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綠創未來 “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8/05 15:19:44
來源:新華網

凝心聚力 綠創未來 “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舉行

字體:

  8月5日,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在江西井岡山開幕。論壇緊緊圍繞“凝心聚力,綠創未來”的主題展開,嘉賓們從不同角度闡述觀點,碰撞思想,共同探索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低碳時代全面到來 綠色發展已成大勢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綠色成為經濟發展的底色,美好成為人民心中的期盼。

  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表示,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是一個大機遇,能夠促進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促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聚力凝心,團結力量,大家共同攜手是我們能夠做好這篇文章的一個關鍵。”

  “達峰容易,科學達峰不易;中和難,持續中和更難。”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認為,“達峰是發展問題,核心是解決發展中的結構調整問題;降碳是技術應用問題,把能源和資源的節約放在首位,把先進技術係統地應用好是關鍵;脫碳是技術革命問題,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工藝流程、生産過程、經濟增長脫離’碳排放’;中和是産業協同、産城融合、區域聯動問題。”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范鐵軍説,“低碳發展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勢不可擋,加快行業各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勢在必行。”

  企業是踐行雙碳目標的最重要主體,這不僅來自于外部壓力,內生動力也至關重要。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委會副秘書長方健指出,開展“雙碳”工作目的在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最終將自身打造一個環境友好型的企業,樹立品牌形象,獲得大眾認可。

  減排不是減生産力 科技創新助力可持續發展

  實現“雙碳”目標,必須處理好的關係之一是發展和減排的關係。中國五礦長沙礦冶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雷志剛認為發展是要務,減排是為了保持發展的可持續,平衡這二者的關鍵是科技創新。

  減排不是減生産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堅鋒介紹了新余鋼鐵的做法,一是降庫存,二是降成本,三是調結構,四是提品質,五是強管理,“堅持這15字方針,謀求持續、低碳發展之路。”

  濟民可信清潔能源公司副總經理祝建東介紹了企業利用新技術改變江西高安地區的陶瓷産業的能源供給模式的案例,“我們創造性的解決了煤炭高效化和清潔化利用的難題,解決了高安的陶瓷産業污染問題,對于我們來説,這是很好的典范。 ”

  優化能源應用 推動電力行業高品質發展

  構建新型電力係統,需要在電能的産、送、用全鏈條加大投入力度,從長遠來看,這是推動電力行業高品質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要之舉。

  港華能源技術總監黃彬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方面,零碳園區、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以及數字化去碳,是港華能源的三個核心技術。

  能鏈智電副總裁于翔認為,在消納層面要有更多的光儲結合。“現在大家説光儲充,我們為什麼不能改一個詞叫光儲用?”在他看來,各種各樣的環境,都是用。這個“用”,除了原有的增容和價差的商業優勢之外,還可以用在碳中和交易。“這是未來新能源的推廣,以及新電力網絡架構能不能快速推廣下去的關鍵。”

  “我們需要一套面向消費者的作業系統,來更好地管理能源的獲取、使用,尤其是使用環節。”如果新能源首席財務官康梁説,在各種各樣的電器裏,如何優化能源,如何控制它的每一度電,“我們在這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和技術實力,希望真正滿足從硬體、硬體組合、作業系統層面的需求。”

  為期三天的中國企業家井岡山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作為分論壇之一,“碳達峰 碳中和”創新發展高峰對話以“聚力凝心,綠創未來”為主題,政府、企業、學者等多方匯聚,為實現“雙碳”目標探尋企業發展和産業升級之道,共同作答綠色發展這道命題。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