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收快遞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之一,但是小達在這裏提醒大家,尤其是喜歡集中“買買買”的網購青年們,小心有詐騙分子偽裝成快遞工作人員盯上了你的錢包。
對宣稱“高回報、零風險”、“XX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推薦”的投資項目要保持高度警惕。
IPO上會被暫緩審議3個月後,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聚威新材”)科創板IPO之路,以保薦機構第一創業證券撤銷保薦,而宣告終止。
《證券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了包括協商和解、糾紛調解、先行賠付、責令回購、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單獨訴訟、示范判決、代表人訴訟等一係列投資者賠償救濟制度。
近日,證監會通報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2022年,證監會稽查部門嚴厲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全年辦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136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報線索123件,案件查實率達90%。
中國證監會日前在通報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時表示,“靠內部消息炒股獲利”的市場陋習仍未根除,並購重組、實際控制人變更等重大事件仍是內幕交易高發領域。
根據通報,總體來看,案發數量持續下降,辦案質效明顯提升,“嚴”的監管氛圍進一步鞏固,市場生態進一步凈化。
全國首例落實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證券侵權案是全國首例落實民事賠償優先的證券侵權案件。
據青島中院消息,近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三起證券犯罪案件,以內幕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分別判處劉某某、徐某某、葉某等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八百萬元至十萬元不等。
北京金融法院指出,該案作為全國首例銀行間債券市場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其生效判決結果將會進一步明確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各服務機構勤勉盡責義務的標準。
新綸科技案是“示范判決+專業調解”機制的成功實踐,是調解中心推動群體性證券侵權糾紛多元化解,配合法院開展訴源治理的重要創新探索。
上海金融法院發布證券期貨投資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以進一步發揮司法裁判規則導向功能,為投資者權益保護和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貢獻力量。
專家認為,監管部門持續嚴厲打擊違規擔保、信披違規行為,體現了抓“關鍵少數”等特點。
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國際金融論壇第十八屆全球年會上演講時指出,康美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的判決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要堅定地站在投資者一邊,各司其職、勤勉盡責,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不斷提升資本市場誠信水準。
合格的獨立董事是公眾利益的捍衛者,是上市公司制度不可缺少的角色。
今年以來,A股市場有約160家上市公司董監高或其家屬發生短線交易。多數當事人將短線交易歸咎于“烏龍指”。
盛屯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盛屯集團因減持特定股份未按規定進行披露,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
已配置這類面臨退市風險企業的投資人,應清醒地認識到,退市將實現市場化、法規化和常規化。投資者不要有僥倖心理,應遠離這些危險標的。
本案是投服中心首次以推薦專家輔助人形式支援投資者訴訟,是對公益維權形式的積極探索。
飛樂音響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近日宣判,成為“代表人訴訟+專業機構損失核定”的首次全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