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中國丨與時代同頻共振 用行動書寫“何以立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29 10:56:09
來源:新華網

外企在中國丨與時代同頻共振 用行動書寫“何以立邦”

字體:

新華網北京1月29日電 題:外企在中國丨與時代同頻共振 用行動書寫“何以立邦”

記者 宮曉倩

“具有偉大的理想,出以堅定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奮鬥,才有驚人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眾多外資企業紛紛涌入中國市場,他們懷抱着偉大的理想,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尋找機遇、播撒汗水,經過了多年的不懈努力,收穫纍纍碩果,成為中國經濟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這其中,立邦是眾多奮鬥者的一個成功縮影。作為塗料行業領軍者,立邦中國用三十多年的時間,為客戶刷新美好,為企業擘畫藍圖,也為行業注入強勁動力。在這個過程中,它用行動書寫着一個問題——何以立邦。

懷抱着回饋故鄉之心 加入投資建設的“大營”

何以立邦?首先,立邦的名字便飽含深意。

立邦,隸屬於立時集團。作為集團創始人,吳清亮先生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國潮州,受父母的影響,對中國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

立時集團創始人吳清亮先生題詞“服務人民” 

上世紀70年代後亞洲經濟起飛,到處都在大興土木,讓吳清亮的塗料事業蒸蒸日上。懷抱着回饋故鄉、服務社會之心,吳清亮決定要在故鄉投資建設,將好的産品和技術帶回中國,造福⼈民。1990年中國與新加坡建交,加速了立邦進入中國的進程,“建立邦交”也成為了“立邦”名字背後的寓意。

1992年,立邦正式進⼊中國。彼時,中國很多産業正在“摸着石頭過河”。很多外資公司就曾因水土不服,發生退出的情況。在中國塗料市場的起步階段,大眾還沒有塗料的概念,立邦也曾在大規模投資後,面臨了一段嚴重的虧損。

行路難,行路難,但立邦堅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帶着十足的誠意,立邦借助立時集團其他子公司的盈利支持,持續加碼在華投入,不言退縮。

時代眷顧奮進者。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立邦逐步成為了中國塗料的領軍品牌,中國也成為了立邦塗料最重要的産地和市場。2008年,吳清亮憑藉對故鄉的深厚貢獻,榮登廣東省“改革開放30年華人慈善30人”榜單,為立邦中國的代代人才樹立榜樣。

“‘在中國,為中國’是立邦不變的發展戰略。”立邦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鐘中林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介紹説,“我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並且走到今天,根源是對中國市場不變的信心,以及對自身品牌不斷的打磨。三十多年來,立邦根植中國,一步一步成長,始終踐行吳清亮先生的回饋故鄉之心,以色彩為橋,持續為⼈們刷新美好的未來。”

深耕不輟 把“奮鬥”刻進企業基因

愛默生曾説:“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價——奮鬥。”

奮鬥,正是立邦中國勇立潮頭的強勁勢能,也是“何以立邦”最濃郁的底色。

回顧來時路,立邦把“奮鬥”刻進企業基因,憑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敏捷的行動力,見證、參與、推動並引領了中國塗料行業的發展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遷。

1992年,立邦註冊在華第一家公司:立邦塗料(廣東)有限公司

1993年,在大多數老百姓還在使用白灰漿刷墻時,立邦將在新加坡備受歡迎的兩款乳㬵漆産品引進中國。憑藉強大的耐擦洗性和附着力強,乳㬵漆很快成為墻面漆的主流,進⼊快速發展時期。

然而,初入中國的立邦還寂寂無名,單靠進口漆來拓展市場是遠遠不夠的。為此,立邦做出重要決策:實現本土化生産。

“我們不分晝夜地反復試驗、不斷地試生産,終於讓立邦美得麗內墻乳㬵漆正式投産——這是立邦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這段奮鬥歷史也牢牢打下了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鐘中林説。

