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提升居民財産性收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07 11:05:01
來源:經濟日報

多措並舉提升居民財産性收入

字體:

  “提振消費”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近日,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拓寬財産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並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等。

  提振消費,首先要增加居民收入。專家&&,以財産性收入為重要支點撬動消費,並將穩股市作為提升財産性收入的抓手,有利於促進居民增收,充分激發消費潛力。

  更大力氣穩住股市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愈發凸顯,是擴大內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所在。”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劉勁認為,要提振消費,提升居民財産性收入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居民財産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佔比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的拉動作用。

  《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首要位置,提出“拓寬財産性收入渠道”,並將“多措並舉穩住股市”作為具體抓手。

  “把股市作為拓展財産性收入、提振消費的重要着力點,這一決策極具前瞻性和戰略眼光。”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僅能直接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還能通過財富效應促進消費增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這反映出資本市場在宏觀經濟中的樞紐作用進一步彰顯。”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從邏輯上來講,股市的財富效應能夠直接傳導至消費領域。一方面,居民通過股市收益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邊際消費傾向;另一方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降低成本、擴大生産,進一步創造就業和收入,形成“投資—消費—生産”的動態平衡。

  “總的來看,穩住股市對於提振消費具有多重作用。”劉勁&&,一是股市穩了、漲了,能穩住投資者的錢袋子,消費意願和能力自然增強;二是一個健康穩定運行的股市,能更好地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壯大,釋放社會整體財富效應;三是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是影響市場信心的關鍵因素,穩住股市有助於穩住預期,可對經濟形成正反饋。

  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要穩住股市、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構建“長錢長投”的生態環境是關鍵。

  《方案》提出,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9月以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有力支持了市場企穩向好。

  當前,入市渠道不暢問題仍較為突出。“這主要表現在商業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資金入市門檻較高、投資範圍受限等方面,限制了中長期資金對股市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朱克力&&,還需進一步優化入市門檻,包括適度放寬保險、社保資金的權益投資比例限制、簡化審批流程等,吸引更多“長錢長投”。

  考核周期偏短也阻礙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腳步。李湛&&,未來需加快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提升中長期資金投資行為的穩定性,有效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改善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回報。

  “長錢短投”困境有望加快破解。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3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提升市場投資價值

  《方案》提出,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

  市值管理是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優化股東回報的重要工具。朱克力&&,強化市值管理可以提高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認可度,獲得更多投資者關注和認同,從而推動股價上漲,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

  央企在市值管理方面正發揮出表率作用。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內總市值同比增長17.6%。

  也要看到,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偽市值管理”現象不時出現,被投資者深惡痛絕。對此,近年來,證監會不斷強化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違規減持、操縱市場等投資者最關切、最痛恨的違法行為的打擊懲治。

  《方案》還提出,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産品品種。“當前,我國個人投資者債券持有佔比不足5%,還存在産品創新不足,適合個人的債券工具較少;信用評級體系不完善,中小微企業發債門檻高等問題。”李湛&&,債券市場風險收益特徵介於存款與股票之間,可為居民提供多樣化配置工具,豐富債券産品,比如推出短久期利率債ETF、高收益信用債等産品,能有效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需求,尤其為低風險群體提供穩定收益來源。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