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安全危機觸發産業深度變革,供應鏈重構助推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8 17:25:13
來源:新華網

充電寶安全危機觸發産業深度變革,供應鏈重構助推高質量發展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韓永先,實習生唐赫繁)近期,民航局發布乘機新規: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同期,據企業披露,羅馬仕、安克等主要品牌因電芯安全隱患宣布召回多批産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緊急暫停或撤銷數千張充電寶3C證書,涉及綠聯、倍思等十余家企業。此次由安全事件引發的監管強化,促使産業鏈進行深度調整與優化。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安全問題的直接誘因涉及個別電芯供應商的原材料變更(如安普瑞斯隔膜問題),但深層原因與行業長期面臨的成本競爭壓力相關。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抽檢數據顯示,充電寶不合格率從2020年的19.8%升至2024年的43.6%。當終端售價低於合理成本區間時,部分供應鏈環節可能在關鍵材料上做出妥協。業內人士坦言,有廠商為維持低價,採用拆解電芯或簡化保護電路的做法,導致部分網售産品存在安全隱患。

  調查發現,超半數充電寶企業採用代工模式。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在《2025年充電寶質量白皮書》中提及,代工模式下品牌方與生産方責任界定不清,加劇質量溯源難題,難以進行有效監管。此外,過往政策也存在一定漏洞,例如,原有3C認證允許企業送檢“特製樣品”,與實際量産品存在差異;産品溯源機制缺失,問題爆發後無法精準定位風險批次。

  對此,政策層面正形成閉環治理。2025年5月起,3C認證改為“生産現場抽樣+獲證後監督”模式,堵住送檢漏洞。工信部同步制定《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擬對原材料、生産工藝實施全流程管控。

  新政策要求下,頭部企業積極調整供應鏈策略:安克創新等公司放棄單純比價採購,轉而與具備材料研發能力的電芯廠商建立深度綁定,行業競爭核心正從成本控制轉向安全技術協同。年報顯示,2024年,安克創新研發投入達21.08億元,同比增長49.13%,達到歷史新高,研發團隊已擴充至2672人,並自建BMS電池管理系統。此外,公司終止與安普瑞斯合作,開始轉向寧德新能源(ATL)鎖定4500萬片高密度電芯,提高合規産品復購率。綠聯科技則推出“以舊換新”活動,用戶憑無3C認證的老款充電寶可享50%補貼換購合規新品,同時全係採用車規級電芯及自研溫控系統。長虹能源、維科技術與億緯鋰能等電芯供應商也紛紛採用陶瓷隔膜、半固態安全電芯等先進技術提高安全性。這些轉變體現出新政策下價值競爭替代價格內卷的大趨勢。

  此次充電寶行業暴露的問題,凸顯了産品安全作為製造業底線的關鍵性。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發布的《反惡意競爭倡議書》指出,行業需從低價競爭轉向技術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在政策號召下,各頭部企業紛紛將發展重心投入材料創新。以維科技術為例,據企業訂單公告及行業研報,其2025年6月量産的全球首款通過3C認證的半固態電池充電寶,採用硫化物電解質技術,能量密度達 500Wh/kg(傳統鋰電僅 250Wh/kg),熱失控風險大幅降低。南芯科技則在充電管理芯片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其快充芯片通過全集成隔離反激方案,轉換效率超 95%,並集成過壓、過流、短路等多重保護機制,已被綠聯、藍禾等品牌納入供應鏈體系。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維科技術與南芯科技的實踐印證了行業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的轉型趨勢。

  這場充電寶安全危機雖給行業帶來陣痛,卻成為推動産業升級的關鍵轉折點。通過政策規範、供應鏈重構與技術創新,充電寶行業正從無序競爭邁向有序發展。專家指出,危機倒逼行業重新審視安全與發展的關係,供應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未來,隨着陶瓷隔膜、半固態電池等安全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以及3C認證“生産現場抽樣+獲證後監督”模式的全面落地,行業將以更安全、更高效的産品重塑市場信任,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質造”的跨越。

【糾錯】 【責任編輯:丁峰 黃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