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業話題 尋找破局關鍵——電影需要解決“很成問題的問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1 09:21:58
來源:天津日報

聚焦行業話題 尋找破局關鍵——電影需要解決“很成問題的問題”

字體:

《長安的荔枝》海報 

  《長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等多部國産新片上映,令今年暑期檔進一步升溫。日前,北京電影學院多名教授與業內專家及影評人舉辦“很成問題的問題”電影研討,剖析極端話術、飯圈文化等病灶,探討合理營銷、技術賦能、政策紅利借力等破局路徑,為電影行業在複雜環境中尋找突圍方向。

  傳統“三大件”需要創新

  電影的預售、首映禮、短視頻營銷被業內稱為“三大件”,終極目標是提升電影熱度和實現票房轉化。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翁旸通過大數據研究後&&,在新的營銷方式成熟之前,電影行業不能放棄傳統的“三大件”,應該以增強創新為主。她説:“春節檔過後,所有檔期的預售都不理想,一是市場熱度有限,觀眾缺乏搶預售的意願,二是觀眾觀望口碑再做決定的心態較為普遍。今年暑期檔熱門電影的高讚短視頻中,《長安的荔枝》數據最高,有兩條點讚數突破百萬,而《你行!你上!》僅有一條,與去年暑期檔冠軍片目相差甚多。首映禮的降級更為明顯,由於行業資金欠缺,相應的宣發費用也在削減,往年的高規格電影首映禮被網絡首映和直播取代。

  面對行業下行趨勢,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胡建禮説:“電影的短視頻營銷目前已顯疲態,為了吸引眼球,採取誇張、獵奇的方式剪輯影片對觀眾存在誤導。傳統‘三大件’應進行三點改變:一是創新宣發的內容和形式,着重於觀眾的參與度,避免簡單照搬;二是進行預期管理,避免讓觀眾看後有被矇騙的感覺;三是合理利用這三種宣傳營銷方式,中小成本影片不要把錢砸在首映禮上,應在宣傳營銷創意上下功夫。”

  引導輿情從爭利到審美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李星文&&,目前網絡上涉及電影行業的輿情分為三大類,“過分忠於原著”“挑起性別對立”“極端飯圈”。他説:“小説和影視是完全不同的文藝形式,改編是創作者的重點工作,經過改編的作品有好不好之分,但沒有對不對之分,不能不合心意,就以輿論攻伐創作者改編的權利,這類無視文藝常識的輿情,已經嚴重影響了創作活力。近年來,《唐探3》《好東西》《我本是高山》等作品都曾受到攻擊,個別自媒體放大性別爭議,挑起對立,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文藝評論。極端飯圈的行為不從審美出發,而是從爭利出發,把選角過程視為資源爭奪,將自己不喜歡的演員視為仇敵,通過不實舉報、言語詆毀圍攻‘對家’。久而久之,流量演員間的恩怨盤根錯節,大幅增加。”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武亞軍認為,目前的輿情問題不可回避,行業應該正視它們的存在。他用“光腳幫”和“穿鞋幫”形容目前在網絡上發聲的群體:“‘光腳幫’側重情緒表達,不對行業發展負責,而‘穿鞋幫’大多是具有行業屬性的群體,進行電影評論時,往往陷入到用術語和概念編織的體系中。如何調和兩方群體的表達,需要相關的知識普及和引導,這種責任不僅在於影評人,也需要行業內的製片公司參與。 由於缺乏媒介素養,製片公司手握大量正向的宣傳內容,卻找不到適合當下網絡表達的發聲方式,以至於讓各種負面報道滿天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製片公司應該從被動式應答轉換成主動發聲,以應對當下輿情。”

  電影不能以票房論英雄

  今年春節檔之後,尚無新片票房突破5億元,影評人譚飛認為,電影行業受到的批評,很多都歸因於自身,需要從業者有自省的精神。他説:“現在電影行業總是以票房論成敗,但很少提及成本,給人感覺電影賺錢容易。我們急需一個能講清楚投入産出比和性價比的榜單,行業整體信息不透明,與觀眾産生距離感,導致電影輿論氛圍不佳,這是一個健康的市場需要重視的問題。”

  對於目前的暑期檔,嘉賓一致認為未來兩周的市場狀況至關重要。本次研討更像一面鏡子,照見了電影行業在輿情、市場中的真實困境,也映出了破局的艱難。回歸觀眾體驗,深耕內容本真,共識正在凝聚。眼下的暑期檔,恰是檢驗這些思考的關鍵所在。(記者 張鋼)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