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説法
“您的快遞丟了?”小心,這可能是詐騙!

簽收快遞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之一,但是小達在這裏提醒大家,尤其是喜歡集中“買買買”的網購青年們,小心有詐騙分子偽裝成快遞工作人員盯上了你的錢包。

防范非法集資|擦亮雙眼 小心冒用金融機構名義的非法集資

對宣稱“高回報、零風險”、“XX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推薦”的投資項目要保持高度警惕。

保薦機構撤銷保薦 聚威新材IPO終止

IPO上會被暫緩審議3個月後,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聚威新材”)科創板IPO之路,以保薦機構第一創業證券撤銷保薦,而宣告終止。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澤達易盛案、紫晶存儲案答記者問

《證券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了包括協商和解、糾紛調解、先行賠付、責令回購、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單獨訴訟、示范判決、代表人訴訟等一係列投資者賠償救濟制度。

證監會通報去年案件辦理情況: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凈化

近日,證監會通報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2022年,證監會稽查部門嚴厲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全年辦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136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報線索123件,案件查實率達90%。

“靠內部消息炒股獲利”之陋習必須根除

中國證監會日前在通報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時表示,“靠內部消息炒股獲利”的市場陋習仍未根除,並購重組、實際控制人變更等重大事件仍是內幕交易高發領域。

證監會:2022年共辦理案件603起

根據通報,總體來看,案發數量持續下降,辦案質效明顯提升,“嚴”的監管氛圍進一步鞏固,市場生態進一步凈化。

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揭曉

全國首例落實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證券侵權案是全國首例落實民事賠償優先的證券侵權案件。

青島中院集中宣判三起證券犯罪案件

據青島中院消息,近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三起證券犯罪案件,以內幕交易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分別判處劉某某、徐某某、葉某等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八百萬元至十萬元不等。

全國首例銀行間債市虛假陳述案一審宣判

北京金融法院指出,該案作為全國首例銀行間債券市場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其生效判決結果將會進一步明確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各服務機構勤勉盡責義務的標準。

深圳證券期貨業糾紛調解中心調處的“示范判決+專業調解”係列案獲評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

新綸科技案是“示范判決+專業調解”機制的成功實踐,是調解中心推動群體性證券侵權糾紛多元化解,配合法院開展訴源治理的重要創新探索。

上海金融法院發布證券期貨投資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上海金融法院發布證券期貨投資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以進一步發揮司法裁判規則導向功能,為投資者權益保護和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貢獻力量。

大股東資金佔用違規擔保遭嚴查 多名實控人將被罰

專家認為,監管部門持續嚴厲打擊違規擔保、信披違規行為,體現了抓“關鍵少數”等特點。

證監會:康美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的判決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

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國際金融論壇第十八屆全球年會上演講時指出,康美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的判決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要堅定地站在投資者一邊,各司其職、勤勉盡責,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不斷提升資本市場誠信水準。

獨立董事需要擔責確權

合格的獨立董事是公眾利益的捍衛者,是上市公司制度不可缺少的角色。

A股董監高短線交易眾生相:有人“玩火”被立案

今年以來,A股市場有約160家上市公司董監高或其家屬發生短線交易。多數當事人將短線交易歸咎于“烏龍指”。

違規買賣股票 盛屯礦業控股股東收監管警示

盛屯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盛屯集團因減持特定股份未按規定進行披露,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

天翔環境面臨退市 2.33萬戶股東何去何從

已配置這類面臨退市風險企業的投資人,應清醒地認識到,退市將實現市場化、法規化和常規化。投資者不要有僥倖心理,應遠離這些危險標的。

投服中心首次為證券虛假陳述案推薦專家輔助人

本案是投服中心首次以推薦專家輔助人形式支援投資者訴訟,是對公益維權形式的積極探索。

“專業機構損失核定”支援證券代表人訴訟

飛樂音響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近日宣判,成為“代表人訴訟+專業機構損失核定”的首次全面實踐。

載入更多
11159414
0100300909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