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博鰲11月26日電(徐寧)11月25日-28日,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論壇期間,舉行了以“重塑産業結構 激活發展動能”為主題的2022中國城市産業發展論壇。
城市發展,産業是支撐。城市和産業互促共贏,産業與城市良性互動,是一個城市向上發展的動能所在。活動現場,政府部門代表、各行業的優秀企業、著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城市發展背後的産業活力,破譯城市創新發展的密碼。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産城人融合共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人民城市的實現,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離不開産業經濟這一基礎因素,離不開産業升級這一驅動力量。

新華網監事會主席譚玉平
産業興則城市興,産業強則城市強。“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加強産業創新,着力推動産城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條新時代産、城、人融合共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新華網監事會主席譚玉平在致辭中説,作為網絡新聞傳播的國家隊、主力軍,新華網長期關注城市産業發展,挖掘典型案例,宣傳生動實踐,助力建設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活力的人民城市。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認為,城市對於人們的吸引力,除産業容納度和經濟規模外,人文底蘊、休閒旅游也是越來越突出的內容,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傳承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比如四川成都就將城市文化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福州的三坊七巷、廈門的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杭州的良渚文化新城,都是城市發展中注重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文化遺産再次賦能城市産業發展的典範。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楊宜勇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為題發表視頻演講。他認為,企業家如何把握區域協調發展的大勢,如何在當地擔當起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手,十分關鍵。“企業家要講正氣、走正道,做到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要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做強特色主導産業 打造産城融合典範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型城鎮化大背景下,産城融合逐漸成為不少地方産業和城鎮發展的主導型規劃——“以産興城、以城聚産”的發展方式,使新型城鎮化呈現人與自然、城鄉與産業和諧共處的生動畫面。

麗江市委常委、副市長肖健
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要堅持因地制宜,不斷打好“特色牌”。麗江市委常委、副市長肖健説,麗江市緊緊圍繞“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三個發展定位,通過全市一盤棋統籌規劃、上下一體化聯動推進,闖出了一條高原特色農業促增收、清潔載能産業助發展、文化旅游産業增效益的一二三産創新轉型發展之路。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委常委、副縣長邱永豐
“日新之謂盛德”。改革創新始終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鹽池素有“西北門戶、關中要衝”之稱,自古就是西北商賈雲集之地。立足新發展階段,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委常委、副縣長邱永豐在推介中&&, 鹽池縣依靠區位、資源、産業等優勢,建立了“1+4+X”農業特色産業體系。同時,聚力發展新型材料、現代化工、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灘羊牧草、綠色食品、生物健康、文化旅游、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十大重點産業”,高標準布局現代化工、清潔能源、新型材料三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構建“風光火儲輸”多能互補新能源格局。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志方
城市發展,産業是支撐。主導産業的確定及推動方式,則考驗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德清是一片創業創新的發展熱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志方在現場推介中説,德清積極構建國家級湖州莫幹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國家級莫幹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和省級浙江德清經濟開發區“三大高能級&&”聯動發展,全力培育“5+N”現代産業鏈,以大産業大&&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2022中國城市産業發展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一級巡視員田雨、湖北省安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時運泰、秦皇島喬氏實業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喬元栩、雲南省保山市茂鑫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春成等嘉賓,就“産業引領,激發鄉村振興”“産業賦能 讓城市更美好”兩大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與交流。
為期四天的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通訊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承辦。作為論壇分論壇之一,2022中國城市産業發展論壇探索研究新形勢下中國城市産業創新發展的新邏輯、新引擎,為全國城市轉型升級、招商引資提供實戰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