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井岡山8月5日電(石海平) 8月5日,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在江西井岡山舉辦。
在本次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來自多個能源細分領域的嘉賓圍繞“構建新型電力係統 推動能源行業低碳發展”主題分享各自觀點,介紹企業實踐,為電力減碳發展貢獻了智慧,為能源綠色轉型探索了路徑。
當前,中國“富煤少油”的能源稟賦決定以煤為核心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同時,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又存在不可預測性、不穩定性等特點。這也就決定了必須要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基礎上,來推動能源低碳轉型。
對此,如果新能源首席財務官康梁表示,在從傳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風電、光伏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容易忽視的機會是,用戶側分布式的消費級能源解決方案。“我們做的主打産品是基于移動長頸的,房車、遊艇、小木屋這些是離網的,如果採用能源的獨立自主,通過光伏+儲能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思路。這樣的應用場景其實非常多。”
在港華能源技術總監黃彬看來,減碳要因地制宜。“港華能源依托于港華集團的40萬工商業燃氣用戶,我們會宜氣則氣,宜電則電,保證穩步推進安全減碳。”
能鏈智電副總裁于翔則認為,需要通過更多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新商業模式的整合來服務用戶。“我們服務著三萬多家充電站。儲能的材料應用、安全、品質其實能夠應用到這個場景來,但是需要用市場的方式,以及政策的引導。”
構建新型電力係統,需要在電能的産、送、用全鏈條加大投入力度,從長遠來看,這是推動電力行業高品質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要之舉。
黃彬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方面,零碳園區、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以及數字化去碳,是港華能源的三個核心技術。
于翔認為,在消納層面要有更多的光儲結合。“現在大家説光儲充,我們為什麼不能改一個詞叫光儲用?”在他看來,各種各樣的環境,都是用。這個“用”,除了原有的增容和價差的商業優勢之外,還可以用在碳中和交易。“這是未來新能源的推廣,以及新電力網絡架構能不能快速推廣下去的關鍵。”
“消費者需要一套面向消費者的作業系統,來更好地管理能源的獲取、使用,尤其是使用環節。”康梁説,在各種各樣電器裏,如何優化能源,如何控制它的每一度電,我們在這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和技術實力,希望真正滿足從硬體、硬體組合、作業系統層面的需求。“我們相信,這個是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也是能夠整個橋接中國上游的先進技術、研發、生産、制造能力,讓消費者真正得到滿足。”
為期三天的中國企業家井岡山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作為分論壇之一,“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以“聚力凝心,綠創未來”為主題,政府、企業、學者等多方匯聚,為實現“雙碳”目標探尋企業發展和産業升級之道,共同作答綠色發展這道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