與時代同頻共振 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之基

何以立邦?與時代變革和市場消費趨勢始終同頻共振,贏得消費者認可,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如果説,立邦最初的成功是因為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那麼此後的成就則在於與消費者需求緊緊相聯。九十年代末,隨着商品房的發展,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大白墻”,而開始更加關注色彩和品牌。1998年,立邦提出了“立邦漆,處處放光彩”的口號,以色彩豐富的水性塗料,掀起了中國墻面家裝“以色換白”的時代變革。此後不久,消費市場環保風潮颳起,立邦中國也順勢在行業內首創“凈味”系列産品,讓“零VOC”、“健康環保”等概念進入大眾視野。

從塗料銷售的長期反饋中,立邦逐漸洞察到消費者需要的是從底到面,更高質量的全層涂裝體系的需求。同時,立邦的涂裝也已經參與到每個中國家庭的重要人生節點,從第一次新房裝修,到因為新的家庭成員加入而翻新——涂裝,讓無數中國家庭的生活被點亮。由此,2011年,立邦提出了“立邦,為你刷新生活”的全新品牌主張,並首次推出“立邦刷新服務”,開啟了“不用你動手”的專業墻面涂刷服務先河。

2022年,在深耕中國三十年之際,立邦的品牌主張再度升級為“立邦,刷新為你”。這既是刷新賽道的拓寬,也是傳遞價值的縱深。鐘中林&&,新的品牌主張意味着立邦刷新的遠不止於生活空間,還有工作空間、出行空間、城市空間等更廣闊的天地;同時在為消費者、行業客戶、涂裝産業、政府和社會大眾等更多的“你”傳遞價值。

三十而立,站在新的起點,立邦的腳下是一條更加成熟的路徑,眼前的方向越發清晰。與此同時,企業對國家、社會、行業及消費者的責任也更加深重,催促着立邦快馬加鞭,以可持續的發展思路加速前行。

“一縱一橫”雙向發力 延伸可持續價值鏈條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何以立邦?

“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舉措不僅在環境層面,也延展至産業和社會層面。”鐘中林介紹,面對“可持續”議題,立邦從“點狀”布局,到將點連成線,在“一縱一橫”兩個維度發力。

縱向上,立邦秉持“永續大地精‘彩’”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産品全生命周期深度踐行減碳責任,從産品原料、施工工藝、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多個層次來構建綠色産品的深度。目前,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充分獲得市場認可的綠色産品。同時,立邦在企業內部推動綠色行動,引領全價值鏈綠色轉型。

橫向上,立邦的可持續發展與産業上下游的每一位利益相關者緊密銜扣,協同並進。“對於立邦自己,我們最引以為榮,也獲益良多的就是對産業人才的賦能。”鐘中林説。據悉,通過2009年成立的産業人才發展中心,立邦已累計輸送了40萬的産業人才,點亮了無數技能青年的職業夢想。

鐘中林&&,“這些年,立邦由內而外地延伸和突破可持續價值鏈,讓産業、社會和自然的獲益成為我們長久的驅動力量。”

面向未來 自我刷新

何以立邦,這不僅是企業緊跟時代的必答題,更是立邦未來發展的永恒課題。面向未來,成功的根源不僅在於對消費者和客戶的重視和洞察,更需要體系化地思考“自我刷新”。

鐘中林&&,中國塗料行業的未來一定是“科技的”。因此,立邦要用科技讓涂裝過程更優、更簡;通過工具創新,讓涂裝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時,完善的涂裝體系是一個大的生態,需要很多合作夥伴的參與,讓産業形成合力。正如立邦的願景,用科技構建最賦價值的生態&&,成為整體涂裝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這離不開每一位立邦人的支持。在立邦,最重要的就是人。正如鐘中林所説“每一位員工都是立邦最重要的財富與支持者。”

時代答卷仍在待續,面對未來,立邦將在奮進的道路上繼續與時代共頻共振,用行動書寫“何以立邦”。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