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騰訊智慧交通總經理張雲飛接受專訪 新華網周靖傑攝
新華網上海6月2日電(趙秋玥)2021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峰會6月2日在上海召開。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騰訊智慧交通總經理張雲飛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目前階段從大的範圍來講,智慧交通還是以傳統交通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真正支持全域無人駕駛(包括無人駕駛和無人機、無人船相結合的整個無人系統的智能駕駛),還需要科技工作者協同努力,推進早日落地。
據了解,去年騰訊發布《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的白皮書》,目的就是要回歸本真,即在智慧交通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以人為中心,圍繞安全、效率、綠色出行,整體規劃智慧交通的各個環節。
車路協同是實現智慧交通的關鍵。張雲飛認為,目前在推動車路協同發展中,從技術角度看,最大的問題仍是整個規模化商用的問題。“傳統技術路線存在高成本、低覆蓋率、老百姓缺乏獲得感、缺少商業模式等問題,因此騰訊提出‘泛V2X’概念,希望更便捷地觸達最終用戶,這是未來車路協同的關鍵。通過2018年開放開源&&,實現路測的廠商和車輛更容易接入車路協同系統,迅速形成閉環,幫助硬體廠商做互聯網式迭代和設備成熟,提高産品附加值,這是巨大的技術突破。”張雲飛説。
從政策的角度來講,目前車路協同從試驗、試點到商用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解決一些法律法規問題,例如車輛上路後數據的所有權問題、車聯網數據規範、事故責任追溯等,這些與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車路協同落地過程中需重點考慮的問題。
隨着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完善,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相結合的自動駕駛成為新的熱點賽道。從落地角度來講,張雲飛認為,廣域全開放的複雜道路自動駕駛依然任重道遠,但礦山、港口、園區等特定場景、環境、封閉區域,自動駕駛已有用武之地,特別是有車路協同輔助的自動駕駛,能夠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為智慧交通做好準備。
據張雲飛介紹,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的使命是做5G業務和網絡的連接器,除了研究交通、智能駕駛、車路協同的應用外,還包括游戲內容類業務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張雲飛&&,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是5G to B 的重要應用領域,只有找到規模化落地的場景,才能讓5G發揮真正的價值。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張雲飛認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除了要繼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以下三點也很重要。首先,科技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其次,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針對基礎研究形成的新領域、新方向、新技術路線以及新方案、新場景,要有充分的自信。第三,面對複雜、不確定的環境,做科技創新需秉持開放、協同、共贏的態度,建立更開放的科學生態體系,真正做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浦江創新論壇創辦於2008年,是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高層次國際論壇。2021浦江創新論壇以“創新,為了人類美好生活”為主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全球近百家國際組織、頂尖高校、科研及智庫機構的150余位專家以“線上+線下”方式參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