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安全墊”也要“成長源” 公募苦練定增掘金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3 09:50: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既要“安全墊”也要“成長源” 公募苦練定增掘金術

字體:

  今年以來,不少優質的A股公司定增項目吸引了公募機構的目光。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按定增上市日統計,截至8月11日,今年以來共有24家公募機構參與到48家A股公司定增項目之中,其中有部分項目浮盈超100%,最高浮盈超180%。

  有業內人士&&,今年上半年市場供給穩中有升,但折扣率和追加比率變化較為明顯,反映了定增市場關注度提升和資金的參與熱情,或是市場對於定增類資産後續表現預期積極的信號。在策略端,有機構&&,除了關註定增項目的折價水平,更應注重個股的成長收益。此外,詢價轉讓等類定增策略亦值得關注。

  定增獲配金額超143億元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按定增上市日統計,截至8月11日,今年以來共有24家公募機構參與到48家A股公司定增項目之中,合計獲配金額達143.83億元。按8月11日收盤價統計,當前浮盈金額超過50億元,浮盈比例達34.86%。

  數據還顯示,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按8月11日收盤價計算,公募機構參與定增的48家A股公司之中,有47家公司的定增項目實現了浮盈。其中,樂山電力的定增計劃目前的浮盈比例高達181.84%,參與該定增項目的有財通基金、諾德基金、華夏基金三家公募機構。此外,晶華新材的定增項目浮盈比例達到了158.04%,東海基金、諾德基金、財通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參與了此次定增;星雲股份的定增項目浮盈比例達到了134.61%,財通基金、華夏基金、諾德基金參與。此外,威騰電氣、國機精工等多只股票的定增項目浮盈比例均超過了100%。

  從行業分佈來看,定增項目浮盈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分佈在電力、機械設備、公用事業、電子、國防軍工等多個行業。其中,公募參與昊華科技定增項目合計獲配金額超16億元,公募參與芯原股份定增計劃合計獲配金額超12億元。此外,國聯民生、迪哲醫藥、中航沈飛、安寧股份等多家公司定增項目的公募獲配金額均超5億元。

  優質定增項目回報率喜人

  從公募基金參與的A股公司定增項目來看,數據顯示,諾德基金成為今年以來參與定增項目數量最多的公募機構,其次是財通基金,這兩家機構2025開年以來參與的A股公司定增項目分別為47個、44個,浮盈金額分別達到了18.72億元、17.09億元,浮盈比例分別為32.67%和35.05%。此外,華夏基金今年以來參與了10家A股公司的定增項目,東海基金參與了6家A股公司的定增項目。

  從浮盈比例來看,平安基金和朱雀基金的浮盈比例最高,均達到了72.81%,這兩家公司均參加了迪哲醫藥的定增項目。東海基金、易米基金、鵬華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等公募機構參與A股公司定增項目亦實現了不錯的成績,浮盈比例均超過50%。

  不少運用定增策略的公募産品亦在今年以來獲得了亮眼的成績。以張城源管理的華夏新錦繡為例,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基金保持中高倉位,繼續着力布局定增等主題以及質地優良的投資標的。總的來看,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定增等主題相關標的顯現出較好的投資機會,通過優選個股,有望為投資者帶來較好的投資機會。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華夏新錦繡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40%。

  此外,張城源管理的另一隻偏債混合型基金華夏磐泰已於8月11日開啟了限購模式。公告顯示,申請該基金A類或C類基金份額的合計申請金額各類別均不超過人民幣1000元。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繼續着力布局定增等主題。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華夏磐泰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8%。

  更注重個股成長收益

  談及今年定增市場的投資策略,華夏基金表示,項目的折價水平仍是定增投資重要的安全墊來源,對於競價定增項目,制定合理的報價策略,不盲目追高,以較為合理的價格,較好的折扣水平參與定增。定增並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企業基本面、估值水平等因素,是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因此定增投資一定要建立在堅實的基本面研究基礎之上。

  華夏基金還認為,今年應更加注重個股的阿爾法收益(成長收益),比如優質公司盈利能力增強、治理結構改善、財務結構優化,公司價值提升之後有望獲取的收益。為了讓組合更加平穩,也會更加注重組合內行業和公司的均衡配置。

  此外,財通基金提到,團隊將積極探索新的類定增投資方向——詢價轉讓。“詢價轉讓並不是一個新的策略,上交所於2020年7月發布了科創板詢價轉讓細則,同月實施了第一單科創板詢價轉讓業務;深交所創業板於2023年開始徵詢意見,並於2024年5月發布創業板詢價轉讓規定,2025年4月實施了創業板首單詢價轉讓業務。詢價轉讓報價方式以及鎖定期與定增類似(均為鎖定6個月)。”財通基金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詢價轉讓呈現明顯的量價齊升的趨勢,其轉讓數量和轉讓金額均已超過2024年全年,同時,轉讓數量已超過了競價定增發行數量。由於詢價轉讓目前僅適用於科創板和創業板企業,項目科創屬性相對較強,隨着詢價轉讓數量和轉讓金額的明顯提升,其中的投資機會值得仔細挖掘。

  易米基金提示,在合適市場條件和政策背景下進行定增投資一直是有效的投資策略,但並不是沒有風險。同類別的上市公司獲得資金後對業績增長的實現速度和效率也不同,需要進行深度研究,關鍵在於對産業鏈的深度研究和對項目的精細化篩選。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