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投資跑出上揚曲線——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企業家信心看中國經濟潛力-新華網

加碼投資跑出上揚曲線——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企業家信心看中國經濟潛力

2023-03-31 18:07:27 來源: 新華網

 

3月24日拍攝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新華網海南博鰲3月31日電 題:加碼投資跑出上揚曲線——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企業家信心看中國經濟潛力

  新華網記者 李函林

  新的春天,意氣風發。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再次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經濟的一扇生動窗口。

  書寫奮發有為姿態,展示合作共贏底色。與會嘉賓紛紛看好中國創新活力與開放紅利,對中國經濟未來充滿期待,用加碼投資寫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釋,以實際行動對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

 活力之源:共享發展機遇

  溝通、交流、研討……今年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論壇年會首次完全恢復線下會議,共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參加本屆年會。會場內座無虛席,會場外人頭攢動、排起長隊。

  論壇年會中涌動的腳步,見證着中國經濟復蘇穩步前行。

  開年以來,隨着疫情防控進入“乙類乙管”新階段,我國各地呈現出“忙起來”“熱起來”的景象,各類經營主體活力逐步釋放,外資企業加緊布局中國市場。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1至2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8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吸收外資實現開門穩,彰顯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時隔三年再次參加年會,和新朋老友相聚非常激動。”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的話語代表了年會上許多外資企業家的心聲。

  “我們在無錫射頻工廠二期項目的廠房和設備已準備就緒,最近將實現首個樣品出貨量産。”孟樸説,射頻前端是無線通訊的核心,把這項業務在中國的産業做大做強,將助力中國5G發展。

  “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將為高通及其合作夥伴提供更多發展機遇,也讓企業對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充滿期待。”在孟樸看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今年中國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等信號令外界充滿期待。在與會嘉賓看來,《政府工作報告》把“外資”單獨列為一項重要內容,釋放了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的強烈信號,這讓跨國企業清晰看到,開放的中國大市場將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近年來,我們在科創中心和生産基地建設、數字化升級、供應鏈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40億元。上海虹橋科創中心和安徽淮北生産基地計劃於今年投入生産和使用。”扎根中國近三十年的僑資企業、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潤金“看多”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蹄疾步穩的中國市場。

  “完美在華業務發展目標應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目標相契合。例如,近年大灣區軟硬體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才隊伍不斷匯聚和提升,持續煥發勃勃生機,讓僑資企業看到了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和前景,我們更有決心將投資的步伐邁得更大。”古潤金説,“作為馬來西亞華裔,我們一直充滿信心。”

  外資看好中國、投資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市場的超強韌性和巨大吸引力。

  國際機構紛紛看好中國經濟前景。自2022年年底開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中國經濟全面回升將産生龐大的“外溢效應”,凸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的作用。

  創新之道:開闢競爭優勢

  “新興技術應用熱土”“全球重要創新高地”……2023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這些詞語成為與會人士描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力的“高頻詞”。

  熱詞背後,是共識與趨勢。

  “作為最早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之一,我們是對外開放的受益者。目前英特爾中國區營收佔全球營收的27%左右。”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説,中國有全球最大的5G網絡,算力規模排在世界前列,在雲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不斷涌現,推動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公司生産的半數PC芯片在成都工廠封裝,未來我們還將努力擴大産能。”王銳&&,成都海關對出口監管模式進行創新,為企業量身定做‘客帶貨’的出口通關模式,幫助産品在下線22小時內便運輸到馬來西亞工廠倉庫,對全球供應鏈的正常流轉提供了有力保障。這都是英特爾持續加大在華投入的重要理由。

  “作為數字經濟産業重要支撐,中國推動了半導體産業蓬勃,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技術創新的升級。未來,數字化轉型將為企業發展和合作共贏打開廣闊空間。”王銳説,“中國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和極具活力的産業生態,我們對於中國經濟向好的勢頭充滿信心。”

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推進數字經濟”分論壇。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隨着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産業轉型升級有效有力,為引資結構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2022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升至第1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

  從前兩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的行業結構來看,高技術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68.9%,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3.3%。引資結構持續優化,來華外資越來越多地在高技術産業布局深耕。

  創新沃土進而轉化為投資熱土,是外資加碼中國的必然邏輯。“通過公司設立的風險投資基金,高通已經在中國投資了超過75余家極具前景的初創企業”,孟樸説,這些企業正在開發令人振奮的創新技術和産品,將有助於塑造數字化未來。

  全球投資者通過“真金白銀”的持續“加碼”,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共贏之路:拓展合作通途

  國內投資活力十足,海外投資同樣跑出“加速度”。

  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一帶一路”成為嘉賓熱議的話題。

  “近五年來,中國能建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累計簽約超過5000億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説,今年國際基建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正在造福沿線各國群眾。“在非洲,我們正在建設安哥拉凱凱水電站,建成後可滿足安哥拉40%以上的供電需求;在南美洲,我們正在建設世界最南端的水電站——阿根廷基賽水電站,建成後將滿足150萬阿根廷家庭的生活用電。”宋海良説。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571.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

  積極推進開放合作,是國內外企業界的高度共識,這也是與會認識相聚博鰲亞洲論壇的動力所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融入世界、造福世界,方能在優勢互補中共同發展,在見賢思齊中增強活力動力。

 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舉行。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的年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指出,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2023年亞洲經濟體整體復蘇步伐加快,預計增長率為4.5%,成為世界經濟暗淡圖景中的亮點。

  “中國給不確定世界帶來確定性”。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經濟治理風格穩健,增長目標適當,發展前景可期,讓國際社會吃下了“定心丸”,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寶貴的確定性。

  起跑即衝刺,開局看信心。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折射出的中國對外開放、合作共贏的生動景象,正為世界經濟帶來一陣溫暖的春風。

【責任編輯:趙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