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愛》劉熾作品音樂會演出現場。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的祖國》是幾代中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旋律,它的曲作者正是我國著名作曲家劉熾。除了這首歌外,劉熾還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旋律,6月14日、15日,在中央歌劇院劇場上演的《熾·愛》劉熾作品音樂會,將他經典的歌曲作品集結,讓當代觀眾重溫經典的力量。
這場音樂會由中國煤礦文工團與中國音樂學院聯袂推出,是國家級院團與著名音樂學府的強強聯合。著名指揮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執棒中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靳東擔任戲劇主演,與該團多位藝術家一道,串聯起劉熾的14首音樂作品。
“一條大河”的旋律變奏為音樂會拉開序幕,《解放區的天》《翻身道情》等劉熾創作的歌曲先後上演。這是一場情景音樂會,李心草執棒的樂團在舞&&後區奏響溫情的樂章,舞&前方,身穿符合歌曲情境服飾的歌唱家、舞蹈演員在音樂聲中表演。靳東時而作為串講,講述劉熾的人生經歷,引出《勝利鼓舞》《英雄讚歌》等歌曲;時而扮演劉熾,演繹他的創作故事,和小演員們一起完成《讓我們蕩起雙槳》《第三套廣播體操》等曲目。
《熾·愛》劉熾作品音樂會的設計並不複雜,直白地呈現了經典旋律的力量。序幕時,手風琴拉響了“一條大河”的旋律,音色極具訴説感,仿佛將要開啟一場時空的對話;“為什麼戰旗美如畫”的吶喊聲中,每一個音符都在嘶吼;“讓我們蕩起雙槳”則十分悠揚,舞&背後的屏幕上白塔佇立,觀眾仿佛已感覺到“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最震撼的當數尾聲曲目《我的祖國》,宏大的樂團奏響這首經典歌曲,現場觀眾早已按捺不住,一齊跟着演員們合唱,唱到“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很多人眼中已有淚光。
“壯美山河予我旋律,我把音樂還給人民。”劉熾曾這樣對祖國、對人民深情告白。這場音樂會用劉熾的經歷和作品,讓現代觀眾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的境界與風範。如果説稍有遺憾,那就是這場音樂會的選曲以歌曲為主,多是小型作品,這不禁讓人期待,如果音樂會還有擴充的機會,不妨多摘取一點劉熾部分大型作品的選段,體現他創作的交響性、豐富性,相信老藝術家的音樂形象會更為立體豐滿。(北京日報 記者 韓軒)