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韓國釜山9月23日電 記者手記|AI時代電影行業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記者陳怡 孫一然
22日,一場名為“未來影像”的AI電影國際峰會在第3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辦,引發業內人士關於AI對電影行業影響的熱議和深思。如大家所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滲透電影工業,帶來一場堪比工業革命的深刻變革;但不少電影人堅持,電影創作的核心本質無法被取代。
釜山國際電影節官方産業交易&&“亞洲內容與電影市場”在今年推出全新單元InnoAsia,將AI等前沿科技納入視野,探索AI如何重塑電影表達。此次AI電影國際峰會由字節跳動旗下AI創作與內容&&即夢AI、雲和AI服務&&火山引擎和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舉辦,此前他們聯合發起的“未來影像計劃”全球AI影像作品徵集活動的最終獲獎作品,也被帶到InnoAsia&&展映。
此次“未來影像計劃”獲獎短片的創作均使用即夢AI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創作&&。依託字節跳動自研的Seedance視頻生成模型,即夢AI能夠幫助創作者突破技術門檻,實現“創意即産出”。火山引擎則為創作過程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持,其雲端算力集群能夠保障Seedance模型的高效運算。
即夢AI産品經理林捷&&:“國內有着非常繁榮的短視頻生態,(在技術層)會比較緊密地去向創作者收集各種各樣的反饋,創作者也會反過來幫助我們去快速迭代模型。”
不論是短視頻還是大電影,AI技術正以“全鏈條滲透”方式融入影視産業生態。火山引擎旗下大模型服務&&火山方舟模型策略産品高級總監向凱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目前AI在影視裏的應用雖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幾乎覆蓋了電影製作的全部流程。AI開拓了創作者們的自由度,助其提升效率。
參加峰會的博納影業集團影視製作副總經理曲吉小江告訴記者,“AI技術逐步成熟,整個業界從初期的懷疑排斥到現在慢慢地接受、尊重並使用,AI生成影視可以説快迎來要爆發的‘奇點’”。
曲吉小江在當天的峰會演講中説,AI正重構電影製片模式,將原本難以把控的人物、造型、光線等等變得“精準可控”,符合電影工業化指標。她&&,AI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像是人類的“外腦”,賦予了創作者“超能力”。與歷次電影所面臨的技術變革不一樣,AI將徹底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電影製作係高級講師奧黛·阿瓦迪亞也認為,利用AI技術將是影視行業的主流趨勢。“儘管好萊塢對於AI評價褒貶不一,但不能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製片人會使用AI。AI能節省預算,也能縮短工期,有了AI,可以嘗試更多可能。”
然而,在AI給影視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中,也有聲音認為AI無法改變電影創作的核心。此次“未來影像計劃”獲獎短片導演——韓國影視創作者姜信圭坦言,AI的出現對於影視行業帶來的改變如同工業革命,但AI影視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創作,因為演員身上獨特的“氣息”是AI無法複製的。
姜信圭認為,AI當然有其強大的表現力和優勢,但演員的呼吸、表演中傳遞的信息,源自其走過的人生,這是機器不可能擁有的。他相信,AI最終會成為電影製作中特效技術的一部分,與傳統電影並行發展。姜信圭&&,未來他的電影創作將是“雙軌”並行模式:一方面,繼續用傳統方式拍攝在現實條件下能實現的電影;另一方面,利用AI去嘗試那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