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生堂動刀組織架構尋增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11 08:53:38
來源:北京商報

資生堂動刀組織架構尋增長

字體:

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這一次,資生堂將刀對準了組織架構。12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資生堂對外宣布集團總部將進行部分組織架構調整。設立價值創造戰略總部、公司治理部,成立全球品牌價值發展中心……面對難言樂觀的業績,資生堂需要作出改變,從下沉市場擴大渠道到戰略漲價,再到調整組織架構,資生堂一心求增長。

根據資生堂對外披露的信息,資生堂集團總部將於2024年1月1日起設立價值創造戰略總部、公司治理部,成立全球品牌價值發展中心、全球産品價值發展中心。同時,原“D&I戰略推進部”更名為“DE&I戰略推進部”。

這一系列調整都是為實現資生堂制定的中長期經營戰略服務。資生堂方面&&,為實現中期經營戰略“SHIFT 2025 and Beyond”提出的增值業務模式,設立首席營銷和創新官直轄“價值創造戰略總部”,以提高公司應對客戶需求和市場的能力。公司治理部則是為了制定適合公司的治理形式戰略,建立並運行適當的治理體制,強化董事會的適當監督職能,進一步發展成為能夠實現可持續增長和長期企業價值提升的體制。

不過,也有聲音傳出,資生堂一系列變動是希望緩解業績帶來的焦慮。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資生堂2023年前9個月凈銷售額同比下跌5.3%至7224.17億日元,其中,三季度凈銷售額為2282億日元,同比下滑15%。基於前三季度業績的下滑,資生堂集團下調了全年預期,其中,凈銷售額下調至9800億日元,同比下降8.2%;核心經營利潤為350億日元,同比下降31.8%;歸母凈利潤為180億日元,同比下降47.4%。

就如盤古智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所説,就中國整個美粧市場發展的過程來看,隨着國産品牌的崛起以及其他品牌的競爭布局,資生堂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甚至不止是資生堂,其他外資品牌也或多或少面臨着這些問題,及時適當作出調整對品牌來説是好事。

中國市場在資生堂的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023年上半年,資生堂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比為26.4%,一度超越日本本土市場25.3%的營收佔比,中國市場成為資生堂第一大市場。資生堂也在多場合多頻次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這也讓資生堂將增長希望寄託於中國市場。然而隨着本土中低端美粧品牌崛起以及消費者對於中國高端化粧品需求的增長,平價美粧品牌逐漸失去市場。近兩年,資生堂陸續出售了旗下中低端美粧品牌包括姬芮、泊美等,進而推動高端化轉型。

資生堂如今再提下沉戰略,或屬無奈之舉,畢竟在競爭對手歐萊雅大舉進攻中國下沉市場之際,資生堂不能無動於衷。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作為東方護膚品牌,資生堂做大中國市場,遠遠比拓展其他洲的業務要來得容易、成本也更低,研發技術也能有效應用。但不得不承認,資生堂同時面臨着品牌老化與遭遇中國本土品牌衝擊的問題。作為老品牌,資生堂有其研發技術和品牌力方面的優勢,不過由於其在中國市場時間已經較久,在中國“90後”“00後”等新消費者成為護膚品的重要消費群體後,不少歷史較久的日韓品牌都出現發展瓶頸。

日粧品牌遇冷已經成為事實。公開數據顯示,天貓“雙11”預售GMV前十的日係美粧品牌中,有8個較去年同比下滑超50%。其中,資生堂預售首日GMV為12.97億元,同比下滑達74.1%。SK-II、肌膚之鑰(CPB)GMV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跌幅分別為85.8%、76.8%。(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

【糾錯】 【責任編輯:周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