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一顆心與一個夢-新華網

董明珠的一顆心與一個夢

2022-03-09 10:57:12 來源: 新華財經

2022年的3月5日,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順利召開。作為人大代表站在全國兩會會議現場的董明珠依然精神飽滿、目光如炬。

在今年的兩會上,她着眼企業與員工的需求,繼續提出提高個稅起徵點、建立家電産品安全使用年限強制性標準、加大企業自主培養人才保護力度等提案,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話題。

對於外界來説,似乎比起人大代表,她更為人所熟知的是身份是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鐵娘子董明珠”是一個智慧與膽識並存、敢鬥敢拼的形象。在她的帶領下,格力排除重重困難衝破銷售額千億大關、兩千億大關,發力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精密模具、通訊設備、醫療設備等領域,以自主創新持續穩固格力在行業的領軍地位。

陪伴格力走過三十年風雨的她,已經與格力這家企業緊緊&&在一起,向着同一個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夢想前行。

這是一顆拼勁十足的“奮鬥心”

“金句女王”董明珠有一句響徹空調行業的名言:“完美質量是鬥爭出來的。”

“鬥”這個字成為了她的人生符號,與完美質量鬥,與困難挫折鬥,與人生坎坷鬥。董明珠身上那股不服輸的鬥爭精神,頗有些“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意味。

這顆奮鬥心也深刻影響着格力全體員工和格力産品。為了空調機身和導風板之間0.8mm的工藝接縫,董明珠和格力研發人員可以奮戰4個月;為了降低排放、實現雙碳,董明珠斥億元鉅資,十年長跑,只為研發出“零碳源”空調系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有一顆奮鬥心的董明珠拒絕向命運認輸,站在時代的浪尖活出風采。在她的自傳《行棋無悔》中曾談到,南下初入格力時,正是空調行業“銷售決定生存”的頂盛時期,當時空調廠普遍認為只要嘴皮子夠溜、聲音夠亮,空調就能賣得好。當時的海利空調廠也是如此。

董明珠卻認為“沒有質量做支撐,營銷就是行騙”,於是她與質量鬥,也技術鬥,與銷售鬥。其他銷售不敢接的單她敢,她憑一己之力拉回了價值42萬的貨物;別人不願接的活她接,在公司的危機時刻力挽狂瀾,成就一段佳話。

董明珠用這顆奮鬥心,鬥出了男性職場的桎梏,鬥出了自己精彩傳奇的人生,鬥出了格力的一片新天地,鬥無止境,其樂無窮。

堅守、責任、奉獻

董明珠曾在一次採訪中説道:“有奉獻精神的人才能有凝聚力,錢再多也不能凝聚人。格力電器的領導必須要具備這種品質。”

2020年疫情突起,給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的動蕩。空調行業也不例外,格力作為空調行業中的領軍人物首當其衝。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董明珠帶領格力電器響應社會號召,緊急生産口罩、測溫槍、移動P2+核酸檢測車等抗疫産品,並召集格力研發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在原有技術積累的基礎上緊急攻關,僅用55天就研製成功這款可殺新冠病毒的“獵手”空氣凈化器,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格力移動P2+核酸檢測車已駛向五湖四海,最近它的身影出現在了“東方之珠”香港。

也許是“霸道女總裁”的光環太盛,成為了一種標籤,但她最喜歡的身份是“中國企業家”。

大眾並不知道,每年董明珠都會親自送應徵大學生入伍,在她身上有着一股軍魂。在2021年的大學生應徵入伍儀式上,她對入伍大學生寄言:“穿上軍裝,就要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希望你們在當兵的過程中塑造和磨練意志,為國家建設做貢獻。你們要繼續保持格力人勇於拼搏、甘於奉獻的精神,在部隊中敢拼敢贏、爭當先進,格力永遠是你們的後盾,我們為你們感到自豪。”

面對這樣一群朝氣蓬勃,滿腔熱血報效祖國的年輕人,她似乎不再是商場上叱吒風雲的“鐵娘子”,而是一位滿懷關切的大家長,期待着他們羽翼豐滿、展翅飛翔。

在格力有這麼一句標語“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每當員工路過便銘記一次,這是格力的堅持,也是董明珠恪守的信條。

“小小”董明珠的“大大”夢想

很難想象在董明珠“小小”的身軀裏蘊藏着巨大的能量,十年如一日地朝着一個夢想日夜兼程——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8個字,讓董明珠與格力為之不斷奔跑。作為一家空調製造企業,揚帆遠航海外需要更強的核心競爭力。董明珠帶領全體格力人堅守這一個夢想,誓要讓“好空調,格力造”這張中國製造名片響徹海內外。

這一個夢想,從堅守質量開始。董明珠堅持讓每一位消費者都用上優質産品,她曾經説過:“‘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不是口號而是使命。”

格力能夠成為行業內首個推出“十年包修”承諾的企業,是極致工藝的水到渠成,也是董明珠對格力産品的絕對信任,這份果敢與魄力,這背後所承擔的壓力,絕非一個普通人能輕易做出的。

事實上,早在1995年,格力就建立了獨一無二的篩選分廠,堅持從源頭做起,用高標準、嚴格的眼光,精選最優質的産品給每一位消費者。幾十年的品質堅持,帶給格力“嚴於律己”的氣質,這是董明珠敢打破行業瓶頸的底氣,也支撐格力昂首闊步地邁向國際市場。

在今年人大上,董明珠再次提出要盡快設立國家知識産權法院,這是她的肺腑之言。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需要被保護,曾經我國充斥着大量“山寨産品”,許多高精尖技術也來源於國外,“中國製造”更多層面是指産品加工再出口。然而科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關鍵,“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想要讓中國製造企業在海外市場佔據有利地位,就必須要用過硬的實力説話,只有讓世界人民都認可,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站穩腳跟。

“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何談真正的製造大國?”董明珠在談到自主創新時,這麼説道:“我們一直認為我們中國是製造大國、人口大國,但是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何談真正的製造大國?我覺得迫使我們的不僅僅是為我們的消費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一種使命和責任需要。”

董明珠極為重視技術研發,不僅承諾為員工分房,盡力保證研發人才福利,還專門成立研究院,與各高校合作研發項目。全球首創的“零碳源”空調系統,就是格力與清華大學研發團隊合力完成的。

就像她年輕跑銷售時天天纏着技術問情況一樣,已經成為董事長的董明珠,儘管日理萬機,也依然會時刻關注技術研發,親自過問了解。每每出席活動,都能聽到她介紹自己公司的最新技術,雖然被網友調侃“董小姐又來賣貨了。”但如果不是對技術點的掌握,她如何能侃侃而談、輕鬆賣貨?或許比起調侃,更應該看到她不斷學習、重視科技的態度。

選擇決定命運,格局決定結局。自主創新是貫穿格力始終的血脈與基因,如今的格力每年都會新增不少國家專利,中央空調機組更是中標了不少超級工程項目,北京冬奧會、大興機場以及海外工程中都有格力空調的身影。格力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自主研發生産壓縮機的企業,真正把核心技術掌握在國人手上。

董明珠把終生都奉獻給了她熱愛的事業與夢想,儘管她一年忙碌到頭,幾乎沒有休息,錯過了不少人生風景。但正如她所言:

“即使站在了山頂,頭頂還有星空。”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