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美國快時尚品牌 Forever 21依然沒有放棄中國市場。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日,Forever 21宣布通過合作本土公司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並開啟一系列相關營銷活動。值得一提的是,Forever 21此番選擇的合作對象背後的第一大股東為唯品會,不少業內人士認為,Forever21或將通過唯品會&&開展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然而,當下的中國快時尚市場早已發生改變,ZARA、H&M等外資品牌不斷加緊布局的同時,UR等本土快時尚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對於Forever 21而言,此番歸來雖然搭上了唯品會,但市場留給它的機會能有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補電商渠道短板
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Forever 21開啟了一系列營銷活動。近日,Forever 21在上海地鐵18號線包下專列廣告車廂,並在上海、杭州、武漢三地購物中心投放大屏廣告。此前,在電影《魔法藍精靈》上映時,Forever 21也借勢宣傳,發布與藍精靈IP的聯名系列。今年6月,Forever 21在杭州草莓音樂節舉辦快閃活動。
一系列營銷活動背後是Forever 21想要重新布局中國市場。前不久,Forever 21母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以下簡稱“ABG公司”)在微信公眾號宣布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橙迪”)達成合作,重新布局中國市場,且全面升級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目前,Forever 21小紅書官方賬號已經上線,其背後運營主體為上海橙迪。根據ABG公司官方披露的信息,作為Forever 21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被授權方,上海橙迪將負責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産品生産、銷售與線上、線下渠道的市場營銷,品類涵蓋男裝、女裝、鞋履、休閒裝、內衣、包袋及配飾。同時,ABG公司也&&,通過此次與上海橙迪的合作,Forever 21將加速其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煥新,線上店舖也將同時煥新,並計劃於未來繼續布局線下零售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橙迪背後的第一大股東是唯品會。根據天眼查信息,上海橙迪成立於2015年,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為第一大股東。這也被業界認為唯品會是Forever 21此次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合作夥伴。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對Forever 21、上海橙迪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時尚産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Forever21選擇合作唯品會,可以看作是Forever 21補齊電商渠道的一種策略,唯品會具備電商&&的能力,利用&&渠道資源能力能夠更好體現Forever 21快時尚的定位,補齊其之前的電商渠道短板。”
唯品會成立於2008年8月,定位是品牌特賣,通過互聯網&&銷售國內外中高端品牌折扣商品,涵蓋服飾、美粧、家居等品類。其經營模式區別於傳統電商的常規銷售模式,唯品會通過限時折扣模式為品牌方處理庫存,同時滿足消費者對品牌低價購物的需求。
&&&&中國市場
對於很多中國消費者而言,Forever 21並不陌生。Forever 21早在2008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這一年,Forever 21在江蘇常熟開設首店,但因選址偏離核心客群、品牌認知度不足,僅一年後便停止運營。
2011年,Forever 21捲土重來,與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負責Forever 21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線下門店擴張與線上渠道布局。Forever 21此番進入恰逢中國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但Forever 21沒有吃到電商紅利,反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線下,不斷開設線下門店。在本土服飾與成千上萬的電商賣家夾擊下,2017年開始,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開始收縮,陸續關閉其中國官網、電商&&及剩餘線下門店,而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也於2023年7月因破産被登出。Forever21也不得不以失敗收場。
其實這一時期的Forever 21不只是在中國市場發展不樂觀,其在世界範圍內也一直處於“退退退”的狀態。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Forever 21就宣布退出蘇格蘭市場。2017年末,Forever 21在悉尼關閉僅有的旗艦店後。同年,Forever 21還關閉位於日本東京原宿旗艦店。
對於中國市場,Forever 21有着自己的執着。2021年,Forever 21第三次嘗試布局中國市場,運營方變更為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少量線下門店及天貓、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重啟業務。但此次回歸也未能突破瓶頸,線上銷量平平,線下布局有限,其運營的品牌公眾號於2024年10月停更,門店也陸續關閉。
整體來看,Forever 21幾次進入中國市場的定位是中高端快時尚品牌,産品單價基本在200—300元上下,部分價格甚至更高。但是在産品風格方面,不少消費者認為該品牌産品與本土審美脫節。
在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看來,Forever 21&&&&的核心問題是品牌力和産品力的問題,其次是市場策略,特別是渠道選擇方面。
“中國市場有着龐大內銷市場,這是任何國際品牌不容忽視的,&&&&可以看到Forever21對於中國市場的執着。Forever 21之前本土化策略沒有認準問題點所在,此番重新歸來,和唯品會合作正好可以形成互補。”程偉雄補充道。
低價競爭
眾所周知,唯品會以打折促銷聞名,低價分銷是唯品會的優勢,Forever21重回中國市場選擇背後有着唯品會支撐的上海橙迪,而此番合作對象的選擇被認為是Forever 21釋放的一種信號——低成本開拓中國市場。
周婷認為,Forever 21此番進入中國市場合作唯品會,就是想低成本或者零成本開拓中國市場,或者沒有預算也不想投入太多預算。唯品會除了能通過打折促銷幫助Forever 21賣一些貨以外,並不能幫助品牌實現更多的發展。
市場也有另一種聲音傳出——Forever 21此番進來是為了搶佔ZARA、H&M等放棄的低端快時尚市場。
事實上,如今的中國快時尚市場早已發生改變,曾經的快時尚巨頭ZARA、H&M等隨着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放棄低價競爭,弱化平價時尚標籤,向高端化轉型,如ZARA大量關閉低效門店,將門店轉型為“體驗中心+前置倉”,通過RFID技術實現線上線下庫存打通,提升品牌形象,強調高端時尚品牌定位。同時ZARA母公司也發力更具潛力的高端品牌。
再看本土快時尚品牌,近兩年崛起的快時尚品牌UR以“快”聞名。據了解,UR採用“小單快反”模式,依託高效供應鏈體系實現快速迭代。這種模式既能保持商品新鮮感,又能降低庫存風險。其貨品迭代周期為45天,每週二、周五更新貨品。每年推出3000—4000款商品,採用45天淘汰周期,確保貨品新鮮度。而快時尚品牌Shein的新款從設計到上架周期壓縮至1周內,實際生産窗口期僅3—5天。而在低價領域,Shein似乎更有話語權,據了解,Shein産品的單價幾乎在10美元以下。
快時尚的市場競爭在加劇,此番歸來的Forever 21能有多少機會?
在周婷看來,靠品牌、産品和價格錯位而獲得發展的快時尚品牌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消費者越來越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特別是高端消費者,越來越對物美價廉概念不感冒,這就導致快時尚生存空間越來越小。Forever 21此番歸來並不具備多大優勢,特別是在客戶消費多元化個性化、供應&&化去中介化的當下,客戶選擇越來越多,Forever 21的競爭力也就越小。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Forever 21在唯品會開設了旗艦店,店裏一款格子衫特賣價為166元,原價為759元。在該旗艦店,大部分産品進行2折甩賣,甚至部分産品優惠折扣為1折。
在程偉雄看來,中國電商快速崛起讓中國快時尚市場的發展快於全球市場,在供應端採購生産的“快”和消費端上新的“快”,已經讓國內外快時尚品牌市場發生快速迭代,讓更多的本土中小品牌快速成長,Forever 21此番歸來不僅僅是要彌補線上渠道的不足,也需要利用數字技術、數字驅動、數字營銷,快速捕捉消費者新畫像,做好適合中國用戶穿着的系列産品才是關鍵。
不過程偉雄也認為:“中國市場足夠大,Forever 21隻要堅持下去,有足夠的本土化市場策略和戰略定力,在中國快時尚市場依然能夠分一杯羹。”(記者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