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8/11 10:21:36
來源:農民日報

當楊梅遇上數字化 老産業迸發新活力

字體:

浙江楊梅的栽培歷史悠久,品種技術領先,産業優勢突出,面積、産量、産值均穩居全國首位。“世界楊梅在中國,中國楊梅出浙江,浙江楊梅數仙居”。在仙居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獨特的地理氣候使仙居縣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種植的楊梅核小肉厚、細膩鮮嫩、口感酸甜,每年夏季都供不應求。

  據統計,全縣楊梅種植面積14萬畝,投産面積13.5萬畝,全産業鏈産值20余億元。

  當楊梅遇上數字化,會産生什麼奇妙的變化?

  “價格是最實在的變化。”當地楊梅種植大戶婁榮杏如是説。

  去年10月起,婁榮杏在村內建起楊梅大棚,今年4月他開始嘗試大棚避雨技術,為家中20畝楊梅林穿上“新衣”,成為仙居楊梅智能化栽培示范基地之一,從傳統種植轉向智能化管理,探索楊梅種植新模式。6月初,婁榮杏的大棚楊梅首次出果就賣出了每箱(40顆)780元的高價,每顆楊梅將近20元。

  “澆水、施肥、溫度調節,手機一點就搞定。不用天天往山上跑,節省人力不説,還比以前結果更多,果子品質更好。”婁榮杏一邊打開手機為記者演示,一邊介紹水肥一體化調控、避雨設施、太陽能物理捕蟲器等智能化設備。為實時監控楊梅基地情況,婁榮杏還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

  面對上市的大棚楊梅,婁榮杏被問及最多的就是口感如何?“吃過的顧客都説這是最好吃的楊梅!”在他看來,使用避雨技術後的大棚楊梅果肉口感更緊實、更甜。“大棚楊梅管控更精準,就算遇上梅雨季,水分也能得到控制。大棚楊梅會比露地提早半個月成熟,採摘周期也更長。楊梅的糖分、品質都大大提升。我今年大棚楊梅的銷售額已有80萬元。”婁榮杏説。

  婁榮杏于2017年回鄉成立仙居採鮮農場,從事楊梅等水果和花卉種植、銷售。如今,採鮮農場已有100多畝楊梅分布在橫溪鎮坎頭村、上陳村、垟莊村。而他也新增了仙居縣楊梅協會副秘書長、技術指導組組長的職務。

  1967年出生的婁榮杏説:“我們這兒搞農業的人裏我算是最年輕的,大部分採摘楊梅的農民年齡在60-70歲之間。”他坦言,每年楊梅採摘季都有老人從山上摔下骨折受傷,這也是他下定決心推廣大棚楊梅的原因之一。“畢竟大棚內設工作架,採摘難度低,對農民來説更安全。下半年我準備再建一個10畝左右的楊梅大棚,也希望能借此帶動更多年輕一代搞農業,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農業生産的‘老齡化’危機。”

  楊梅與數字化的故事,還在仙居這片土地上不斷上演。近年來,浙江省楊梅主産區大力推廣設施栽培、網室避雨栽培、矮化修剪、科學施肥和綠色防控等高品質標準化生産技術,尤其是“水果避雨栽培”(即在楊梅樹上搭建防雨鋼棚、防蟲網等)的推廣普及,顯著提高了省內生産的楊梅品質。

【糾錯】 【責任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