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 幾招清心去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24 09:25:39
來源:廣州日報

夏日養生 幾招清心去火

字體:

圖:@視覺中國

  夏至已過,天氣濕熱一日盛過一日。我國傳統中,從立夏到立秋,跨過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的這段時間,是一年裏最炎熱的季節,也是天地陽氣最為旺盛之時。中醫認為,由於暑為夏季主氣,由火熱所化,暑熱易引起出汗過多,致損傷津液,從而出現口渴喜飲,小便黃、少等情況;暑多挾濕,還會引起四肢疲倦、胸腹脹悶、大便黏滯不爽等症狀。嶺南地區獨有的夏季濕熱讓人容易身心不適、上火煩躁。這時節如何養生防暑防濕?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吳樹鐸副主任醫師來為粉絲們支招。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吳樹鐸副主任醫師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精神調理:燥熱下更要靜心

  吳樹鐸説,夏季萬物正處於蓬勃生長的時期,炎熱酷暑易擾心神,使人情緒激動, 中醫認為這是心氣不定或心火過旺的表現。故在夏季要特別注意保持心境平靜。

  但是心靜不是懈怠,精神上的萎靡也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應當努力工作,心懷喜悅,積極參加各項有益活動。例如當下流行的戶外野營就是不錯的選擇,即可避開人群聚集,又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有益改善情緒,釋放工作壓力,使人體氣機得以宣泄暢達,心神得養。不過,戶外務必注意防曬解暑。

  起居之道:夏天午睡有益養心

  夏季是夜短晝長的季節, 太陽升起較早,在保證子午覺的前提下,可適度晚些睡,早點起, 以順應自然節律變化。由於夏季暑氣熏蒸,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 消化增強,容易感覺疲勞, 因此夏季的午睡顯得尤為重要。中醫認為一年之中心主夏季, 一日之中午時與心相應, 適度的午休有益養心。

  這時節很多人休息時開始開空調,要注意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最好不超過5℃,並要適時開門窗,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不要為開空調長時間緊閉門窗。

  怕熱怕曬的緣故,一些人的運動也會減少。但暑為夏季火熱之邪,暑性升散易耗氣傷陰,且暑多挾濕,易阻滯氣機,而出現乏力、疲倦等症狀。在夏季若缺乏運動,易致氣血流通不暢,氣滯血瘀而生疾病。反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人體氣血流通,增強體質,祛病延年。夏季氣候炎熱,室外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進行,避開烈日高溫,可以進行一些小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打乒乓球、慢跑、快走等,中老年人可選擇散步、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時避免過多出汗,以不疲勞為度。

  飲食攝養:少吃苦味食物

  古人講究“春夏養陽”,説的是春夏季節天地陽氣漸漸充旺,此時攝養補益自身的陽氣事半功倍,這也是中醫冬病夏治的機理。所以陽氣虛弱,怕冷易感冒的人,可在夏天多進食溫補陽氣之品,正如老百姓常説的冬吃蘿蔔夏吃姜。在現代社會人們可以更方便得獲得寒涼飲食,且品種大大增加,口味更加甘美,要注意節制。因為長期食寒飲冷易損脾胃陽氣, 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甚至導致腹痛泄瀉等胃腸道疾病。

  另外,夏季飲食也宜“省苦增辛”。建議少食苦瓜、苦菊、蒼術、人參、陳皮等苦味藥食,增加味辛食物如蔥、姜、香菜、薺菜、胡椒等。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池曉玲教授經常推薦的幾道甘潤益胃、化濕健脾藥膳,如薏苡仁百合粥、茅根竹蔗飲、薏苡仁冬瓜瘦肉湯、全鴨冬瓜湯,也很適合夏天一家食用,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解暑別忘涼茶

  “老廣”家常養生保健的老朋友——涼茶,也有不少解暑的品類。廣東涼茶是國家非遺項目,味甘苦性溫和,因應四季有很多種類。吳樹鐸向大家介紹了廣東涼茶的另一個分支:潮州暑茶。它也是廣東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醫養生)代表性項目,以潮州市中醫院為保護單位。

  據介紹,潮州暑茶有上百年歷史,是潮州中醫藥人順應解暑養生需求,以嶺南氣候特點和人們體質為依據,總結潮人長期對付暑病的經驗,對各地“甘露茶”、“午時茶”等融會貫通、兼收並蓄而創造的一種解暑養生涼茶。它由幾十味中藥材和潮州特色的鳳凰單樅茶等食材配製而成,味醇性平,可祛暑疏風、清熱生津、辟穢醒脾、利濕消滯。夏天上蒸下煮之際,愛喝茶的潮汕人都會沖泡上一壺暑茶,用於消暑解困。

【糾錯】 【責任編輯: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