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夏季消費旺季的臨近,珍珠市場呈明顯升溫態勢。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珍珠銷售門店的客流量顯著增加,且設計新穎、性價比較高的産品尤其受到年輕消費者喜愛。據多位商戶反映,與2023年的價格暴漲行情相比,今年珍珠市場已進入調整階段,珍珠價格整體回落,消費趨於理性。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珍珠市場價格的波動本質上是供需關係重構和消費分級的體現。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更加注重個性化表達與性價比,少數消費者在此基礎上會關注品牌與産地。未來,伴隨珍珠消費的逐漸成熟,高品質稀缺珍珠的收藏性消費和快時尚的大眾消費將並行增長。
從單珠單鏈到疊戴混搭
“媽媽輩”的珍珠被玩出了新花樣
5月12日,記者走進被譽為“京城珍珠第一家”的紅橋市場,看到選購珍珠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且大多為年輕女性。
在其中一個攤位,商戶李女士正熱情地向消費者推薦:“這款珍珠項鏈特別適合年輕女孩,8至8.5毫米的點位(珍珠直徑)恰到好處,且設計簡約,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佩戴需求。”
“以前總覺得珍珠是‘媽媽輩’的首飾,但這兩年社交媒體&&上的流行趨勢改變了我的看法。”“00後”消費者董女士展示着她剛入手的兩條珍珠項鏈和一對耳釘解釋道,“現在最流行疊戴搭配,不同款式的珍珠混搭能打造出豐富的層次感。”
商戶李女士告訴記者:“自‘五一’假期以來,珍珠銷售持續升溫,銷量同比增長約20%。其中,小米珠項鏈(珍珠點位在2.5至4毫米之間)、戴妃款項鏈和耳釘(單顆珍珠鑲嵌鑽石或莫桑石、鋯石)等款式因價格不貴,單獨佩戴簡約大方,疊戴又時尚搶眼,復購率很高。”
記者注意到,除單排串珠等經典款式外,獨具特色的巴洛克(異形)珍珠也受到消費者青睞。“太有個性了,第一次見到巴洛克珍珠時我就被它獨特的造型所吸引,才知道原來珍珠可以這麼時尚。”一位正在試戴巴洛克珍珠耳釘的消費者告訴記者。
“近兩年,珍珠的消費趨勢經歷了顯著轉變。從單排串珠、簡單耳釘等經典款主導,到現在疊戴混搭、不對稱設計、幾何鑲嵌及巴洛克珍珠等多元化風格的流行,當代年輕消費者越發注重個性化表達,希望通過首飾彰顯個人風格。”ARLENE BAI珠寶工作室主理人白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同比上漲約40%
高品質珍珠價格堅挺
淡水珍珠、Akoya珍珠、大溪地珍珠……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市場上的珍珠不僅款式風格各異,且品種繁多,不同品種間的價格差距明顯,令人眼花繚亂。
據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GTC)介紹,珍珠可分為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天然珍珠是指在貝類或蚌類等軟體動物體內,圍繞自然進入的微小刺激物而形成的珍珠。養殖珍珠是通過人工干預手段(如植入珠核或細胞片等)培育而成的珍珠。
個體珠寶商周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珍珠絕大部分屬於養殖珍珠。養殖珍珠又分為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兩大類。其中,淡水養殖珍珠多采用無核技術培育,因此形狀多樣,如橢圓形、水滴形等,正圓率相對較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近年來創新研發的淡水有核養殖珍珠——愛迪生珍珠,具有顆粒大、色彩豐富、正圓率高等特點,在市場上頗受青睞。
在海水養殖珍珠中,較為常見的品種包括Akoya珍珠、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Akoya珍珠的母貝為馬氏貝,主要産自日本瀨戶內海,因其光澤明亮如“小燈泡”而聞名,顏色以白色系為主,點位通常在3至9毫米之間。南洋珍珠分為南洋金珠與白珠。南洋金珠由金唇貝孕育,主要産自南太平洋深海海域,以金色系為主,點位多在8至15毫米之間。南洋白珠的母貝為白蝶貝,主要産自南太平洋附近海域。其中,直徑超過10毫米的高品質南洋白珠被稱為“澳白”,顏色包括粉白、冷白、藍白等。大溪地珍珠因其獨特的暈彩被譽為“五彩斑斕的黑”,其母貝為黑蝶貝,産自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附近海域,點位通常在8至15毫米之間,其顏色豐富,可分為灰色系、黑色系和孔雀色系。
“因養殖難度高、周期長、單貝産量十分有限(每個母貝僅能産出1至2顆珍珠),以及依賴進口等因素,同規格的海水珍珠價格通常是淡水珍珠的3至10倍,且越稀有價格越貴。”周先生説。
據紅橋市場多位商戶反映,與2023年珍珠價格暴漲行情相比,今年珍珠市場價格整體回落。不過,高品質珍珠價格仍保持堅挺:大溪地珍珠價格同比上漲約40%,稀缺點位的澳白價格持續攀升,南洋金珠價格也小幅上漲。“在今年3月舉辦的香港國際珠寶展上,顏色豐富的大溪地珍珠備受追捧。”一位商戶&&。
豐儉由人
珍珠消費逐漸回歸理性
“凡珍珠必産蚌腹,映月成胎,經年最久,乃為至寶。”憑藉其溫潤光澤與細膩質感,珍珠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寶。2023年,在明星、“網紅”佩戴效應及直播電商的推動下,珍珠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搶購大戲”不斷上演。“那時候市場太瘋狂了,就連光澤欠佳、瑕疵明顯的珍珠都有人搶購,引得養殖戶紛紛跟風擴大養殖規模,導致如今産能過剩,低品質産品價格一落千丈。”個體珠寶商周先生説。
如今,雖然部分品類價格有所上漲,但業內普遍認為市場已告別“瘋狂期”,珍珠價格回落至一個較為正常的水平,珍珠消費逐漸回歸理性。
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用“豐儉由人”來形容珍珠。有消費者&&,“海水珍珠與淡水珍珠各有千秋,正圓形珍珠和異形珍珠各具趣味。即便是入門級的珍珠也有漂亮的皮光,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無須跟風購買。”
白楊介紹道:“隨着消費的逐漸成熟和審美水平的提升,人們在購買珍珠時越發注重個性化表達與性價比,而非單純追求貴氣。例如,由於産量較大,價格實惠,且尺寸和顏色都更適合中國女孩的佩戴需求,目前市場上銷量最高的是淡水珍珠和Akoya珍珠。”數據也顯示,消費者對淡水珍珠的需求日益增長,2024年淡水珍珠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6%。
“今年以來,社交媒體上充斥着‘珍珠價格暴跌’的消息。對此,我們需要理性解讀,珍珠市場的價格下跌本質上是供需關係重構和消費分級的體現,而非行業衰退。未來,珍珠消費會愈發成熟,高品質稀缺珍珠的收藏性消費和快時尚的大眾消費將並行增長。”白楊&&。(記者 趙曦 黃芷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