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松喜迎八方客,綠茶香溢五洲隆。壬寅虎年的早春,註定將成為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閃亮坐標。在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時節裏,四海賓朋齊聚安徽黃山,與中茶公司共赴一場“來自春天的約會”。
2月27日下午,中茶“新春 新茶 新氣象”2022綠茶發布會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名優綠茶核心産區的政府、企業代表及茶行業專家200多人濟濟一堂,齊襄盛舉,不僅共同見證了中茶特選名優綠茶系列新品的驚艷亮相,也深切領略到中茶乃至整個中國茶産業闊步邁入新高速發展期的強勁脈動與時代風采。
新品發布會秒變“嘉年華”
“別苑黃山外,仙城北斗傍。不遠千萬里,相聚品茶香。”以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五言絕句開篇,中茶副總經理趙平原在發布會上首先精彩致辭。
中茶副總經理趙平原
圍繞中茶綠茶産業布局、打造中茶品牌頭部效應、商企攜手實現“百城千店”目標、中茶加大對連鎖專賣渠道支持4個方面,趙平原以翔實可信的數據、入情入理的分析,為現場嘉賓做了深入的介紹和闡釋,特別是給廣大經銷商“吃了顆定心丸”,極大地鼓舞、堅定了後者“與中茶共同做出一番事業”的幹勁和決心。
這樣講絕非虛言,參考消息記者在大會期間看到——發布會尚未開始,位於入口處的綠茶新品靜態展示區就已摩肩接踵、人頭攢動,與會者或駐足欣賞,或交流評點,每個人的眼神和言語中都閃爍着激動與興奮。
當中茶2022年度名優綠茶的豪華陣容掀開神秘面紗時,當靚麗的模特手捧綠茶新品走上舞&展示時,當中茶公司宣布對門店的多項扶持新政時,現場氣氛更是迅速升溫沸騰,瞬間變成一片喜慶歡樂的海洋。
發布會現場
人們紛紛拿起手機,一邊拍照一邊發朋友圈,開啟了“圖文視頻直播”模式,與沒能到場的親朋好友分享這難忘的一刻。
可也難怪,中茶2022綠茶新品的包裝設計不但巧妙運用瓷器、織錦、書畫等傳統藝術,融入熊貓、孔雀、山水等國潮元素,還精選採用木材、棉紙、真絲等環保材料,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的話來講就是“清新優雅、好喝好看”“讓人眼前一亮”。
中茶2022綠茶新品
劉仲華認為,中茶發布的一系列綠茶新品,整體設計緊扣幾大關鍵要素:第一是核心産區,好山好水出好茶。第二是提升品牌價值。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原本都有一定知名度,而中茶實現了對這些傳統品牌的集聚賦能。第三是抓住了非遺傳承。中茶以綠茶為載體,將非遺概念融入中茶品牌,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聯動,使得中茶2022綠茶新品具備了更高的品質和更好的品牌元素。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
在細細品酌過一杯中茶2022綠茶新品後,他幽默地説,如果用3個詞來概括自己的感受,就是“一見鍾情”(設計包裝高顏值)、“唸唸不忘”(上佳口感令人記憶深刻)和“不離不棄”(成為忠實粉絲)。
只有8名工人的茶葉精製廠
劉仲華院士的觀點可以説極具代表性和普遍性,因為就在當天另一場特殊的“品茶會”上,記者也聽到過對於中茶産品的高度評價。
位於黃山市徽州區經濟開發區的中茶謝裕大公司,是一家採用全自動生産加工流水線的花園式、體驗式智能工廠。27日上午,中茶組織與會人員參觀中茶謝裕大工廠。走下大巴,眼前的一切讓人們感到既驚訝又疑惑:這真的是一座工廠嗎?
