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數量和規模雙增 專家稱今年市場總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6 09:43:53
來源:證券日報

債券ETF數量和規模雙增 專家稱今年市場總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字體:

  債券ETF市場喜訊頻傳。

  5月14日,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債中高等級公司債利差因子ETF(以下簡稱“公司債ETF”)規模突破百億元,達到100.17億元,成為全市場規模第三大的債券ETF。同時,今年以來債券ETF市場延續升溫勢頭,産品數量、規模齊擴容,且幾乎所有産品均實現浮盈。

  具體來看,公司債ETF是國內首只Smart Beta(以確定的規則對成份股進行篩選或對成份股權重進行優化配置)債券ETF、首只中高等級信用債ETF。該産品優選上交所上市主體/債項雙AAA,隱含AA以上的公司債,定位為信用債寬基和國央企公司債,聚力打造上交所“債藍籌”核心工具。

  今年以來,公司債ETF規模增長約40億元,近一個月規模增長超20億元。平安基金公司債ETF基金經理王仁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貨幣政策維持穩健寬鬆態勢,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的宏觀經濟背景下,高等級信用債信用資質優秀、盈利穩健,違約風險較低,尤其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中有望持續吸引投資者,這為信用債ETF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另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全市場債券ETF共計20只。規模合計達992.41億元,比2023年底增長190.89億元,增速為23.82%。而20只債券ETF中,有1只為今年新成立産品。

  王仁增表示:“2024年,債券ETF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勢頭,市場總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按基金追蹤的指數類別,債券ETF可分為利率債型、信用債型及可轉債型。其中,利率債ETF産品數量為15只,信用債ETF目前産品數量為3只,可轉債産品數量為2只。

  業績方面,截至5月15日,今年以來,上述20只債券ETF中,僅1只處于浮虧狀態,其余19只均實現浮盈。其中,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海富通上證投資級可轉債ETF實現5%以上的回報率,另外海富通上證10年期地方政府債ETF、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等多只産品實現3%以上的回報率。

  談及債券ETF受資金關注且斬獲不俗業績的原因,鵬揚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經理施紅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其工具屬性鮮明,運作透明,受配置型投資者的青睞;二是隨著保險公司、養老金等類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增長,一些長久期、超長久期的債券ETF很好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三是隨著我國債券市場的規模壯大,流動性提升、信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基礎設施建設和債券指數體係編制日益完善,債券ETF的發展創新環境不斷改善,促進了其發展;四是伴隨著債市走牛,帶動債券ETF的業績表現也不錯。”

  “債券ETF可在場內實現日內回轉交易,即當日買入的債券ETF份額當日可賣出,同時債券ETF在二級市場賣出後資金當日可用。對于投資者來説,無論是想切換到股票、債券或其他場內産品,都可實現‘無縫銜接’。同時,債券ETF費率較低,持倉透明,中長期持有債券ETF也是資産配置的較好選擇。”海富通基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無風險收益率逐漸下行,且市場維持一定的波動性,很多債券投資者選擇通過交易和波段操作來增厚收益,債券ETF的交易便利性就進一步凸顯。目前市場趨勢仍在,利好債券ETF的持續發展。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但相對于國內債券市場的規模,債券ETF目前尚處起步階段。施紅俊表示:“國內整個ETF市場還在蓬勃發展,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不斷提升,可見我國債券ETF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進一步大力發展債券ETF還需解決哪些難題?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呂瑞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建議:“一是希望加大跨市場債券ETF産品的發行和推廣;二是由于目前債券ETF的參與者仍以保險、銀行、券商等機構客戶為主,個人投資者對債券ETF的了解和認可度仍較低,希望在制度設計上提高個人投資者投資債券ETF的便利程度等。”(記者 昌校宇)

【糾錯】 【責任編輯:鄭然 徐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