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運輸與材料成本上漲影響,以低價取勝的快時尚品牌們也將迎來一波漲價潮。快時尚品牌也要貴了,消費者還會買單嗎?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新首席執行官Óscar García Maceiras在財報會議中宣布旗下品牌將調整價格,漲幅或為2%,但其也強調,漲價是有選擇性的,並非全球性上漲。
不僅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要漲價,今年1月,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的首席財務官岡崎健也&&,鋻於原材料和勞動力等成本會長期處於上漲趨勢,集團從3月起提高部分品牌産品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快時尚品牌第一次宣布漲價。數據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等成本問題,2021年8月至12月期間Zara提價23%,平均價格由31歐元升至38歐元(約合人民幣由218元升至267元)。
市場研究公司lectra發布的一份報告&&,由於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在過去一年間大眾市場快時尚品牌的整體平均價格從36歐元上漲到38歐元(約合人民幣由253元漲至267元)。包括H&M、優衣庫、Mango和Pirmark在內的頭部快時尚品牌整體價格漲幅為5%,並且從2020年到2022年兩年間的價格漲幅達8.2%。
頻繁漲價會給快時尚品牌帶來哪些影響?
時尚領域專家張培應對記者&&,快時尚品牌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價格。消費者對於品牌漲價需要一個過渡接受期。但Zara 、優衣庫這些已經有所知名度的品牌,對漲價帶來的影響還有可控空間。
從快時尚品牌過去一年的銷售業績來看,漲價並未帶來過多負面影響。近日,Inditex集團公布了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間的財報。財報顯示,Inditex銷售額為277.2億歐元,同比增長35.8%;凈利潤增長193%,達到32.4億歐元。
有業內人士&&,這些知名的快時尚品牌雖然選擇漲價,但也是有策略的,並非單純提價。品牌從推出更高端的産品入手,讓消費者自願支付更多的費用。通過提升高端産品品類來達到漲價的目的,可以有效地在不損失消費者對於産品認同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利潤水平。
雖然策略性漲價,並未對品牌帶來過多影響,但也有網友喊話,漲價的同時也要把産品質量提升上去。近日,Zara一款夾克被曝出“以次充好”罰款7.6萬元。天眼查顯示,2021年,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被行政處罰五次,均和産品質量有關。而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正是Zara在中國的運營公司。
近年來,快時尚品牌産品質量屢遭詬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漲價潮無法避免,但在提價的同時也要保證産品的質量,處理好和消費者的關係。
此外,漲價對缺乏知名度的新興品牌和獨立品牌也將帶來一定的影響。隨着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些新興品牌也要被迫提高價格。而消費者對於購買新興品牌的興趣不大,此番被迫漲價或影響其進一步發展。業內人士&&,當下新興小品牌要做的是增加曝光量,以此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