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7/23 09:15: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細品舌尖上的中國巨變

字體:

年過七旬的挪威僑胞馬列,從事餐飲行業已將近50年,是一位廚藝精湛的“杭幫菜”烹飪大師。

  和食物打了一輩子交道,馬列説起中國人舌尖上的巨變,感慨萬千。

  以下是他的自述。

  苦日子多動巧心思

  最近,我重溫了講述中國共産黨發展壯大歷程的多部紅色經典電影。其中一些鏡頭和故事讓我感觸很深:紅軍長徵途中,黨中央在飯桌上商議事情時,幾位領導人的面前只擺放著一兩個番薯或玉米,食物非常匱乏;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被封鎖,以八路軍第359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開展大生産運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把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

  從吃不飽、穿不暖到不愁吃、不愁穿,中國人民告別饑餓,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最要感謝的就是中國共産黨。

  我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也曾經歷過缺衣少食的苦日子。回想年少時候,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放學後,母親都會叫我去家附近的菜場撿些卷心菜葉子,回家做菜用。那時,我們兄弟姐妹5人,跟著父母住在杭州的“大墻門”裏。一個院子擠了十幾戶人家,都是平頭百姓,能吃的東西很少。

  我上初中那會兒,趕上困難時期。買糧、買肉、買油都得憑糧票、肉票、油票。還記得,憑糧票領回的不全都是大米,還有雜糧粉、玉米粉,院裏許多鄰居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就跑到新華書店去找教做點心的書,學著用雜糧粉摻和少量麵粉,制作各式各樣的點心。鄰居們嘗了都覺得好吃,紛紛來找我學。

  從那時起,我心裏有了一個念頭——去專業學校學烹飪。後來,我如願做了廚師,並成為國家高級烹飪技師,在杭州餐飲界漸漸有了名氣。

  改革開放初期,黨和政府在發展生産的同時非常重視“吃”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杭州市總工會生活部幹部找到我,希望組織一個廚師培訓中心,對杭州市內工礦企事業單位及周邊部隊、學校的廚師進行分批培訓,提高這些單位食堂的菜肴品質。

  我和其他幾名廚師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想了不少點子。比如最初,在一些食堂,2角只能買一小塊紅燒肉,我建議改成一葷一素,在肉餡中加入豆腐、藕丁等食材,做成一道獅子頭,再配一個炒青菜,這樣就能吃得更豐富、更營養。

  從1982年到1989年,我們一共培訓了4000多名廚師,還在當地電視臺舉辦烹飪大獎賽,鼓勵各單位的廚師們分享烹飪妙招,用有限的食材做出盡可能多的花樣,讓職工們不僅吃飽更要吃好。

  中餐廳增添“中國味”

  1990年,我在朋友的邀請下出國發展,成為挪威一家國際飲食公司的大廚。剛到沒多久,我便接到一個重要任務——去挪威首相府,為當時的首相及其親友做一桌中國菜。宋嫂魚羹、炸春卷、宮保雞丁……傳統地道的“中國味道”讓首相讚不絕口。

  4年後,我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有了第一家屬于自己的中餐廳。那時,海外雖然已有不少中餐廳,但菜品普遍較為簡單。像我所在的挪威,大多數中餐廳以做5道菜為主:春卷、炒飯、炒面、宮保雞丁和咕咾肉。一些老僑告訴我,他們曾是遠洋貨輪上的海員,留在挪威生活後,為了謀生,便租下一間房子,挂起紅燈籠,就把中餐廳開起來了。至于這5道菜究竟賣了多少年,他們也記不清了。

  但在我出國之後,情況大不一樣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海外僑胞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的意識逐漸增強,一大批和我一樣的專業廚師走出國門,將正宗的中餐做法帶到海外。進入21世紀,中外文化交流越發熱絡,國內各地赴國外的考察團越來越多,來中餐廳吃飯的中外朋友也隨之增加,進一步推動了中餐在海外的發展。外國友人經常在就餐後向我感嘆:“原來中餐廳有這麼多兼具美味和藝術的菜肴,我們今後要常來!”

  這些年,我們這些“走出去”的海外中餐廚師又“走回來”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國飲食文化等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近幾年,浙江省多次舉辦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邀請全球各地的華僑大廚“回爐鍛造”,提升中餐烹飪技藝和企業管理能力,以此更好地促進海外中餐業薪火相傳。

  近兩年,我回杭州探親時就趕上過幾期培訓班。當時,許多參加培訓班的僑胞都興奮地告訴我,前來授課的都是“杭幫菜”大師,課程內容包括營養健康講座、烹飪實操等,非常豐富,他們受益很多。

  如今,不僅海外中餐廳發展得越來越好,普通僑胞餐桌上的“中國味”也越來越濃。我曾問過一些老僑:“你們早年在海外都怎麼過年?”他們説大多就簡單炒兩個菜,沒什麼儀式感,不像現在,家家戶戶到了春節便張羅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有時還會邀請周邊的外國鄰居一起來品嘗中國菜、歡度中國年。

  小麵館化身“網紅店”

  剛去海外發展那些年,忙于生計,我回國次數比較少。每次回到杭州,都是和父母及兄弟姐妹在家裏聚餐。

  漸漸的,我回來的次數多了,在家吃飯的時間反而少了,因為大家總是約著去餐廳吃。國家發展了,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吃得更加講究。

  有一年回國,家人告訴我,在我曾住過的“大墻門”對面,一家過去門面很小的麵館上了國內火爆的美食紀錄片節目,竟成了“網紅店”,每天門口都排滿了長隊!我聽了好奇,專門去嘗了嘗,熟悉的面湯裏加了許多食材,增添了不少新鮮感,比印象中的味道更好了!老板對我説,要做好這一碗面,做出特色,做好飲食文化的傳播。

  出國前,杭州城裏有哪些知名的餐廳,我基本都能數得過來。現在,我可不敢誇海口了。在杭州,全國各地的美食琳瑯滿目,每年新開的餐廳比比皆是。老百姓不僅有了更多選擇,也更注重健康飲食。我的一些老同學當了爺爺奶奶,常會咨詢我怎樣給孫輩做更有營養的早餐,不再像我們過去那樣只是簡單地吃一根油條、喝一碗豆漿。

  變化不只發生在國內。中國強盛了,人民富裕了,我們僑胞在海外也更自信、更有底氣。我不僅要用“中國味”俘獲“外國胃”,更要給外國友人講好餐桌上的中國故事。

  2016年G20杭州峰會前夕,我策劃制作了一本小冊子。每一頁,四句詩,一段話,一張圖,娓娓道來杭州的人文地理與美食文化:“東坡肉”記錄了蘇東坡在杭州修建蘇堤時與百姓共用美食的愛民之心;“桂花栗羮”源自中秋之夜天上人間同賞湖景的美麗傳説;“宋嫂魚羹”則與宋高祖巡遊西湖時的一次偶遇有關……我寫了150多個故事,並在小冊子中專門配上英文譯文,外國讀者讀來一目了然,從中可以了解更加有聲有色的中國。

  講文化,也講發展。杭州千島湖的魚頭濃湯非常有名。其實早年,那裏的生活非常貧窮。後來,附近的老百姓開動腦筋,在千島湖中搞養殖,養出來的魚特別大,他們就順勢創新出了“千島湖魚頭濃湯”這道菜。如今,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這樣的故事,我給外國友人講過許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發展日新月異,舌尖上的巨變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記者 嚴 瑜

【糾錯】 【責任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