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燕委會組織以線上視頻的形式召開《燕窩肽》團體標準第一次起草工作會議。本次會議召集了監管部門、高校、行業領軍企業等單位,群策群力,徵集燕窩肽標準要求與建議。參會單位包括:廈門市食品藥品評審認證與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江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及燕之屋等7家企業。
中國是燕窩主要的消費國,隨着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更加注重營養、健康、食用便捷等需求。燕窩市場亦隨之不斷發展,對産品更新迭代,燕窩産品品類不斷增多。隨着燕窩産品的創新和加工技術的提升,生物酶解技術也被應用於燕窩的加工中,隨之誕生了“燕窩肽”。燕窩肽,指的是燕窩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制取的小分子活性物質,其承襲了燕窩所有的營養成分以及功效,而且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因每家企業的內控標準和質量控制嚴格程度不同,目前燕窩肽無統一的質量標準,導致市面上産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本次會議針對這一現象召開,旨在通過團體標準的編制,規範燕窩肽的相關應用,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在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燕委會王強會長提出,制定標準應以高標準、高質量、高規範為宗旨,通過建立科學的標準,為企業建立基本的秩序及準則,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燕窩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作為燕窩行業頭部企業及《燕窩肽》標準的牽頭單位,燕之屋副總經理、燕窩研究院總監范群艷在會上&&,燕之屋24年來一直致力於燕窩的研究,並引領燕窩行業不斷開創新品類燕窩産品,將科研、開發、設計創新緊密結合,有力地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融合。在此基礎上,燕之屋牽頭起草《燕窩肽》標準,旨在建立燕窩肽的質量標準,對於規範燕窩肽(的生産與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産品更加透明化,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識別燕窩産品的優劣性和價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燕窩産品。
為升級燕窩品質,推動燕窩的基礎研究,燕之屋堅持通過技術創新,建立了燕之屋燕窩研究院,並於2022年獲評“福建省企業技術中心”,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以及江南大學、廈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廈門海關技術中心等高校機構專家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旨在推動燕窩的基礎研究、以及營養功效等科學範疇的科研活動。今年1月,燕之屋燕窩肽研究中心成立,旨在開拓燕之屋在燕窩肽酶解技術、活性成分與功能研究、消費品研發、標準化等方向的新賽道。“燕之屋燕窩肽研究中心”的揭牌,不斷突破技術壁壘和實現科研原創性,同時讓科技創新活力為燕之屋産品做硬實力背書。
圖:“燕之屋燕窩肽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會上燕窩行業各企業代表、高校專家教授、監管單位專家等亦各抒己見,圍繞燕窩肽的加工工藝、關鍵指標的選擇、限量標準的設定等內容進行了探討溝通,對《燕窩肽》團體標準編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建設性意見。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陳茂深副教授對江南大學在燕窩領域及燕窩肽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和交流,借助學科優勢及科研力量助力《燕窩肽》標準的起草工作。廈門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李紅衛副教授多年來深耕於燕窩的研究,對燕窩中的活性成分唾液酸等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李教授&&,燕窩産業目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隨着産品的多樣化和新形態燕窩的不斷呈現,也對燕窩産品質量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促進燕窩産業良性發展是學術界、業界等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此外,廈門市食品藥品評審認證與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評審專家范崇從市場監管的角度對産品的屬性定位、生産車間環境、標籤法規要求等方面作出建議。
為促進大健康産業的整體水平提升,科學規範、引導燕窩産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與會專家及業界代表共同倡議:積極推動《燕窩肽》團體標準的制定,通過“産、學、研”合作,不斷提升燕窩産品的品質與技術含量,共同合作促進燕窩産業的高質量發展,為燕窩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貢獻力量,滿足消費者對燕窩安全、健康、營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