手製作的長沙美食,講述勞動者故事。
周加橋説,孩子們在學習挑粉及打碼子的過程中十分認真,非常專注。大人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參與勞動,體會勞動的辛苦和快樂。
作為一名水稻科研工作者,趙正洪對孩子們的表現十分欣慰,“袁老的精神永存,將永遠激勵着後輩們沿着他的夢想不斷前行。科研人員要把心用在科技創新上,把根紮在試驗田裏,讓中國人的飯碗裏都裝滿中國糧!”
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老師劉建強深耕校園,甘做綠葉,經常在家給學生們做飯。他説,學生們都會進廚房幫忙,大家一起動手,身體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勞動者是創造幸福生活的英雄。全國勞動模範、湘菜泰斗許菊雲以傳承湘菜技藝為己任。他説,孩子在洗菜、切菜、炒菜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在解決生活問題的時候動手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做飯,他們會更加懂得珍惜糧食,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長沙臭豆腐為什麼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火宮殿臭豆腐製作技藝傳承人周後目介紹,長沙人一般是在冬天做臭豆腐的滷水,滷水自然發酵要一到兩年。然後經過泡豆腐、油炸豆腐、蘸調料的程序,一道美食就出現了,這道美食凝聚着勞動者的智慧。
長沙市消防員陳博文和民警齊翔宇品嘗了孩子們做的臭豆腐和糖油粑粑,為孩子們點讚,“作為城市守護者,我們一定會好好守護好這一份甜蜜。”
奧運冠軍龍清泉在品嘗小龍蝦後説,“湖南人火辣的衝勁與火辣的小龍蝦一樣,有奮力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所以‘體育湘軍’才能在奧運賽場上贏得那麼多勝利。希望能培育出更多的體育苗子,為湖南體育事業添磚加瓦!”
活動現場,“金牌小圍裙”還為觀眾席上的爸爸媽媽送上一道菜,感謝父母的辛勤付出,孩子們在勞動中學會感恩,學會成長。
“小圍裙”計劃引爆暑期勞動熱潮
從課堂到自然,從書本到農田。勞動教育帶領着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田間,在廣闊天地的探索與挑戰中,領悟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體會耕耘的收穫和喜悅,找到珍惜生活並堅守理想的信念。
2022年,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勞動教育的價值。今年7月,在全國婦聯宣傳部指導下,新華網聯合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共同發起2022暑期兒童勞動教育“小圍裙”計劃。8月,“樂在禾下 尋味長沙”——2022年長沙市暑期兒童勞動教育“小圍裙”計劃全面啟動。
“小圍裙”計劃以“立德樹人”為理念,讓中小學生繫上小圍裙,走進廚房,以學做一道菜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勞動的美德與智慧在數千年的傳承中浸潤人心。這個夏天,全國一共有16.8萬名孩子參與“小圍裙”計劃,“小圍裙計劃”相關話題視頻,在抖音&&上創下3.3億播放量。他們繫上圍裙,學做美食,在勞動中發現生活的美,體驗成長的快樂。
“小圍裙”計劃最終推出20位全國“金牌小圍裙”,其中有13位來到了活動現場。主辦方為他們頒發了金牌獎章,鼓勵他們繼續熱愛勞動,茁壯成長。其餘7位未到場的小朋友,主辦方也將為他們寄送金牌獎章。
此外,新華網在長沙評選出了10家“小圍裙”計劃勞動實踐基地,現場為火宮殿研學實踐基地、瀏陽灣裏屋場、稻花香裏農耕文化園、貝拉小鎮等單位授牌。晚會最後在《我的小圍裙》手勢舞中落下帷幕。
據悉,長沙之夜晚會視頻於8月24日在新華網全媒體&&、芒果TV和長沙電視台播出,廣大觀眾可屆時收看。
勞動是成長的必修課。在勞動中,孩子們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獲得專注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培養協同精神、進取精神、吃苦精神。同時,“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湖湘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勞動者精神也讓孩子們受益良多。“小圍裙計劃”將繼續推廣勞動教育在校園、在家庭、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讓勞動者的故事代代相傳,將勞動者的智慧和勞動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