中茶謝裕大工廠的徽派風格建築
但見一片白墻黛瓦、賞心悅目的現代徽派建築群映入眼簾,廠區外清渠環繞,廠區內路面整潔,草坪間遍栽桂花、橘子等花果木,高鐵從遠處的高架橋飛馳而過,想必乘客望見中茶謝裕大廠區,也會誤認為是一座花園。
穿戴好防塵帽和鞋套步入車間後,當看到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自動拼配生産線和自動灌裝生産線,大家又禁不住嘖嘖讚嘆。據介紹,只要在中控室提前輸入參數,整個茶品的加工生産過程基本上不用人為干預。
該廠的加工生産流水線還採取了一系列高效除塵、去雜質的技術手段,包括收集櫃除塵清潔、紅外色選機剔除雜質,以及烘乾設備平衡水分、殺菌消毒,最後將成品茶葉自動稱重、裝箱,送入下一環節,整體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中茶謝裕大工廠的包裝流水線
記者在觀看自動灌裝生産時,特意掐秒錶算了一下,發現1罐茶葉封裝僅耗時1秒多。工廠負責人&&,這條流水線全年可完成360萬罐茶葉的封裝工作。項目全部建成達産後,茶葉年産量將超過3000噸。更讓記者吃驚的是,如此高技術、高産出、低碳低耗能的現代化工廠,竟然只有8名工人。
中茶謝裕大總經理侯文亮説,茶葉加工生産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是時代的選擇。“我們都説中餐製作複雜、追求個性,難以標準化,但北京冬奧會的智能餐廳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廚房只有機器人,炒出來的菜照樣很棒。所以,我們要擁抱時代,讓傳統在現代科技手段中發揚光大,用‘科技興茶’推動茶産業跨越式發展”。
中茶謝裕大總經理侯文亮
在品鑒工廠新下線茶葉的休息區,祁門紅茶、花茶沖泡後撲面而來的馥鬱馨香沁人心脾,飲之甘醇生津,讓大家一掃疲憊與乾渴,連連稱讚“這茶真香”“確實好喝”。這些經銷商個個都是資深茶人,能讓行家由衷誇獎,“好茶在中茶”果然名不虛傳。
侯文亮告訴記者,以新安江流域為代表的北緯30°産茶帶是中國茶葉“黃金産區”,全國10大名優茶,安徽就有4個,而黃山市的茶園面積、茶葉産量和幹毛茶産值又佔到安徽全省的30%。中茶落戶黃山,對於中茶在華東地區建立核心産能、加強優質茶葉資源掌控、推動綠茶業務發展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何中茶經銷商“90後”居多?
按照“前店後廠”來劃分,如果説中茶謝裕大是“廠”,那麼負責終端零售的中茶連鎖就是“店”。對於“好茶在中茶”這一品牌主張,中茶連鎖總經理戚強有着自己的一番獨到見解。
“金中茶”獅峰龍井茶
俗語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戚強認為,中茶連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讓消費者加深和強化印象,即中茶産品就代表高品質和行業制高點。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今年中茶公司把現有綠茶品類進行升級,着力提高行業站位。
比如西湖龍井,今年中茶優中選優推出“金中茶”精品獅峰龍井,不僅原料來自“核心産區中的核心産區”,而且通過人工“顆顆甄選”,讓每一片茶葉的色、香、味、形都達到“塔尖水平”。“非遺”系列則體現了“大中茶,無邊界”的開放包容合作理念,讓非遺傳承制茶大師作為“意見領袖”,通過與中茶品牌、品控體系的整體規劃,確保該系列茶品既有高品質,也有非遺技藝,這同樣是強強聯合。
中茶連鎖總經理戚強
談及茶葉消費新動向,戚強&&,綠茶目前在中國茶葉消費品類裏佔比最大,未來份額還會增加,因為綠茶的健康屬性比較突出。隨着中茶推廣宣傳力度加大、引導消費方式愈發豐富,更多的人開始選擇飲用綠茶。2021年,中茶的綠茶銷量翻番增長就是明證。
對於今年發布的峨眉雪芽、湘西黃金茶等區域小特色綠茶,戚強的觀點也很有意思——小品牌更容易“走紅”。例如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出普通茶葉1倍,口感鮮醇,但因之前主要在區域內消費,知名度並不高,後來隨着中茶門店增多、宣傳力度加大,安吉白茶“一炮打響”,過去3年市場份額激增。
在交流中,記者提出一個問題:有悖於“年輕人不愛喝茶”的傳統認知,為何本次參會的經銷商卻是“90後”居多?戚強笑着説,這就是國人消費習慣、健康觀念轉變使然。
