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E周報 | 四大運動品牌發布一季度財報;蕉下陷輕研發重營銷質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25 13:48:29
來源:新華網

時尚E周報 | 四大運動品牌發布一季度財報;蕉下陷輕研發重營銷質疑

字體:

1.國內四大運動品發布2022第一季度財報

李寧發布第一季度財報,達成近三年最好成績。報告顯示,以去年同季度伊始投入運營的銷售點計算(不包括童裝子品牌李寧YOUNG),截至2022年3月31日為止,李寧同店銷售按年實現20%~30%低段增長。

日前,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022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産品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1年同期相比取得10%~20%的正增長。

特步第一季度零售收入大漲35%,零售折扣水平約75%,零售存貨周轉約4個月,均超過預期。

361度於2022年第一季度,主品牌産品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21年同期比較錄得高雙位數的增長。

2.負面消息不斷 太平鳥的日子並不太平

太平鳥服飾的日子並不太平。近期,太平鳥子公司寧波太平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被罰款2萬元。2021年3月,太平鳥就因無法證明一款燃脂褲的面料具備燃脂功能而被處罰。此外,太平鳥在經營上也顯露疲態,面臨“增收不增利”窘境。

3.輕研發重營銷 賣傘起家的蕉下“含金量”有多高

靠賣傘起家的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蕉下)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衝刺“中國城市戶外第一股”。然而,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蕉下的研發支出為7164萬元,佔總營收的3%,而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為11.04億元,佔收入的45.9%。然而,這個讓半個網紅圈都為其帶貨的品牌,雖賺得盆滿缽滿,但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質疑:購買蕉下産品是在交“智商稅”。

4.別把國潮弄成“國炒”

近年來,國潮風從傳統品牌跨界興起,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也有很多商家打着國潮的旗號進行炒作。據報道,不少國潮品牌本末倒置,過分重視營銷,忽略産品質量和産品設計。當野蠻生長的國潮與質量一般、價格虛高、涉嫌抄襲等問題頻繁捆綁,國潮則可能成為頻頻刺痛消費者的概念。

5.港股服飾公司業績分化:運動類一騎絕塵 傳統類黯然神傷?

4月份,港股服飾企業財報陸續發布,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安踏、李寧、特步等運動服飾類企業業績一騎絕塵,營收普遍達百億元量級。而一批傳統服飾企業卻在虧損邊緣徘徊,股價也常年萎靡。

有分析師認為,傳統服飾企業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産都面臨瓶頸,是時候迎來一場變革了。

6.持續虧損,安奈兒童裝賺錢不易

4月18日,以童裝為主要業務的安奈兒發布2022年一季度財報,虧損2804.21萬元。業績虧損對安奈兒來説不算陌生,根據財務數據,安奈兒2021年虧損302.95萬元,2020年虧損4682萬元。

在安奈兒連連虧損的同時,童裝業務正成為森馬服飾、太平鳥等企業發力的第二增長點。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對於線下渠道有着一定的影響,而安奈兒這種直營+加盟的發展模式勢必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業績不佳。另外,隨着童裝業務領域競爭的加劇,安奈兒也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7.科技護膚品,買還是不買

 “科技護膚”是近年來的化粧品行業的熱門話題。在社交&&以及網購&&上頻頻出現的、標榜“黑科技”的網紅護膚品受到消費者們的關注。今年是功能性護膚品的元年,對護膚品需求逐漸理性的消費者們,挑選産品時更加在意産品的技術以及功能。但是,科技感滿滿的護膚品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僅僅為收割一波“智商稅”呢?

8.攬金1455億元 海南離島免稅實施十一年成績亮眼

4月20日,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迎來十一周年。十一年來,作為國家賦予海南的重要政策,極大促進了國人對免稅購物的認知和熱情,成為促進海南旅游購物消費,帶動海外高端消費回流的有力抓手,離島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

9.昔日女鞋巨頭陷入轉型瓶頸期

國內女鞋品牌相繼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其中,素有“女鞋第一股”之稱的星期六虧損7.037億元;三大女鞋巨頭之一的達芙妮凈利潤5270萬港元;千百度凈利潤2734.6萬元。單從數據來看,這些致力於轉型的女鞋品牌均有不錯的成效。然而,達芙妮的扭虧與千百度的止損皆是受益於出售資産,千百度更是在轉型未能獲得收益之際重新加大對鞋履業務的投入,如此,女鞋品牌的轉型真的能奏效嗎?

10.預計本財年凈利跌20% 贏在顏值的無印良品輸在哪兒

近日,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下調2022財年業績預期,預計截至8月底的歸母凈利潤或同比下跌20%。曾在中國市場上如神話一般的無印良品,漸漸落下神壇,與之相對應的,是頻繁被曝出的産品質量不達標、網店客服服務態度差等問題。

(以上綜合稿件來源:證券日報、中國商報、北京晚報、北京商報、半月談等)

【糾錯】 【責任編輯:張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