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路銀發時尚街南端的杭州市金銀製品廠 攝影記者 嚴嘉俊
上午時分,中山中路塘棲土菜館老闆王春花將開水倒進店門前的不銹鋼水桶,熱氣帶着金銀花香味噴涌出來。小方桌上“免費茶水,便民服務”的紅色橫幅招呼着來往行人。自今年2月中山中路被定位為銀發時尚街後,王春花和附近其他商戶一樣,都期待以服務來提升流量。
這條位於上城核心區域的老街,是杭州最大的歷史街區之一,處處透露着濃厚的老底子味道,可以説是杭州的“歷史文化長廊”。半年過去了,銀發時尚街是否得到老人們的青睞和呼應?
老街翻牌就是時尚街
中山中路銀發時尚街區全長約兩公里,將西湖大道、開元路等5條緯線從南至北串聯起來。街區西鄰西湖商圈,南接南宋禦街,東靠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承載着老杭州們的集體記憶。選擇將中山中路提升成銀發時尚街,主辦者看中的就是這裡老年人口多、文化積澱深、消費能力強。老街新開半年來,部分商家卻倍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壓力。
在銀發時尚街南端,杭州老字號新豐小吃中山中路店裏,常年供應着深受老杭州們歡迎的杭州本土點心。令店員納悶的是,上半年來,門店的人流量和銷售額未見任何增長。整個7月份,店內日均人流量1200餘人,同比下降200餘人;8月上旬,日均人流量也比歷史同期要少。“總公司最近來店檢查開會,查找原因,我們壓力也挺大的。”店內工作人員説。
新豐小吃中山中路店的人流量從側面反映了銀發時尚街目前的人氣。而有同感的還不止這一家。豫豐祥負責人盛海民在聽説街區要升級成“銀發時尚街”時,內心滿懷期待。可六個月過去了,期待中的人潮洶湧還沒見着。盛海民一語道破關鍵,問題還是出在名氣還沒打響,很多游客壓根兒不知道杭州還有這麼一條特色街。
更名只是街區轉型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銀發時尚”這個新概念從名號落地為杭州老人的心念之所、游客的打卡之地。畢竟,在充分競爭時代,再獨特的定位若無人知曉,也終將淪為街角的一場自嗨。
時尚街靠什麼吸引老年人
作為全省首條銀發時尚街,中山中路被寄予厚望,它擔負的不僅是激發區域老年消費活力的重任,還肩負提升文旅體驗和促進産業融合的壓力。
一條時尚街能否吸引人需要的不僅有一站式購物的豐富業態,還要有足以吸引人的商品優惠力度和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72歲的周麗婷住在望江門,在她的消費習慣中,出一趟門最好能把柴米油鹽、衣帽鞋襪,甚至理髮都一併解決。7月中旬,她和兒子逛過一趟銀發時尚街,總的感覺是餐飲店多,其他業態相對較少。“除了幾家老字號餐廳之外,其他的餐廳不太適合老年人,有些餐廳主打江西菜,我這樣的老杭州很難接受。”
事實的確如此,記者根據周麗婷的描述現場探訪發現,僅從中山中路郵電路路口至解放路路口的近100米區間內,就有十幾家餐飲店,且對老年群體的優惠力度也相對有限。
記者觀察,在銀發時尚街沿線,有十余家可為老年群體提供優惠的孝親商家。以桃酥大王為例,店內為老年人提供九折優惠,但優惠不與店內其他活動疊加。塘棲土菜館負責人王春花算過一筆賬,除去成本,九折優惠基本到頂了。
63歲的山東游客孫淼在杭州旅游期間,就住在銀發時尚街沿線酒店,進出都要經過街區,談及幾天來的感受,他坦言,並不知道自己身處銀發時尚街。“要是街區能有適合老年人的穿搭體驗項目,那銀發時尚街的名字就更貼切了。”
老人需要什麼樣的時尚街
銀發時尚街在全市都具有標杆性的作用,在業內人士看來,街區提升的成功與否,甚至影響杭州銀發經濟的發展走勢。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吳偉平指出,時尚街的發展不能單打獨鬥。中山中路像大樹,周邊相連的小巷則是樹杈,大樹能否根深葉茂取決於樹杈的健康。從目前的情況看,銀發時尚街對周邊小巷銀發元素的導引和露出力度不足。
事實正是如此,老人們的基礎需求是一條購物街,而加入時尚來考量,更需要文化交流、情感觸達。退休設計師朱薇雯的看法一針見血,“我一直在關注銀發時尚街的動態,此前發布的信息顯示,街區商戶採用前店後廠的模式,可來回走了好幾趟,包括金銀製品廠在內的多家老字號都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青春的回味、本土文化的感受不深。”
持有相同看法的還有湖濱街道所在的幾位區政協委員。今年5月,上城區對中山中路街區來了一場大摸底,中山中路街區共有300多處房産主體,單是從西湖大道到解放路一帶,就發現有20余處空置房産,總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這幾位區政協委員在走訪後,對空置房産的用途和銀發時尚街的規劃提出了建議。區政協委員陳潔&&,中山中路的郵局是不少杭州人的童年記憶,建議對郵局進行空間改造,建立時光檔案庫,同時對業態進行調整。比如通過打造外部光影墻、內部旋轉樓梯郵品展示、中庭通訊瀑布等展陳裝置,豐富時光檔案庫的內容;考慮聯動開發國潮絲綢郵票、佈置聲音郵局、搭建老物件寄存銀行等體驗內容,讓郵局更具有互動感;例如利用AI技術解讀湖濱跡憶、借助大數據寫一封投給未來自己的信等。
區政協委員張勇也對整條街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未來更加突出街區的文化底蘊,並提煉煙火氣。“就像去淄博吃燒烤、去長沙喝茶顏悅色一樣,在中山中路引進有號召力的杭州特色美食,讓這條街變得更加好吃、好玩、好買。”
正如老人們希望的那樣,上城區對銀發時尚街也有打算:2025年前為産業引導期,將&&專項銀發産業政策,打造時尚文旅、慈善助老、地名韻巷三條深度游線,並開展年度“十佳”系列評選。2026年至2027年,銀發時尚街將進入騰籠換鳥期,並全面推動“前店後廠”模式,並在北部布局“産學研+醫康養”銀發産業綜合體。此外,上城還將打造銀發産業展陳中心,集場景體驗、項目孵化、交流展示於一體,為産業發展提供&&支撐。
“‘銀發時尚金街’的亮相,是上城區探索養老事業與産業協同發展的關鍵一步。”上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我們將整合各方資源,持續優化業態,擴大服務半徑,培育引進更多優質的‘銀發業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服務,為銀發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新場景。”(記者 朱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