“過去的年輕人不愛喝茶,主要與茶的傳統飲品定位、複雜品類劃分及繁瑣飲用方式有關,”於是,中茶依託電商&&和線下門店,通過飲茶課堂、互動沙龍、場景體驗、新品賞鑒等豐富多元的方式,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其“重新認知綠茶”,特別是讓大家逐漸意識到“科學飲茶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
經銷商群體中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除了中茶品牌影響力加大、産業布局深入、消費者認知增強,中茶連鎖對合作夥伴的全程扶持也功不可沒。
中茶加快推進“百城千店”計劃
據戚強介紹,從門店選址到裝修,甚至開業時用於剪綵的剪刀和播放的音樂,中茶連鎖都會幫經銷商準備好,真正實現“拎包開店”。之後還有3個月“破冰期輔導”,扶上馬再送一程,並提供開店補貼、重點商圈補貼等金融支持。
中茶如家人般的體貼關懷和真情扶助,贏得了越來越多青年創業者的心。這從近兩年中茶連鎖渠道建設的突飛猛進即可看出——2021年開店數量是之前三四年的總和,今年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22年1月份的開店數量已趕超去年上半年,真正是“爆發式的增長”。
企業需要什麼,我們就支持什麼!
在採訪中,多位中茶高管和行業專家都向記者強調,中茶在安徽産業布局的推進、中茶謝裕大工廠的快速建設與順利投産,離不開當地政府給予的鼎力支持和提供的良好高效營商環境。
黃山市副市長張正竹
“我們各級政府就是企業的堅強後盾,企業需要什麼,我們就支持什麼!”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出自黃山市副市長張正竹之口。作為一名茶葉專業造詣頗深的學者型官員,談及中茶落戶黃山和當地茶産業發展的相關情況,他如數家珍。
據張正竹介紹,黃山市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降水量1700毫米,雲霧天氣較多,生態條件得天獨厚,是傳統綠茶、紅茶的優勢産區,2021年産茶4.3萬噸,綜合産值達180億,“十四五”期間做到300億。茶産業一直被黃山市當做優勢特色産業發展,市委市政府對茶産業高度重視、精心培育,近些年增幅都超過10%,目前黃山茶産業規模在安徽“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名副其實的“徽茶産業集群主力軍”。
雖然成績斐然,但張正竹認為黃山茶産業不能“閉門造車”,還需引入外部的大品牌整合及資本參與,共同推動産業發展,而中茶和謝裕大的強強聯手,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對於企業未來發展,他充滿信心,並&&:“中茶謝裕大精製工廠負責後半程,我們(政府)把前半程做好。只要企業有産能需求,我們就會在優勢産區布點建設初制廠,專門為精製工廠提供原料,你有多大規模、看中了什麼地方,我們就在那裏建(初制廠)。”
張正竹指出,為使出産的茶葉品質更有保障,近3年來,黃山市堅持禁止化學農藥進茶園,全域推廣誘蟲黃板、機械除草、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並“揭榜挂帥”遍撒英雄帖,面向全國招募有能力突破機採茶難關的技術人才。以上種種舉措,都是為了從茶葉種植採摘的源頭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把控(原料)食品安全,讓包括中茶謝裕大在內的茶企無後顧之憂。
中茶2022綠茶新品
對於今後如何與中茶進一步深入合作,張正竹&&,黃山是全國最大的綠茶出口集散地,未來希望由中茶牽頭,在國際高端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爭得一席之地。此外,黃山市作為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閒旅游度假目的地,不僅要打造包括黃山在內的一大批5A級風景區,還要把優勢産業與底蘊深厚的山水人文相融合,發展茶旅文化。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如果説立春的夜晚,驚艷綻放在冬奧開幕式上空的“黃山迎客松”彰顯了中國熱情、好客的文明風度,那麼中茶2022綠茶發布會的圓滿舉辦,則向世界傳遞出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茶産業蓬勃發展的強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