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博鰲12月4日電(任禹西)12月2日至5日,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作為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2023中國新消費發展大會於3日在論壇期間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發表了題為《一個基於食品消費的三維度分析模型》的演講,為食品消費市場帶來 啟發。
張永建認為,食品消費的替代性、跳躍性、支出硬約束和購買的便利性等直接影響消費者的粘性。因此,客觀了解和準確把握消費偏好及需求,抓住消費這個關鍵環節,有利於企業尋找市場、尋找消費者、選擇研發方向、進行成本設計和開展市場營銷等,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和市場競爭能力。“此外,消費者在食品選擇的主要過程中,在“需要、好吃、有效、買得起”等一系列有客觀認知的支配下,先後經過“預期、了解、嘗試、對標、鎖定、支付、消費”的過程。因此,食品消費“偏好&支出&結構”的三維度分析模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在論壇現場,張永建首先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開展的一個“食品消費選擇偏好”的開放調查情況。據悉,該調查獲得了2705份有效數據。其中,消費者對食品消費最關注的前11個關鍵詞是:味道、安全、營養、健康、添加劑、日期(保質期、賞味期、過期、生産日期、儲存期等)、糖、低量(低添加、低加工、低糖油鹽)、監管、脂與脂肪、“零”(零添加、零糖、零脂等)。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糖、油、鹽的關注比例分別為24.3‰、13.6‰和6.2‰。可以看出,消費者在選擇食品的過程中,會將健康作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張永建指出,食品消費需求的底線邏輯正在發生改變,從以能量需求為主向滿足多種複合需求轉變,這些需求可以概括為“六化”,既安全化、營養化、功能化、便捷化、精緻化和個性化。這些需求是我國食品産業轉型升級完成“雙轉變”的重要內容和標誌。
在“偏好+支出+結構”的三維度分析模型中,第二個維度是指消費者對食品消費支付的變動狀況。張永建&&,在對“十三五”-2022年期間的城鄉居民每人每天食品消支出的測算顯示,全國居民消費呈增長態勢。
關於第三個“結構”維度,張永建分享了他的一些相關研究和觀察結果。他介紹,對家庭十類食品消費的結構變動測算中顯示,“十三五”期間,從全國範圍看,禽類、蛋類、水産品、幹鮮瓜果、奶類、糧食和蔬菜及食用菌等都有所增長,其中,禽類、蛋類、水産品和幹鮮瓜果的增長率達到兩位數;食糖基本持平;肉類和食用油有所下降。此外,2022年與“十三五”初期階段相比,家庭十類食品消費的結構變動分析顯示,佔比增長的有肉類、禽類、水産品、蛋類和幹鮮瓜果;佔比下降的有糧食、蔬菜及食用菌和奶類;持平的是食糖。
張永建&&,通過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一是消費者的健康認知更加直接地影響着食品消費選擇;二是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三是收入結構和支出結構對食品消費影響顯著;四是食品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蛋類、禽類、水産品等持續增長;五是除部分消費群體之外,是否存在整體性的食品消費升級的判斷需要斟酌;六是中低收入人群食品消費支出增長率雖然比較高,但由於基數較低,其絕對值仍然不顯著,可是對品牌仍有早期植入的意義;七是食品企業及其産品市場與消費者認知有明顯關聯;八是食品消費支出差異是研發和定價的硬約束;九是支出與需求變化促進並推動了食品産業“雙轉變”的發展;十是“雙轉變”是多種因素推動和多個支撐發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市場和企業無疑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因素。
張永建專業的分析和精彩的演講內容贏得了在場嘉賓熱烈的掌聲。
為期4天的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中國貿促會海南省委員會承辦。作為分論壇之一,2023中國新消費發展大會圍繞激活消費引擎、穩定消費信心以及推動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等方面邀請政産學研嘉賓展開探討,為消費“主引擎”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