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在消費需求分化與細分賽道崛起的驅動下,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的答卷。近日,國産運動品牌接連發布財報,安踏、李寧、特步、361°等品牌通過差異化布局鞏固市場地位,DESCENTE、KOLON SPORT等細分品牌則以高增速成為行業新引擎。“主品牌穩增長、新勢力快突破”的雙重變奏,折射出國産運動品牌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加速轉型。
頭部品牌“韌性抗壓”
上半年,頭部運動品牌安踏持續領跑行業,憑藉“大眾+高端+專業”的全價格帶覆蓋策略,有效抵禦了消費分級帶來的市場波動。2025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零售額實現中單位數增長,FILA則以高單位數零售額增速鞏固了其在高端運動時尚品類的地位。此外,安踏旗下包括DESCENTE、KOLON SPORT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額同比激增60%—65%,成為集團核心增長動力。
另一頭部運動品牌李寧則在調整中尋求突破,以奧運營銷蓄力長期價值。儘管面臨增長壓力,李寧仍通過持續優化展現韌性。2025年第二季度,李寧主品牌零售流水實現低單位數增長,分渠道來看,線下渠道錄得低單位數下降,其中,線下零售渠道錄得中單位數下降,線下批發渠道錄得低單位數增長。
李寧線下門店。
而李寧的電商渠道零售流水則較第一季度有進一步提升,實現中單位數增速,成為公司的關鍵增長點。線下渠道方面,公司通過關閉低效直營門店、增加批發業務等方式提升單店效能。截至今年6月底,李寧常規門店在今年凈減少18家,童裝品牌李寧YOUNG門店在今年凈減少33家。
值得關注的是,李寧在2025年正式接棒安踏成為中國奧委會官方合作夥伴,這一戰略轉向預示其將從“國潮”標籤向“專業運動裝備提供商”轉型。有業內人士&&,在2025年到2028年的合作周期內,李寧將支持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會及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等頂級賽事,而奧運周期內的品牌曝光與産品技術迭代或將為李寧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以“大眾跑鞋+專業賽事”為雙輪驅動的特步則實現了穩健增長。2025年上半年,其主品牌零售額實現中單位數增長,品牌核心産品“160X系列”跑鞋持續佔據馬拉松賽事裝備榜前列,“XTEP POWER動能科技升級-GT700碳板”和“XTEP ACE輕彈科技升級-射胚發泡”更為品牌強勢賦能。
更為亮眼的是,上半年,特步旗下子品牌索康尼零售額同比激增超30%。此前,特步為全面掌控索康尼在華運營,更進一步取得了該品牌在合資公司的剩餘權益。這一戰略舉措強化了特步對高端跑步裝備市場的布局,也印證了其對中國跑步裝備市場潛力的積極判斷。
此外,361°主品牌及361°童裝品牌第二季度零售額均實現約10%的正增長,其以“全民運動裝備站”為概念推出的361°超品店在上半年有不俗表現,全國門店數量達49家,且今年開業規模有望突破100家。據了解,361°超品店主打“千平大店+全品類覆蓋+自助購物”的創新零售模式,店內還設置跑步、籃球、綜訓等主題區域,消費者可“一站式”購齊從專業競速鞋到運動配件的全套裝備。
細分市場迅速崛起
目前,戶外賽道爆發,安踏集團旗下的“戶外雙星”DESCENTE、KOLON SPORT也延續了高增長態勢。DESCENTE的“SKI系列滑雪服”在電商&&備受青睞;KOLON SPORT則憑藉“城市機能風”等設計,在社交&&引發“山系穿搭”熱潮。兩大細分品牌的成功,印證了市場對“專業科技+時尚表達”定位的認可。
與此同時,李寧、特步等運動品牌也在加速布局,李寧以“䨻中底輕彈科技”賦能新款跑鞋産品,特步則通過索康尼拓展高端跑步裝備市場。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元,跑鞋賽道或將成為運動品牌的新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運動市場的爆發也為行業注入新動能。安踏收購的瑜伽品牌MAIA ACTIVE正發力市場並擴張門店,目前其約有45家門店,今年也計劃增至約55家,該品牌“Align瑜伽褲”等時尚單品在天貓瑜伽服品類銷量榜上穩居前列。此外,李寧也瞄準女性健身市場,推出健身套裝、緊身褲等産品線,適配瑜伽、普拉提、健身房等多場景的服飾需求。
安踏線下門店。
這些品牌精準捕捉到“她經濟”從“悅人”向“悅己”的轉變,通過提供兼具功能性與設計感的産品,嘗試打破耐克、Lululemon等國際品牌的市場壟斷。
業內人士認為,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揭示了一個清晰趨勢,即國産運動品牌正在從“規模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安踏、李寧等頭部企業通過多品牌矩陣構建護城河,特步、361°等中堅力量在細分賽道建立優勢,在消費分級與産業升級的交會點上,誰能更精準地洞察需求變化、更高效地整合資源,誰就能在這場“馬拉松”中贏得最終勝利。(記者 王怡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