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我對‘皮鞋’這個詞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這句廣告詞。”這是95後男生阿潘對皮鞋最深刻的印象。
阿潘的這段記憶或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鳴:在電視裏,《西游記》的主題曲響起,“美猴王”搖身一變成為西裝革履的現代人,對準皮鞋的鏡頭特寫讓人自然而然地將其與“成功人士”&&在一起。
雖然印象還算比較深刻,但是長大後的阿潘還是把這句廣告詞連同皮鞋一起歸入“時代的眼淚”。“我不常穿皮鞋,日常場合基本上用不到。”阿潘説。
被多個領域視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像阿潘一樣在皮鞋尤其是傳統皮鞋的選購上似乎熄了火。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皮鞋産銷量正處於下滑趨勢。
皮鞋,該怎樣吸引年輕人?
年輕人越來越“不待見”皮鞋
阿潘印象中的金猴皮鞋,或許可以成為傳統皮鞋的代表。
因為大多數鞋型挺括、做工講究,傳統皮鞋顯得“商務味兒”十足。
在穿着場景上,重要會議或晚宴中總少不了皮鞋的身影。在服飾搭配上,如果不是用襯衫和西褲而是用T恤和短褲去配皮鞋,似乎顯得不太搭調。
阿潘承認傳統皮鞋附帶的“正式”屬性。他幾年前在報喜鳥門店買過一雙男士商務皮鞋,找工作面試和畢業答辯的時候沒少穿。後來阿潘入職一家着裝要求相對寬鬆的企業,那雙皮鞋和當時一併購買的正裝便開始在衣櫃裏“吃灰”。
圖為某鞋店男款皮鞋區展示的商務皮鞋。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穿,比如年底作述職報告的時候還是會用到。”阿潘的皮鞋,只能在正式場合出現。
與阿潘不同,今年剛進入廣東一家銀行工作的女生微微(化名)經常穿皮鞋,因為她的單位對着裝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大部分銀行工作人員,尤其是支行網點工作人員,上班期間需要穿統一的行服和皮鞋。”微微説。
除了銀行等一些特定場合外,傳統皮鞋似乎正在淡出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事實上,就連微微上班也很少直接穿皮鞋踏上通勤路——她和不少同事會把工作時要穿的皮鞋留在辦公室,而在上下班通勤時則會換上運動鞋、洞洞鞋等更休閒的鞋子。
“大家有時甚至會直接穿拖鞋到單位,‘老廣特色’嘛。”微微説。
在二手交易&&上,也有年輕人挂出了自己僅穿過一上午的正裝皮鞋。“為了公務員面試買的,現在用不到了,已經閒置一年。”有賣家這樣説。
在某二手交易&&上,有賣家正在出售自己僅穿過一上午的皮鞋。(圖片截自閒魚App)
最近,北京白領王女士把自己近10年的皮鞋都放到了二手交易&&上,一雙50元還包郵。“已經賣了4雙,都是幾百元的品牌皮鞋,一共也沒穿幾次。”
褪色的“黃金時代”
傳統皮鞋在市場上的“失寵”,也可以從頭部企業的經營狀況中窺見一斑。
以“真皮鞋王”奧康為例,作為公司的主品牌,奧康品牌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下滑17.45%,線下實體店總數凈減少79家。而奧康品牌的定位,正是為25歲至35歲的消費者提供中高端商務時尚産品。
今年上半年,奧康主品牌的營收同比減少17.45%。(圖片截自奧康2024年上半年報告)
“時代確實不一樣了,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穿一身西服皮鞋是很時髦的事。”70後的於先生感慨。
憶往昔,皮鞋行業的確有着一段黃金歲月。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遍全國時,皮鞋正是象徵着“開放精神”的符號之一,按於先生的話説:“穿上皮鞋,就會給人一種幹練、整潔的印象。”
憑藉“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大量皮鞋製造企業開始在以溫州為代表的沿海城市蓬勃發展。
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溫州孕育了奧康、紅蜻蜓、康奈等知名皮鞋企業。2000年,溫州當地的皮鞋企業已多達4000余家,皮鞋工業産值達到232億元,總産量6億雙,“全國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雙溫州鞋”。
作為行業龍頭,奧康、紅蜻蜓等皮鞋企業的經營表現一度相當不錯。截至2009年,奧康已在全國設立了30多個省級公司、開設3000多家連鎖專賣店,年産皮鞋超過1000萬雙。2007年,奧康還作為行業唯一代表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皮具産品供應商”。2014年,紅蜻蜓的全國門店數也達到了驚人的4321家。
圖為消費者逛鞋店。
近年來,皮鞋的“黃金時代”開始褪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皮革鞋靴年産量為46.2億雙,是2000年的3倍多,但到2022年,該數據已收縮至36.3億雙。另據智研諮詢統計數據,2023年,我國皮鞋産量為35.91億雙,較2022年減少0.15億雙;需求量為29.2億雙,較2022年減少0.37億雙。
圖為2000年至2022年我國的皮革鞋靴産量。(製圖:中國商報記者 於佳鑫;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7年,奧康國際董事長王振滔曾感慨:“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穿皮鞋?”
有人説,王振滔看到了“危險”,卻無力阻止“危險”的發生。此後的奧康,營收和利潤一路下滑,2022年虧損3.69億元,2023年虧損9328萬元。
傳統皮鞋的兩大“原罪”
如今,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難發現,洞洞鞋、帆布鞋等休閒鞋以及籃球鞋、跑步鞋等運動鞋的出現頻率都要高於皮鞋。
到底是什麼讓皮鞋無法成為年輕人鞋櫃中的主流?
