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升級、創新——2021“雙碳”經濟建設高峰對話的三個關鍵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2/06 17:12:33
來源:新華網

變革、升級、創新——2021“雙碳”經濟建設高峰對話的三個關鍵詞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索煒)博鰲論道,碧海聽濤。4日,在空氣清新,風光旖旎的海南博鰲,一場有關“雙碳”經濟建設的高峰對話徐徐展開。

來自政商學界的專家、企業家深度剖析産業“雙碳”要求下的轉型升級方向,分享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先進方法和經驗,尋求綠色低碳新時代下的創新發展路徑。

變革|把握時代機遇

疾風彰勁草,變革大幕已然開啟。

能源結構調整加速,電力、油氣等市場化體制改革如火如荼,碳排放權交易有序推進,傳統行業爭相推進係統性創新……

地熱能在“雙碳”目標實踐的過程中正逐漸走上歷史“舞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産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暘在視頻演講中表示,加大地熱供暖面積,對減碳減排的作用非常可觀。與此同時,以“地熱能+”多能互補的供暖形式為代表的多種形式地熱能應用,諸如與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補、制冷、發電、育苗、儲能等也將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雙碳’”目標將推動能源係統向能源互聯網演變、能源服務向精準綠色高效智慧的綜合能源服務升級、能源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功成在致辭時表示,綜合能源服務是在能源轉型發展當中産生的高級能源服務形態。國網綜能致力于成為産業創新推動者與産業生態構建者。

新的綜合能源服務體係逐步完善的同時,新的能源服務運營業態也蓬勃涌現。這是“雙碳”時代帶來的綠色機遇。

“現在油站審批權下放到地級市,中國的成品油行業市場化程度超過所有人想像。電力市場‘管住中間,放開兩頭’,上游發電、電力交易、下遊充電也完全市場化。”能鏈聯合創始人兼CEO王陽在以“碳中和願景下的産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表示。抓住市場化機遇,能鏈發展除了以團油、快電為代表的能源線上交易互聯網平臺,開展能聯雲智慧加油站、能鏈物流等業務打通産業鏈條,建立綜合能源港,提供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

同樣瞄準“雙碳”機遇,港華能源認為,工業園區已經成為減碳的主戰場。港華能源副總裁張晶介紹,公司以碳管理為抓手,以智慧能源生態平臺為核心,實現源、網、荷、儲在園區各環節的協調互動以及能源生産與消費的深度協同,從而實現園區能源供應的低碳化、數字化和電氣化。目前,公司已在全國21個省區市擁有了116個智慧能源項目, 其中包括31個零碳智慧園區項目。“我們的目標是2025年為全國200個以上園區提供零碳智慧能源方案。”

在“雙碳”目標的激勵下,物資再生行業也正在煥發新的活力。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迴圈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資源迴圈型産業體係基本建立。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在演講表示,雙碳經濟迴圈發展,再生資源行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大力發展物資再生行業不僅可以解決資源的短缺問題,還能促進解決環境友好問題,能夠為碳達峰、碳中和實現提供重要的支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將發揮自身的作用,著力構建綠色供應鏈,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推動綠色發展。”許軍祥表示,此前,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布了包括標準和標識的“雙易(易回收、易再生)”體係,促進産業健康有序發展。

升級|倒逼産業結構性調整

“雙碳”目標正倒逼全産業係統性升級,智慧化、數字化是推進升級步伐加快的手段之一。

對話上,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副局長、黨委委員范寶營在致辭時介紹,總局以地質勘查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地災治理、環境修復技術為依托,把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生産經營的全過程,加快實現轉型升級。同時,積極投身煤炭的綠色開發與清潔利用,積極開拓新能源開發領域,以地質技術助力碳減排、碳封存、碳匯的跨越式發展。據悉,2021年7月,總局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傳統産業不落後,“雙碳”目標逐漸成就一批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環保型企業。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國內節能環保領域規模大、專業覆蓋面廣、産業鏈比較完整節能環保健康産業平臺和行業公認的旗艦企業。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大軍在致辭中説:“中國節能長期致力于數字化轉型和綠色金融服務賦能節能環保産業發展,助推經濟社會綠色高品質發展。”據他介紹,中國節能正積極搭建綠色金融服務體係,綠色基金、綠色信貸規模已經超過了200億元。

企業在用好金融工具的同時,金融機構的“雙碳”相關金融配套支援也逐漸完善。

中信建投證券京西分公司副總經理沈湘在以“金融+科技 賦能‘雙碳’”目標實踐”為題目的對話中表示,近年來,綠色金融發展速度非常快,得益于社會經濟整體加速向綠色轉型發展。目前,整個金融行業加大了對綠色轉型的支援,在資本市場設立了很多關于低碳金融、新能源産業鏈主題型的基金,助力企業做強做大。

在低碳綠色發展的浪潮下,潤滑油産業也在“乘風破浪”。“我們潤滑油和車用養護品這類傳統業務確實算‘兩高’,作為汽車後市場下遊供應鏈的一份子,加上電動化的發展,實際上我們受影響非常大”。中華潤滑油副總經理于丹丹坦言,公司必須要迅速轉身迎接變革。她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實驗驗證以技術為基礎的再生基礎油,同時緊跟電氣化趨勢,研發電動機潤滑油類産品及全車油液解決方案。當前,潤滑油上有制造與原料企業也已經開始擁抱高效節能環保,調整和投資新的工藝裝置。“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創新|科技驅動技術創新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必須發揮引領作用。

在構築更高效、更清潔、更經濟、更安全的現代能源體係方面,能源數字化已經開始發揮顯著作用。

“能源領域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數字化轉型,同時,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給能源企業內生動力。”東北石油大學教授宋要武在致辭中表示。在他看來,在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能源企業有自身優勢,包括企業標準化程度高,各種運營儲存數據較容易獲得等。

在“雙碳”目標的實踐中,各行各業涌現了一批企業,有的向內開刀,直擊技術痛點;有的凝聚優勢,發揮尖端科研力量。

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電動車行業雖然站在優勢賽道上,其技術進步也必須大步向前。臺鈴電動車總裁姚立分享了臺鈴實踐。一方面,公司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提高了電動車度電行駛的標準公里數,研發“一度電可以跑一公里”的電動車;另一方面,公司産業園積極改造零碳工廠,全部採用光伏風能發電。再次,推動中國的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在全球做碳排放交易,積極投身研究電池的梯次利用。

“實現綠色發展取決于進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深圳市保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振波表示。信息化技術作用是優化配置資源,要應用大數據對需要創新的産業進行全生命的分析、全過程的評價,確定創新方向和目標,讓創新有了基準。

作為産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建築行業正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作為初創型科技企業,雲鉑建築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小強表示,雲鉑基于感應晶片,把建築實時的三維頻率,包括能耗、物理變化實時傳輸到後臺,為客戶建立一個數據模型平臺。平臺可以精準看到建築能耗的變化,對于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有説服力的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的公司,雙碳的政策加上金融的加持,我們對于未來的市場發展方向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1中國“雙碳”經濟建設高峰對話上,新華網啟動了《天下“無碳”》紀錄片項目的拍攝工作,並發布先導片,新華網將履行國家隊媒體責任,將企業的探索與突破向社會傳播,探訪企業綠色“無碳”背後的硬核科技力。

向難而行,以信念赴使命;向綠而興,以行動書寫時代答卷。“雙碳”經濟呼喚政企研學媒合力賦能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內涵,“雙碳”目標推動産業零碳生産變革必將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糾錯】 【責任編輯: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