針對這個問題,社交媒體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不舒服”和“不日常”可以概括絕大多數回答。
相比由其他材質製成的運動鞋或休閒鞋,目前市面上的許多傳統皮鞋在舒適度方面有着兩大“原罪”:不透氣、不柔軟。
對微微這樣身處廣東等潮濕多雨地區的年輕人來説,穿一整天皮鞋簡直是“煎熬”。“一方面是悶腳,另外皮鞋本身也不適合沾水,把皮鞋穿出單位,對鞋對腳都不好。”微微説。
也有網友在社交&&&&,許多傳統皮鞋的鞋底和鞋幫都很硬,走路多了腳底板會痛,有時甚至會磨破腳後跟。
圖為在社交&&上部分網友關於“皮鞋不舒服”的討論,有些皮鞋甚至被稱為“酷刑”。(圖片截自小紅書App)
除了年輕人自發“用腳投票”,傳統皮鞋給人留下“緊繃”感的印象也對其應用場景形成限制。
“現在大家都在追求松弛感,要是我周末還穿着西裝和皮鞋上街,會不會被當成保險公司職員在加班?”阿潘調侃。
服裝産業分析師楊大筠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運動休閒鞋,這一方面反映出社會整體消費趨勢的變化。“近10年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不少消費者都希望通過運動來享受一種更加輕鬆的生活方式,這就導致消費主流的變化。除了運動鞋外,具有速幹面料的運動衫、運動褲等服飾也都是近幾年的流行趨勢。與之相對,絕大多數皮鞋不適用於運動場合。”楊大筠説。
另一方面,作為皮鞋的競爭對手,運動鞋自身也在不斷“升級”。據楊大筠介紹,大約在20年前,多數運動鞋採用的是合成革材質,透氣性、耐磨程度相對比較差,冬天還容易開裂。但隨着新材料和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的運動鞋在性能、舒適度等方面已經具備高於傳統材料的價值,這同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皮鞋的市場競爭力。
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皮鞋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年輕人都對皮鞋敬而遠之。
同為95後的女生小鄒在工作和休閒場景中都會穿皮鞋。對於她而言,“品質”是選購服飾鞋履的一項重要標準,因此她也願意花費較高的價格買一雙皮鞋。
“除了正裝皮鞋,日常出行、逛街我也會穿各種休閒皮鞋,上腳後並不會不舒服,反而會越穿越合腳。”在小鄒看來,或許這些皮鞋“貴有貴的道理”。
“lo裙”愛好者小寧也&&,許多女鞋品牌推出過款型“甜美”的休閒皮鞋,很適合用來搭配自己的小裙子。在選購時,她會根據已購消費者的評價,盡量選擇相對舒適的款式。
在小鄒和小寧眼中,皮鞋並非只有“正裝皮鞋”這一種類型。“像我那種用來搭配裙子的皮鞋,我會直接在網購&&上搜‘小皮鞋’,和正裝皮鞋加以區分。”小寧説。
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如今熱門的樂福鞋、瑪麗珍鞋、芭蕾鞋等鞋履同樣由皮革材料製成,它們是否同樣屬於“皮鞋”的範疇?
“還不如説,這其實是傳統皮鞋的創新。”在女鞋品牌nine west北京五棵松萬達店負責人魏女士看來,當前,皮鞋行業的一大創新趨勢就是向時裝鞋發展,而樂福鞋、瑪麗珍鞋、芭蕾鞋、秀場鞋等都可以歸入時裝鞋的範疇。
在北京一家百麗實體店,芭蕾鞋等休閒款皮鞋成為店內的“爆款推薦”。
記者在多個男女鞋專櫃看到,不少品牌所售的皮鞋類型已不局限於傳統商務皮鞋。比如在暇步士的一家門店裏,就有一款運動鞋樣式的純牛皮鞋。門店銷售人員&&,該款皮鞋適用於登山等戶外場合。
或許真正讓一些年輕人排斥的並不是皮鞋本身,而是傳統皮鞋及其衍生的並不松弛的生活態度。
有品牌宣傳語稱:“日常穿搭的松弛時髦感,一雙樂福鞋就可以實現。”
在楊大筠看來,既然“松弛感”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對於國內的皮鞋企業而言,如果還要設法“自救”,就需要不斷向以運動休閒鞋為主的方向靠攏。
在這個方向上,部分皮鞋企業已經進行嘗試。例如,奧康在2021年推出了“雲朵”系列皮鞋,開始面向休閒運動。2022年,奧康推出一款“運動皮鞋”,在中底後跟植入了通常只有運動鞋才會配置的減震氣墊。2023年,奧康的運動皮鞋進入2.0時代,外觀設計也在“潮”屬性上有所突破。此外,金猴同樣在近幾年推出運動皮鞋,將穿着場景從“金光大道”延伸到了“戶外跑道”。
紅蜻蜓的做法則是“打不過就加入”。2022年,紅蜻蜓專門針對90後及00後消費者推出新品牌GONGJI,並&&“輕運動、輕戶外和休閒時尚將成為公司的長期戰略”。2023年12月,紅蜻蜓又成立了全資持股子公司杭州紅蜻蜓輕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希望借助輕戶外賽道實現第二增長曲線。今年8月25日,紅蜻蜓旗下輕戶外生活方式品牌RDF首店落地上海。
這些嘗試是否打動了年輕人,至少目前在財務數字上沒有更多的印證。
專家&&,皮鞋企業的“自救”離不開其創新能力和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敏感度。通過結合現代科技和前沿消費理念,皮鞋行業仍有望開拓新的市場空間,並重獲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當“皮鞋”被廣泛賦予更舒適、更休閒、更百搭的新內涵的時候,“用腳投票”的年輕人沒準願意買一雙“新皮鞋”。(記者 於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